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7 07:40:38瀏覽561|回應0|推薦1 | |
阿富汗民主與槍主 郭都人 塔利班武裝分子最近頻頻見報。經過嚴冬休整之後,他們似乎趁冰澌溶洩,利用民怨,出山恢復活動,使得阿富汗情況惡化。如果美國不能扭轉局勢,很可能前功盡廢,甚至被迫撤兵。 不妨先考慮幾件大事:一,2001年11月,塔利班政權崩潰;二,2001年12月,卡爾扎伊就任阿富汗臨時總統;三,2004年元月,阿富汗頒布新憲法;四,2004年十月,卡爾扎伊當選總統,任期五年;五,今年九月18日,阿富汗將舉行國會選舉。 從表面看,阿富汗儼然是民主國家,是美國新保守派的伊斯蘭宗教改革、中東民主化的成功典範。可惜,阿富汗民主猶如海市蜃樓,冒名頂替,經不起檢驗。 正如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的女主角(喬裝為青年博士)在第四幕第一場所說,慈悲不是出於勉強。民主也一樣。可是,美國在阿富汗推行的民主,勉強得很。2003年11月,德國駐聯合國大使受安理會派遣,率團前往阿富汗調查。他事後提交的報告指出,當地處於「槍的統治」之下。 2004年10月,法國《外交世界》月刊發表署名文章,也指出阿富汗軍閥橫行,沒有民主政治,只有槍主政治(法文原文是fusilocratie)。作者還說,阿富汗人稱民主為mardom salari(波斯文),即人民統治。當地報章則說,「毋寧是tofang salari」,即槍枝統治,或者說槍主。 兩者都是外來新詞。事實上,阿富汗民主是以美國保守派為導演,西方軍隊(包括美國15000人,歐洲8000人)為臨時演員的大排場演出。卡爾扎伊雖然貴為總統,卻不是主角。主角是剛剛卸任的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哈利勒扎德。 在後者任內,阿富汗安全形勢並未好轉,北方軍閥拒絕服從中央;在南方,塔利班分子到處蠢動;卡爾扎伊政令的有效範圍不出首都喀布爾。軍閥肆意徵收稅捐,百姓苦不堪言。據報導,在塔利班時代,公路暢通,商人只繳進出口稅。如今軍閥割據,加上通貨膨脹,許多商人被迫轉業。 為了稅收,軍閥鼓勵農民種植罌粟,使得阿富汗成為全球最大產地,佔鴉片、海洛因等毒品市場的75%以上。毒品取道中亞、外高加索、俄羅斯入歐,或者經過伊朗、土耳其、巴爾幹半島入歐。由於軍閥們大都是美國的盟友,而鴉片、海洛因的市場基本上在歐洲、伊朗,俄羅斯報界言之鑿鑿,說美國故意縱容毒品生意。 可以肯定:哈利勒扎德長袖善舞。中海油企圖併購優尼科,引起議論紛紛。哈利勒扎德曾經擔任優尼科顧問,事涉塔利班,卻未廣受批評。布什似乎對他十分滿意,新任務是駐伊拉克大使。阿富汗實驗行將移入伊拉克。兩國百姓只好自求多福了。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