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11 23:57:46瀏覽178|回應0|推薦5 | |
世襲政權牽著北京鼻子走? 郭都人 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日前刊載了標題異常醒目的署名報導,全文如下: 竟提向朝「斷奶」 中國態度無比強硬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 崔有植/記者 李龍洙 (2013.02.07 14:46) 據北京外交消息人士表示,中國上月末三次召見北韓駐中大使和公使提出嚴正交涉,以阻止北韓進行核試驗。這是北韓進行第一次(2006年)和第二次( 2009年)核試驗時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消息人士表示:「這表明中國領導班子不想再被金正日時代的‘懸崖戰術’牽著鼻子走。」 ◇中國態度無比強硬 由於北韓堅持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中國國內出現強烈的對北強硬主張,甚至有人認為應該調整目前的對北政策。香港鳳凰衛視6日報導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5日在香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堅決反對在半島出現核武器,我們是堅定的主張半島要無核化的,同時我們認為半島的和平穩定符合所有各方利益,特別是韓半島跟我們山水相連,所以我們不能看到半島出亂子,不能看到半島出現衝突。」 中國資深韓半島專家、中央黨校教授張璉瑰5日接受《東方早報》採訪時表示:「中國需要明確警告朝鮮,一旦它執意進行第三次核試驗,那麼中國將斷絕包括石油在內的一切援助,此前中朝之間達成的各種經濟協議一律作廢。」中國《環球時報》6日在社論中指出:「朝鮮如果不聽勸阻最終搞第三次核試爆,它一定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它從中國得到的各種援助理應減少。即使這種強硬措施導致中朝關係破裂,責任也在朝鮮,中國不能被朝鮮的核政策綁架。」 ◇多數人認為中國對北政策基調不會改變 中國每年向北韓免費提供30萬至4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原油。30萬至40萬噸糧食相當於北韓一年糧食缺口(60萬至80萬噸)的一半,50萬噸原油相當於一年石油消費量的一半。對於受到國際社會全面制裁的北韓來說,這些援助等於是“生命源泉」。如果北韓讓中國不高興,中國隨時可以「斷奶」對付北韓。實際上,北韓2003年承認開發高濃縮鈾(HEU)項目導致第二次北核危機爆發時,中國曾將對北輸油管道關閉了三天。 但中國問題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幾乎不可能在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後從根本上改變將北韓視為「戰略資產」的對北觀和以此為基礎的對北政策。 誠信女子大學教授金興奎(音)表示:「雖然會對北韓進行制裁,但只會讓北韓感覺有點兒不舒服,不會真疼。「韓國總統李明博4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北韓核試驗)將對剛上臺的習近平產生惡劣影響。但中北關係不會斷。」 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朴炳光(音)表示:「從中國的體制特徵來看,即使內部炸開了鍋,表面上也會保持冷靜和克制。但從中長期角度看,有可能改變對北政策。」中國在2009年5月北韓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後召開的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決定分開處理北核問題和北韓體制問題。這意味著北韓依然是中國的戰略資產。 韓國論者的「中北關係不會斷」「北韓依然是中國的戰略資產」之說,實在太過悲觀。 