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無條件投降
2008/12/03 07:37:55瀏覽978|回應0|推薦1

日本無條件投降

郭都人


1945年八月六日,美國在廣島上空投擲一枚原子彈;八日至九日午夜,蘇聯對日宣戰;九日上午,美國在長崎投擲另一枚原子彈。

八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蘇日戰爭繼續進行,一直到九月初。

不顧美國勸阻、呼籲,蘇軍完成對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包括南四島,即日本目前所謂「北方領土」)的佔領,並佔據朝鮮半島北部、中國東北地區偽「滿洲國」全境。

美國總統杜魯門自稱為了迅速結束二戰,減少美軍傷亡,才下令投擲原子彈。

事實上,美英在1945年二月與蘇聯簽訂雅爾達密約,慷他人之慨,以中國在東北、新疆的切身權益、中國在外蒙古的主權,以及「其他條件」,換取蘇聯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宣戰。

蘇聯參戰,勢如破竹,日本關東軍潰敗。按照美國提法,1945年五月九日是盟國對德戰爭勝利日,因此廣島核爆正在蘇聯預備參戰期限之內,到底是為了「迅速結束二戰」,還是為了「搶先佔領日本」,頗值得商榷。

如果美國不認為蘇軍能夠迅速擊敗日本,又何必犧牲中國的切身利益、領土主權?長崎核爆,事在蘇聯宣戰之後,更難說是戰術所必需。杜魯門所最擔心的,恐怕是日本潰敗、單獨向蘇聯投降、蘇軍在日本登陸,而不是美軍傷亡。當時,雅爾達密約內容屬於軍事機密,世人遂有蘇聯投機的印象。

1955年,密約公佈,卻無法消除先入為主的錯誤印象,60年來,日本不斷重復「蘇聯趁火打劫」的宣傳,導致許多日本人、台獨分子都有「蘇聯的二戰過程只有兩星期」的荒唐結論。

美國投擲原子彈的真正動機可以不論,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輿論界很少人提出批評。但是,原子彈造成20多萬人喪生,包括許多被擄為奴的韓國人。戰後還有數千人因為輻射、灼傷的後遺症而慘死。

受害的韓國人及家屬至今得不到補償。東京政權卻肆意竄改歷史課本以及有關文件,使得大部分日本人對本國的戰爭罪行一無所知,反而顧影自憐,認為日本是二戰的受害者。廣島核爆,正好為這種怪現象提供註腳。

受害者需要補償。於是,自以為理直氣壯的日本當局,經過多年來的「二戰翻案運動」努力,佔據中國的釣魚台列島、煽動台獨運動、要求韓國獨島和俄國千島南四島、吞併琉球群島,還覬覦千島群島、庫頁島。

日本分別與三大鄰國進行領土爭議的同時,居然還製造輿論:「目前國際社會都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以維持世界的和平」云云。還有論客說:日本不可能再走擴張侵略的道路。

當然,如果東亞發展最蓬勃的中、韓兩國,都不算屬於國際社會,更奇妙的結論還在後頭。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43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