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6 12:11:39瀏覽511|回應0|推薦1 | |
《崛起》片集不可盡信 郭都人 參考文章:【「中國崛起論」的病變】 據報導,香港無線電視將播出北京中央電視台的《大國崛起》片集。具體計劃是,翡翠台在五月黃金時段播放,一共12集,預期「橫跨」七月一日,即香港回歸十週年。 《大國崛起》號稱知識性、歷史性的大型片集,能在香港播出,無疑可喜可賀。當然,若干民主派論客勢將極力表示不滿,甚至要發動抵制。其實,假如他們有充分的歷史文化知識,又能平心靜氣細心觀賞,那麼,不難發現片集內容的不少謬誤,可以作為批判的論據。 簡單的例子是,《崛起》第五集《激情歲月》關於法國第五共和在戴高樂領導下,調整與北約關係的結果。 片集的旁白說:「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云云。事實上,法方從未宣布退出北約。法國至今仍是北約的創辦成員國。戴高樂當年只是讓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建制,迫使北約總部從巴黎搬去比利時布魯塞爾。 1982年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空軍使用法國製飛魚式導彈,擊沉了幾艘英國戰艦,引起倫敦極度恐慌,只好向法國總統密特朗「曉以大義」,要求導彈的密碼。盛傳:儘管英法兩國結怨好幾百年,法方不能坐視北約兵力嚴重削弱,最終讓出密碼,挽救了英國的艦隊,卻出賣了阿根廷顧客。 上世紀九十年代,北約進攻南斯拉夫,法方並沒有缺席。今天,北約在阿富汗部署的部隊也包括法軍。可見,《崛起》所謂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製衡力量」,無非理想而已。 《崛起》所謂「1964年,法國……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也與史實不符。英國早在1950年元月承認新中國,還派遣外交官常駐北京。由於英方遲遲不撤除駐台灣淡水的領事館,雙方延至1972年才全面建交。 《崛起》包含的其他錯誤,也許都是疏忽的結果。但是,據報導,整個製作過程歷時三年,似乎不缺調查研究的時間。因此,可說咎由自取,無可推卸。 《崛起》還有更嚴重的毛病,集中在某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例如,日本侵華不得不提之外,製作人刻意迴避某些國家的侵略史。例如,法國侵占中南半島,亡安南(越南),廢漢字,入寇台灣,佔據基隆,片集卻絕口不提。 其他例子還很多: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俄德法強奪中國領土、顛覆蒙藏等等,不勝枚舉。這類摧殘中國切身利益的事件,既然都可以迴避、簡化,和中國沒有直接關係的侵略戰爭,自然無須討論。 更奇怪的是,片集製作人對英國和蘇格蘭的分別似乎毫無了解。他們也諱言美援對蘇聯的二戰勝利,作出無可否認的貢獻。 總之,孟子的格言「盡信書(經)不如無書」,應用於《崛起》片集,十分恰當。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