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簫山克監獄的救贖》
2008/11/20 23:42:10瀏覽793|回應0|推薦0

給認識的學弟:「我並不奢望您點閱這一篇文章之後能夠有所停留,但如果您能仔細看完,您會發現,您的明天,甚至是未來的每一天,將會有所不同。」


"It is a tale, not he who tells it"
「傳奇的是故事本身而不是敘述者」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大概鮮少人看的懂這代表什麼意思,

這一部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收錄自1982年出版的小說集《Different seasons》,中譯四季奇譚),

好久之前,大概在高中時候吧,就聽老師上課時介紹過了,無奈當時還是個窮學生,找遍彰化各地DVD販售處,也遍尋不著蹤跡,時間一久,也就隨之淡忘了。

大概是在二年級暑訓!課暇窮極無聊之餘,我開始拜讀有恐怖大師之稱的史蒂芬‧金的一些小說(也剛好那一陣子金的許多著作都開始翻譯成中文),大半是寫恐怖小說的他,的確,不論是《Misery(戰慄遊戲)》《The dark half(黑暗之半)》還是近期的《Cellphone(手機)》等等,讀來真令人不寒而慄,最近剛翻譯完出版的《Dark tower(黑塔)》七部曲,更是一部史詩級的長篇奇幻小說,當然,除本行恐怖小說之外,史蒂芬‧金的所寫的監獄小說《Green Mile(綠色奇蹟)》和這一部中文電影片名譯作《刺激1995》的小說,兩部都拍成電影,而且都是不可不看的大作!

今天就來聊聊《刺激1995》吧。

老實說,有時候對於一些翻譯成中文的外國電影片名會覺得「題」不達意,這部電影何來「刺激」之有?1995代表1995年上映,很瞎,說刺激倒也還好(這真的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種監獄電影),結果在1998年還有一部《刺激1998》的電影上映,許多人還錯當成是續集呢!(不過這跟《神鬼傳奇》上映之後,越來越多打著《神鬼》之名的電影像雨後春筍般嚇人地冒出來說還算是小巫吧)不過,真要把它翻譯的唯妙唯俏、一語中的也是有點難度,簫山克的救贖,感覺就是不會賣座的電影(事實上它在美國上映時的確票房不佳),也因此,這部佳作也被人埋沒了。

《刺激1995》目前佔據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的Top 250部電影中的第一名,跟《Godfather(教父)》互爭冠首,誰又能想到,當初1994年底在美國上映時票房並不賣座的慘狀。

《簫山克監獄的救贖》(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樣翻譯)是一部你不會想去看,但一看就會欲罷不能的電影,而我是因為看了小說,再去看電影的。

劇情大致是這樣的:

知名銀行家安迪(提姆‧羅賓斯)因涉嫌殺害妻子與他有染的情夫,被判無期徒刑送往鯊堡監獄(Shawshank)服刑,在其獄中生涯所發生的故事。

電影和小說中都是以一名為瑞德(摩根‧費里曼)的獄中囚犯觀點來敘述,基本上電影和原著劇情並無太大出入,不過電影稍加改編使的一些橋段更趨合理和戲劇化。

看完小說後,我大概猜的出這就是高中老師講過的那部電影,其實,小說情節已經很引人入勝了,正如它所代表的季節─春天的希望。

是的,希望,看完小說那種暢然感,讓我充滿對生命的希望,沒有監獄所象徵的陰暗面,當迎接結局的那一剎那,希望由心底升起,宛如春天萌生之新芽,滿是生機無限、一片盎然。

看完電影後,感觸也很深,劇情中大部分的監獄場景,不免地讓我也有種身處目前環境之慨,雖然這裡環境不比監獄裡嚴苛與諸多限制,應該可以說,優渥太多了,雖然如此,但是有時看到剛入學的學弟妹,在軍事化的訓練與洗禮之下,不敢保證不會發生內心的掙扎與矛盾,畢竟這裡和外面大學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

