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3 10:03:33瀏覽483|回應0|推薦4 | |
當人面對非常在意的事件時,由於心中夾雜著太多情緒了,腦子就像失去平衡的天平,突然地只能做出YES or NO,近乎二元對立的判斷及思考。 孩子放學回家後,從書包裡拿出一張100分的考試卷時,不論你是否早就了解在考試分數的背後,附帶著更多的變因。考卷上的紅字,還是不禁讓你與「我的孩子真努力」、「我的孩子真棒」,做了一個理所當然的因果聯結?! 就在這時,小孩也漸漸地學會了這個社會賦予成功的定義。就是,「當我考試名列前茅時,我的父母、長輩們會高興、為我拍拍手或給我一個很用力的微笑;而當我不小心跌倒時,或許他們曾試著給我鼓勵與勇氣,但有時又會不小心地透露出:「怎麼不再努力一點」等等的期盼眼神及話語。 是呀!甚至身為大人的我們,許多時候也不小心將「成敗」或「輸贏」視作壁壘分明的人生目的地。 有一天,繪本作家潔美李寇蒂斯的兒子純真地問她:「我是生來比賽的嗎?」這個問題讓她愣了一下,心想:「我們的社會是不是無處不在競爭?」於是潔美走進了房間,寫出了這本《一定要比賽嗎?》,並把所寫的東西唸給她的孩子聽。 本書以《一定要比賽嗎?》作為問題的核心,其中使用了許多充滿哲理的疑問句,引導讀者進入思考的情境。或許不只是小孩,所有的人都可以試著反問自己,我們一定要比賽嗎?…… 我們是生來比賽的嗎?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誰說「預備─開始?」 比賽是從我生日那天開始的嗎?我有沒有做熱身操?
我在跟朋友賽跑嗎?我在跟姐姐賽跑嗎? 為了要跑第一,是不是要一直往前擠? 如果比賽不能公平,我還能不能贏? 如果我轉錯彎,迷了路,能走回對的方向嗎?
贏得比賽後,隨之而來的成就感,也許可以讓一些孩子獲得更加努力向前的原動力,但非絕對。有些孩子除了也期待成功之外,其實更害怕失敗的到來!造成有時後,他們乾脆雙手攤開、放棄競賽,並說服自己的認為:「我其實是很聰明的,只是我不用功、不努力而已!」 回想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跑得太快反而可惜,落後才能欣賞路上的美麗風景。 當我們過度操心孩子的成敗時,停下腳步,冷靜情緒地想想,盡力,才是真正值得驕傲的,不是嗎?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 作者: 唸書有技巧,讀繪本也有妙招嗎?咕嚕熊親子共讀網互動編輯 劉宇婕,每週五教導各位喜愛閱讀繪本的大小朋友,讀好繪本的錦囊妙計!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