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親日作家的俄國史
2011/08/06 23:53:14瀏覽312|回應0|推薦3

台灣親日作家的俄國史

郭都人

                                         

無可否認,日本仍在厲行愚民政策

篡改歷史是日本傳統陋習,與愚民政策的危險結合,不容忽視。

最近幾年,日本國際地位越沉淪不起,東京當局就越喜歡到處樹敵,與所有三個鄰國都存在嚴重的領土爭議,聚焦於韓國的獨島、中國的釣魚台列嶼、俄國的千島南四島。這些島嶼都是無可爭辯的外國固有領土,而日方偏偏要與所有鄰國就這些不屬於自己的島嶼同時分別展開爭議,實在匪夷所思。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篡史陋習與愚民政策結合,危險性已經到了臨界地步,導致日本的錯誤決策,自我迷信有能力觸發美國與日本任何鄰國之間的戰爭。此是後話。

日本愚民政策的直接後果就是,大部分日本人對日俄關係感到幾乎完全陌生。許多自投日本愚民羅網而不能自拔的外國留學生更甚,海峽兩岸皆然,不必以百步互笑。

要說明問題,不妨再參考張姓台灣親日作家的涉俄論述:

日俄之間有許多牽扯不清的歷史恩怨,從百年前的日俄戰爭、二戰後的西伯利亞扣押及北方四島歸還,直到現在還是紛爭頻仍。

其實,日俄關係史並無稱得上甚麼「恩」的實例。八國聯軍之役,日、俄無疑都是侵略中國的禍首。但是,登基之前訪問日本期間,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身受日本警察狙擊,雖然不死,額上留下永久傷瘢;登基後不久,更會同法、德,以追加贓款勒索白銀三千萬兩為條件,威迫日本「還遼」,無疑造成歷史宿怨。

可是,從日俄戰爭結束(大清德宗景皇帝光緒三十一年,1905)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四十年之間,日俄關係史的確有三件大事,都不可忽略。任何人要認真討論今天的俄日交惡,以及將來可能爆發新的日俄戰爭,都必須面對。

對日本而言,三者都是極不光彩的歷史事件,有如下述:

其一,中華民國七年八月到二十一年十月之間,日本先後派兵累積七萬人侵佔海參崴與西伯利亞東部,歷時四年多,超出所謂太平洋戰爭(三年八個月)。日本在侵佔西伯利亞期間,曾經發動大屠殺,同時,多次與美國發生爭執, 埋下日後美國堅決拒絕承認偽「滿洲國」的伏筆。

日本出兵之初,觸發了自己國內的所謂「白米暴動」慘烈事件,最終一事無成,又與美國齟齬結怨,勞民傷財之外,種下日後與美、蘇同時為敵的禍根,

其二,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底,日本在偽「滿洲國」東境(即中蘇邊境)發動張鼓峰戰役。結果,日方被蘇軍擊退,飛機損失尤其慘重。日方被迫在八月中旬要求停火,蘇方取得勝利。

當時,在希特勒勒令之下,德軍顧問團已經遺恨回國,蘇聯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盟友。日方本來企圖在張鼓峰試探蘇聯底線,結果弄巧成拙。

其三,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五月中旬,日本在偽「滿洲國」西境,即今天內蒙外蒙交界處,發動諾門罕戰役。戰役歷時四個月,結束之際,日本關東軍的第二十三師團整個被殲滅,只有四百餘人逃出重圍,僅以身免。

諾門罕戰役是日方的慘敗。日本於是被迫放棄聯合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北進」幻想。因此,希特勒突然發動「紅鬍子行動」(進攻蘇聯,中華民國三十年六月二十二日)之後,蘇聯得以全力應付西線戰事,不必擔心日本。日本的「南進」卻招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的廣島核爆,長崎核爆。蘇聯自己的南進(目的是:殲滅關東軍、推翻偽「滿洲國」、攻佔庫頁島南部、攻佔朝鮮半島北部、攻佔千島群島),則開始於兩個核爆之間。

台灣親日分子諱言日本無條件投降,偽稱「終戰」,顯然是阿Q 精神的十足表現。日本國王裕仁也諱言日本無條件投降,卻厚顏妄言「為萬世開太平」,而且推諉歸咎於「敵方使用殘虐炸彈」云云,也阿Q得很。

其實,美英早在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二月與蘇聯簽訂雅爾達密約,慷他人之慨,以中國在東北、新疆的切身權益、中國在外蒙古的主權,以及「其它條件」,換取蘇聯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宣戰。

結果,蘇聯以同年五月九日(莫斯科時間)為德國投降日,而廣島核爆發生在八月六日;蘇聯對日宣戰於八日至九日午夜,而長崎核爆則發生於八月九日。

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日本在八月十五日宣布無條件投降,蘇日戰爭繼續進行,一直到九月初。事實上,不顧美國勸阻、呼籲,蘇軍完成對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包括南四島,即日本目前所謂「北方領土」)的領,並佔據朝鮮半島北部、中國東北地區偽「滿洲國」全境。

可見,蘇軍的勝利,對喜歡諱言無條件投降,堅持偽稱「終戰」的親日分子,是何等尷尬之事。

張姓台灣親日作家的俄國史觀極其疏陋奇特,其根源也就不問可知矣。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張鼓峰日本敗軍之將(左)

圖二:德國無條件投降(五月七日,法國)

圖三:德國無條件投降(莫斯科時間五月九日,柏林)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550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