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巴士拉新駱駝之戰
2008/10/09 00:08:00瀏覽807|回應0|推薦0

巴士拉新駱駝之戰

郭都人

伊斯蘭歷史有所謂駱駝之戰,事在公元656年,即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第二年。

駱駝之戰是大食(回教帝國)第一場內戰。起因是,大食的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遇刺殞命,阿里繼任,引起穆罕默德遺孀阿伊莎稱兵造反。她在決戰過程中始終乘坐駱駝,而大部分戰鬥又都圍繞著這頭駱駝進行,因此稱為駱駝之戰。

阿里贏了駱駝之戰,派人護送阿伊莎返回麥地那。按照定義,什葉派就是阿里的黨人。他們認為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唯一合法接班人。遜尼派則堅決拒絕這種說法。因此,駱駝之戰是什葉派的第一場胜利。

阿伊莎造反的根據地正是巴士拉,駱駝之戰在巴士拉郊外發生。巴士拉是伊拉克的次大城市,最大港口,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交匯河的西岸,是連接海灣和河水的唯一樞紐。

巴士拉原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和貿易中心,是中西交通史的海上絲路的西端。二戰期間,美國援蘇物資通過當地輸送。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英國占據了巴士拉。當地絕大多數穆斯林屬於什葉派,代表伊朗勢力,迫使英國去年九月撤軍,轉移到機場附近。

巴士拉靠近伊拉克大量原油的產地,又是輸出港口,是什葉派各武裝團體的必爭之地。為了排除異己,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率國防、內政部長親自督師,與薩德爾所控制的「邁赫迪軍」在巴士拉展開激戰。國防部長是遜尼派,暫時代表美國利益,但是,內政部長和馬利基都是什葉派,都有長期親伊朗的歷史。薩德爾則相反:在兩伊戰爭期間,他的家族並未投奔伊朗。雖然他從未和伊朗翻臉,德黑蘭顯然對他的對手,即「巴德爾旅」和馬利基自己的「達瓦黨」民兵,更有信心。薩德爾不斷提出的「外軍必須撤出伊拉克」要求,也不符合伊朗的戰略利益。

事實上,伊朗希望伊拉克美軍繼續陷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因此,若干論者所謂「邁赫迪軍是最受伊朗支持的派別」,不可輕信。如果說,薩德爾是反美最激烈的伊拉克什葉派,倒不缺證據。

目前,馬利基發動攻勢的結果似乎極不理想。美、英部隊為了阻止邁赫迪軍取得勝利,不得不冒險支援馬利基的政府軍和薩德爾的什葉派對手。薩德爾也不甘示弱,揚言行將取消去年八月他自己宣布的停火令。至少,邁赫迪軍開始和美軍在巴格達進行激戰。連美方大本營「綠區」也難逃戰火,遭受傷亡。

美方傷亡如果激增,一定影響到今年11月初的大選,使得共和黨的勝算劇減。民主黨人一旦當選,不論是奧巴馬或者希拉莉,及早撤軍將成定局。什葉派不忘歷史,深知尚未結束的巴士拉戰鬥是新的駱駝之戰,將決定自己教派命運。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19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