其實,北京與金氏世襲政權的關係,似乎進入了臨界階段。不妨回顧上述《環球時報》社論的全文: 社評:中國珍惜中朝友好,朝鮮也需珍惜 2013-02-06 07:29 環球時報 朝鮮核試爆被普遍預測將要發生,中朝關係面臨新考驗。 中國大概不會像美日韓那樣「懲罰」朝鮮,中朝的情分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恩斷義絕」,這點美日韓必須清楚,西方也要清楚。 與此同時,朝鮮如果不聽勸阻最終搞第三次核試爆,它一定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它從中國得到的各種援助理應減少,對此我們希望中國政府提前警告朝鮮,使其不存其他幻想。 中國的半島局勢研究者中有些人存在擔心,即朝鮮新的核試爆會成為中國的外交難關,朝鮮有可能因為中國參與對它的部分國際制裁而同中國反目,甚至出現兩國類似當年中蘇式的關係破裂。 這種擔心的背後是對中國國家力量的不自信,也是誇張了朝鮮外交的非理性。朝核問題確實搞得中朝關係極其複雜,增加了中國在東北亞的戰略困難。中國處理中朝關係需要顧忌的因素越來越多,但這裡必須有一個大原則:這些顧忌中不包括中國「怕」朝鮮。 強硬是朝鮮外交的一貫表現,但這種強硬不能對著中國來。中國老百姓對此決不會答應。如果朝鮮對中國來橫的,我們希望中國政府以強硬還之,決不可用哄勸和退讓對其縱容。如果這導致中朝關係嚴重受挫,就應由它發生。 一種觀點認為美日韓一直在挑撥中朝關係,中國決不可上它們的當。這種挑撥可能是實情。但中國不能為了避免中這個圈套而陷入另一困境,最終被朝鮮的核政策綁架。 朝鮮對中國很重要,這不容懷疑。但同樣不容懷疑的是,朝鮮的重要性不能衝擊中國的基本外交原則和重大國家利益,甚至不顧自己的地緣安全。中國主張半島無核化,也主張各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誰同中國的大原則頂著來,中國就要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反對。如果中國缺少做這種堅持的意志,那我們永遠都別想立起自己作為大國的威望。 中國無疑願意維護中朝友好,並為此在關鍵問題上照顧朝鮮的利益和感受。但朝鮮必須反過來也這樣做。一個巴掌拍不響,中朝友好需要中朝兩國的同時認真呵護。 對中朝關係「可能破裂」,中朝兩國的擔心應同樣高。如果中國的擔心比朝鮮的擔心更甚,這就不正常了。如果這裡真有個高低關係,只應是朝鮮的擔心比中國的擔心更高。 中朝如果「破裂」對兩國都沒好處。當然我們相信朝鮮的獨立自主能力,它離開中國大概「也能活」,但它肯定不會因此活得更好。中國也會因此蒙受東北亞的地緣政治損失,但中國彌補它的方法難道會比朝鮮的少嗎? 有人擔心中朝關係一旦「破裂」,朝鮮會徹底投向美國。第一這幾乎不可能,朝鮮同美日韓的政治差距在它們之間設立了無法逾越的鴻溝。第二即使整個朝鮮半島都更加親美,也不能阻止中國崛起。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周邊國家「親美」的含義會發生變化,它與「敵華」越來越無法畫等號。 我們講這些,不是主張中國不再珍惜中朝友誼,恰恰相反,我們認為對朝友好的戰略意義的確是特殊的。但越是這樣,越不能讓平壤誤讀中國,以為我們為了中朝友好會不顧一切原則,把它置於中國所有其他戰略利益之上。中國社會不會同意政府這樣做。 中國祇有堅守原則,才能讓中朝關係獲得長期的戰略穩定,兩國關係才會不那麼敏感和脆弱,才能經得起危機的衝擊。換句話說,只有不怕同朝鮮爭執,才能留住兩國的傳統友好。 「強硬」兩字,其實不足以形容上述《環球時報》社論。說白了,社論幾乎是對金氏世襲政權的最後通牒,是極其嚴厲的警告。 當然,金正恩作為該政權的主人,可以繼續夢想牽著北京的鼻子走,可以夢想利用美國與日本構成對北京的壓力,甚至可以利用核試驗挑戰北京的底線。 但是,金正恩似乎忘記了首爾在朝核問題上的發言權,隨著韓國的國際地位與經濟實 北京過去的對平壤政策,無疑與其對日政策一樣,充滿因循苟且的因素,鑄成大錯。 今天消息傳來,羅馬教宗本篤十六世決定引退,將成為幾乎六百年以來,第一位辭職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金正恩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