幾天前,才輾轉得知一個學弟有疑似憂鬱症傾向,這個學弟雖然平常與我交集不多(可能也是年級差距太大的關係),但是從他的言談舉止,目光迥迥的眼神,我知道他對於安置在這階級體制下的環境感到茫然與失措,他有夢想,可惜羽翼難以舒展。

有時候,我也會感到矛盾,一樣米養百種人,不論你是置身在一個資源極度充沛、不虞匱乏的環境,抑或是在毫無生機、各式生活條件極差的地方,總還是有人會抱怨,不滿足的人還是一樣不滿足,能夠自我砥礪的人還是一樣不放棄任何改變的契機,到底還是心態問題,我認為。永遠也不會有那麼一個環境能夠滿足需索無度的人,他的胃口已經被養大了、被寵壞了,但是細想,我們真的有需要一個充滿不需競爭、不需思考、甚至不用勞動的環境嗎?

進監獄的人,他們可能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即使不習慣也還是得慢慢適應,
進軍校的人,他們充滿遠大的夢想,堅挺的制服、自信的眼神,但等他們一進來,卻發現事實是有相當的差距時,要承受的打擊可能不比囚犯還小,我並沒有批評這裡的規範體制,畢竟這是改變不了的,但不代表我們不能改變。

希望的力量有多大?我想比在監獄待了二十年還仍不忘堅持已志,為了投向自由的懷抱還更為巨大,電影中的主角,一副文弱知識分子的模樣,卻沒想到他那無時無刻充滿希望的心,不只使他改革了監獄以往的風氣,更甚者,還逃獄成功。

電影從頭到尾所貫徹的一個精神,就是懷抱著希望,不管外面的環境再如何苛刻與無奈,但是就如同主角所言:「有些東西是奪不走的,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們深處、在內心,有一些東西是別人管不住的,是完全屬於你的,那就是希望」

當主角對獄中牢友提出這個論點時,在這群終其一生都可能不會出獄的囚犯們,卻認為有夢想才是危險的一件事,當一個環境看似已經無力去改變時,你要認命?還是選擇當夢想的笨蛋?

劇中一名角色的遭遇也發人深省,老布在囚禁了五十年後,獲得假釋出獄,可惜外面的世界已經變化太快了,對一個老人而言早以格格不入,更何況他的大半生都在獄中度過,出獄反而是斷送他的性命,他已經不知不覺「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了,五十年的獄中生涯,早已習慣裡面的生活模式,與長官的應對進退,等到一出社會之後,生命中有一大半所學都不管用了,監獄生活救了他,卻也害死了他,當老布因為受不了外頭環境如此巨大的差異時,它選擇上吊自殺一途,那一幕,令我極大震憾。

我的生活,有多少是和他相似?進來讀書之後,也不斷訓練儀態、站姿等一些基本動作,我發現,我也逐漸沒入體制化的螺旋當中,當你被迫強加一些制式化、口令化的教條時,你的自我還能保持多少?日子久了,當你已對這環境習慣、適應、麻木時,有沒有想過終有一天你還是要回到外面社會?當身與心都陷入體制化之下,那大概就是張大春的《將軍碑》筆下沉溺於過往、無法正視現實的那個「悲」將軍吧!

這部電影,包含原著小說,真的值得一看,誠如前言,它可能是改變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電影,劇中摩根‧費里曼的瑞德一角,原本也是個不抱持任何希望的人,但自從和安迪接觸後,他的內心也漸漸產生了變化,從三次的假釋會議,到片尾的那段獨白,老實說,我的心底深處確實有某種東西被觸動了,眼淚不住地流,當摩根在結尾展露整部電影第一次真正笑顏時,我內心,此刻正充滿暖暖的希望,
即使渺小,它仍是希望。

「沒有克服不了的環境,只有你能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忙著活?還是忙著死?」

                              
                             謹獻給長霖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p0301&aid=239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