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京大屠殺的涉臺因果
2013/12/13 23:57:33瀏覽791|回應2|推薦10

南京大屠殺的涉臺因果

郭都人

今天十二月十三日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六周年的紀念日。

中時電子報發表了相關的署名涉臺文章,全文如下:

熱門話題-莫忘日本在台的大屠殺

         2013-12-13 02:15
         中國時報
        【林明正/文化大學博士生】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76周年紀念日,這個日子對所有中國人來說是永遠的痛,悲哀的是台灣有人認為這是大陸的事,這些人選擇性遺忘南京大屠殺的背後,是希望一併遺忘日本在台灣進行的多次大屠殺。

牡丹社事件即以「放火燒屋、一舉殲滅」對待台人,在〈進攻風港口之概略〉中說「出四重溪……放火焚燒爾乃社所有民宅。」等到甲午戰後日本要占領台灣時,遭到台灣義民奮力抵抗,在今天的三峽鶯歌一帶,又進行報復性大燒殺,史稱「三鶯走廊大屠殺」,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說「屠殺敵人三、四百,傷者無算,燒毀家屋一千以上」讓「三角湧(三峽古稱)附近方圓數里不見人影」。

類似的燒殺見於全台各地,雲林大屠殺的慘絕人寰更讓外國人無法視而不見,在《香港日報》即有洋人投書說「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在安平鎮記載「第二天我軍前去偵查,只見遍地死屍」,在埔里「埔里社、集集街等地……全街遭到燒毀」,在宜蘭「舉動不穩者悉予槍殺」等等。

今天我們教科書不談,政府單位不說,讓台灣大多數民眾忘了這段斑斑血淚歷史,反倒歌頌起殖民幫兇八田與一。李、扁以來,政府從未就日本對台灣屠殺的歷史,在教科書中增加篇幅,比照八田紀念園區在各地建立日本在台大屠殺紀念園區,每到相關紀念日全台一同紀念,以慰先民英靈,這難道不是馬政府可以起個頭的頭等大事?

上述署名文章充滿浩然正氣,可喜可賀。

可悲的是,李登輝、李遠哲、陳水扁亂政二十年(1988-2008)之後,在馬英九總統縱容甚至親自領導之下,日本二戰翻案運動在台灣迭起高潮。

今天,絕大多數的所謂台灣人完全不知道,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十年日本侵台製造牡丹社事件。即使聽說過牡丹社屠殺的少數民眾也往往在愚民政策持續發酵的氛圍之下,將牡丹社與霧社相互混淆。

其實,兩者都是南京大屠殺的涉臺前因。理由很簡單,沒有牡丹社,就沒有琉球王國慘遭日本吞併,就沒有旅順大屠殺,就沒有乙未大屠殺就沒有霧社事件,就沒有九一八事件,也就沒有南京大屠殺。

日本在厲行自己去中國化之後,其低下文化與卑劣民族性格佔據支配地位,遂有越來越駭人聽聞的一連串大屠殺。

當然,日本在台灣的乙未大屠殺更是霧社事件的前因。

有因必有果。日本今天在安倍晉三妄人集團領導之下,積極從事二戰翻案運動,是在上述一連串大屠殺得逞的後果。

在台灣,馬英九最近五年諱言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學舌偽稱之為終戰。這無疑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基於二戰翻案運動的需求,也是日本發動南京大屠殺得逞的涉臺後果。

南京大屠殺的涉臺後果還很多,不能盡錄。

可以斷言的是,按歷史潮流與世界現狀,日本難逃再次敗亡。可以相信,八田邪教劣跡將被掃蕩,牡丹社與霧社的忠魂毅魄終有紀念館,與早晚必須興建的南京大屠殺台灣紀念館同列。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9894370

 回應文章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15 00:41
由於網路的快速而易於搜索,世界距離縮短了,公正的歷史越辯越明,那些仍在睡夢中淘醉的人應該醒醒了,日本一些人仍想漠視歷史事實,加上某些附合的台灣愚民,終究洗不掉歷史的血跡! 不必去報仇,只要記住不要再犯就好!

reaizuguo*😻新四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林明正難能可貴
2013/12/14 07:23
林明正難能可貴!

過去二十五年在台灣島內排山倒海的去中國化洗腦下,仍能保持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能力是明顯的少數派,是那些願意深究事理、悟性高而心如明鏡的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