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韓歷史同盟可望更新
2013/03/23 23:58:06瀏覽207|回應0|推薦3

 

中韓歷史同盟可望更新

郭都人

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日前刊載關於北京的「老朋友」的署名述評,全文如下:

[世間萬象]老朋友

朝鮮日報評論員 池海范 (2013.03.22 12:41 /更正 2013.03.22 16:52)

1969年中蘇邊境烏蘇里江爆發武力衝突後,美國總統尼克松向安全助理基辛格問道:“該支持哪一方?”基辛格說:“二戰時期很多國家因為害怕希特勒報復而拒絕猶太人入境,但中國接納了我們猶太人。”蘇聯試圖對中國採取核報復措施時,基辛格警告稱:“如果中國受到攻擊,美國不會坐視不理。”於是蘇聯放棄了“核牌”。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件軼事。

基辛格1971年訪問巴基斯坦時,以“肚子疼要回酒店休息”為由避開記者後,乘專機前往北京。基辛格和周恩來當時進行了秘密會晤,第二年尼克松和毛澤東舉行首腦會談,促使中美兩國1979年建交。中國人親切地稱基辛格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每次前往中國都會受到盛情款待。

前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去年在中國逝世時,中國媒體哀悼稱:“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新華社當時評選了包括西哈努克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最具影響力的十位。另外還包括基辛格、阿拉法特、薩馬蘭奇、穆巴拉克、希拉克、李光耀、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和撰寫《紅星照耀中國》的埃德加‧斯諾。

“老朋友”是指以長期積累的信任和友誼為基礎建立的朋友關係。俗話說“老朋友是金,新朋友是銀”。據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兩天和韓國總統朴槿惠通電話時稱朴槿惠是“中國人民和我的老朋友”。習近平2005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曾訪問韓國,會見了當時的大國家黨代表朴槿惠。當時身在釜山的朴槿惠改變日程,在63大廈餐廳接待了習近平。兩人就新村運動和北核問題交談了兩個小時。習近平還向朴槿惠索要了新村運動相關資料,後來朴槿惠給他寄去了兩箱子書。

中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朴槿惠傳記《絕望創造希望:朴槿惠的傳奇人生》。朴槿惠精通中文,在中國哲學方面也造詣頗深。朴槿惠和習近平都是“政治家第二代”。兩人之間的交情對兩國關係來說是一份重要資產。希望“朴、習時代”的韓中關係能給韓半島問題帶來希望的曙光。

其實,大韓民國是中國人民的天然老朋友。中國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期,長期支持韓國的反殖復國運動,可謂夙夜匪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與運行,沒有中國國民黨的支援,就難以想像。

最簡單的實例,莫如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四月發生的尹奉吉義士在上海襲擊盤踞上海的軍政頭目事件。尹奉吉使用的炸彈是國民革命軍的韓籍軍官所提供,而後者則是何應欽的貴州講武堂學生。中華民國三十七年的大韓民國首任總理李范奭則出身於雲南講武堂。

當時,曾在中國大陸生活、從事抗日復國事業的韓國人,不知凡幾。因此,朴槿惠總統之所以能操海峽兩岸的共同語言,原因可說十分自然。

當然,無可諱言,朴正熙曾任偽「滿洲國」軍官,顯然是他一生最大污點。但是,朴槿惠總統要么不能,要么不願操日本語言,都說明朴正熙的後半生家庭生活並不處於親日反華的氛圍。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世界觀的重要因素。韓國新總統無疑具備與中文世界充分溝通的必要條件。目前,金氏世襲政權到處挑釁,一再闖禍。最近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通過的決議,證明北京領導人對平壤的言行,已經感到不勝其煩。事實上,北京不但拒絕否決該決議的草案,還積極主導議案的起草,令人對否決權的靈活應用,刮目相看。

可以相信,正如美國終將捨棄日本而全面支持韓國的領土主張,北京也不得不作類似的抉擇:捨棄平壤政權而全面支持韓國的統一要求。

說到底,中國朝野在二戰前夕及二戰期間幫助幾萬歐洲猶太人,讓他們躲開納粹毒手,至今仍是猶太有識之士所津津樂道的佳話。但是,從大明神宗顯皇帝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發天下兵」援助朝鮮李朝平倭亂開始,直到中華民國三十四年金九先生率領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光榮回國,中國歷代政府對韓國民族作出的貢獻可以說遠遠超過之。

只要中韓兩國民眾都洞悉日本極右派首相等人的戰犯家庭背景,及其包藏禍心的一貫作風,中韓歷史同盟可望更新,成為東亞恢復傳統秩序的最大標誌,而兩國將互為當之無愧的老朋友。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領導人金九先生
圖二,習近平與朴槿惠(韓國《朝鮮日報》插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742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