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猶未光》評述之二十七〈沒有官逼,只是民反〉
2020/06/05 12:58:28瀏覽110|回應0|推薦1
《天猶未光》評述之二十七〈沒有官逼,只是民反〉

一、《天猶未光》第154頁第3行述說:〈個人認為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和官民衝突夾纏的事件,外省本省人的矛盾雖然是極為特殊的現象,卻不能諱疾忌醫,這也是「官逼民反論」不足的地方。〉

二、同書第157頁第2行續述:〈客觀地說,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和官民衝突夾纏的事件,半世紀以後要記取教訓,追究責任的工程非常艱難,所謂官民衝突就是國家暴力,當時決策者的錯誤,應該都有檔案可以査證。〉

三、同書第166頁最底下一行及第207頁第1行述稱:〈民國(下同)34年終戰後(抗日戰爭於民國34年結束後),中國政府派遣不諳台灣民情之陳儀為行政長官,肩負接收治台重任,未料源自中國人治社會的霸權劣習,導致施政偏頗、歧視台民,外加官紀敗壞、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失業嚴重,讓民眾不滿情緒瀕臨沸點。36年2月27日,專賣局人員在台北查緝私菸,打傷女販,誤殺路人,激起民憤。次日,群眾聚集遊行示威要求懲兇,竟遭槍擊,也點燃了全台灣抗爭怒火。為解決爭端,各地仕紳組成處理委員會,居中協調,提出改革要求。陳儀卻以仕紳為奸匪暴徒,向國民政府請兵來台鎭壓、清鄉,數月之間,即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害,世稱二二八大屠殺事件。〉

四、事實上,台灣光復後至二二八事件爆發,僅只一年四個月時間,其間陳儀領導的行政長官公署並不乏積極的具體作為【註一】,可惜因績效未即彰顯,而遭後人遺忘。此外,當時台灣人口約六百萬,外省人算是非常少數,而且大多是軍公教人員(事實上,當時在台軍人並不多)【註二】,在本省和外省人數懸殊情況下,外省人大多無親無戚,形單影隻,加上人地陌生,真正敢作威作福者必然相當有限,因此說「源自中國人治社會的霸權劣習,導致施政偏頗、歧視台民,外加官紀敗壞」等,純係少數「有心人」惡意中傷抹黑;其實,當時「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失業嚴重」等,才是民眾生活困苦「不滿情緒瀕臨沸點」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所謂「官逼」而導致「民反」!何況,短短一年四個月,一小撮外省人豈敢「歧視台民」,又能帶給台灣偌大傷害?因此,上述抹黑的說法未免過份誇大了外省人的能耐,並無端貶損了台灣人的尊嚴!

五、再者,「36年2月27日,專賣局人員在台北查緝私菸,打傷女販,誤殺路人」只是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儘管「次日,群眾聚集遊行示威要求懲兇,竟遭槍擊,也點燃了全台灣抗爭怒火」,但自是日起,臺北多數政府機關被暴徒侵佔,全省各地相繼發生濫殺外省人、辱毆軍警官員、侵佔焚燬官署、攻擊軍事要塞,並收繳軍警槍械等違法等情事,才是陳儀等人主張請兵,並獲蔣主席同意派兵來台鎮壓、清鄉的主因。另當時中央派兵來台,旨為掃盪意圖「奪取政權」與「脫離中國、背叛中國」,並帶頭作亂的「奸匪」,即「政治野心家」和被煽動到處打殺的違法亂紀「暴徒」,而非針對上述「為解決爭」並「居間協調」的各地處理委員會仕紳,更非如已故張炎憲所言,是針對「要求政治改革、抗議不公」的台灣人民【註三】!此外,派遣軍警鎭壓平撫暴動,以保衛國家安全和維持社會秩序,是古今中外任何政府不容推缷的責任,絕不是所謂的「政府犯罪」或「國家暴力」。難道當今民進黨政府遭逢類似二二八事件中違法亂紀的暴力活動,會坐視不理?會不派遣軍警鎮壓平撫?


【註一】:台灣光復後政府的重要作為(摘自前行政院新聞局退休官員陳兆熙所撰〈228的幾個關鍵問題〉乙文):二戰結束,台灣回歸中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陳儀的領導下,積極辦理各項接收工作,並努力推行新政,想將台灣建設成ㄧ個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其至1947年228事件發生止。雖僅一年4個月的時間,但所辦事務眾多,玆略舉幾項重要者如下:
A、遣返在台日軍與日僑:與美國合作,將在台灣的70萬日籍人士(其中三十萬為軍人)在三個月內遣返日本。

B、政治方面:
a、推行民主:成立省縣市鄉鎮等各級議會. 議員由人民直接選舉;
b、開放報禁,人民得享充分之新聞與言論自由;
c、成立人力培訓機構,大量招訓台籍青年,使他們能夠擔任公職,服務桑梓。

C、財經方面:
a、光復後,台灣財經無法獲得自顧不暇的中央政府支助,公署為尋求省政收支平衡,財經自足,並實行民生主義中「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的理念,遂行企業公營與統籌貿易等措施,將企業依性質分為:國營、省營、公民合營與私營四類。同時設立貿易處,由政府統一辦理對外貿易事宜。此外尙延續日治時代的專賣制度。在施行這一連串的措施後,減輕了人民繳稅的負擔。政府稅收僅佔年度總開支的四分之一,其餘均由公營事業與對外貿易的盈收支付;

b、實施公有土地放租政策,以低率將公有土地出租給佃農,奠定了日後所行之「三七五減租政策」的基礎;

c、在台灣發行獨立的貨幣,並禁止大陸法幣在台灣通用,另又拒絕大陸金融機構在台灣設立分行,以減低混亂的大陸金融,對台灣的影響。

D、文教方面:重視文教,全省歲出中約25%花在教育與文化方面。光復不到兩年,台灣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就由日據時代的71%,增加到82%以上。同時又致力推廣普及中文與國語。

以上都是針對台灣光復後的特殊情況所辦理與內地一般省分不同的措施。此外,其他新猶尙多,不勝枚舉。如果當時政府工作人員,真如傳說中的顢頇貪腐,那麼能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做如此多的事嗎?

至於貪污腐敗的問題,雖然陳儀本人潔身自好,向有清譽,但當時中國的公務人員,並非以廉潔著稱,無人能保證在台的眾多政府人員中,沒有貪污腐敗之情。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看到一頭豹的身上有黑斑,就說這是隻黑豹。在當時高階官員中,被控貪污舞弊者,有貿易處長于百溪與專賣局長任維均,但他們在經司法機關調查後,均證明清白。這也可見當時爛告與污告之盛行。

【註二】:「蘇瑤崇指出,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在台灣的外省人分為2類,其1是「本來就在台灣的外省人」、1945年8月以前就選擇留在台灣的,其2則是1945年10月隨國民黨政府一起來台灣接收的,合計約3萬多人,其中1萬多以接管官員居多。」(摘自2020-03-09風傳媒〈學者揭二二八最慘烈「外省人死傷」真相:殘害外省人,彭孟緝是最大劊子手〉乙文)

【註三】:「蔣介石對台灣民情認識不清,反而認為台灣人民要求政治改革、抗議不公是意圖脫離中國,背叛中國的舉動,因此派兵鎮壓,造成台灣浩刧。」(《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第476頁第16行)

國民政府敗退來台時,真的帶來移民人口約200萬嗎?

我們算算看:

在1944年,台灣人加上遷至台灣的日本人,共約627萬人

戰後初期(1945至1949年),遣返了至少49萬日本人(包括琉球人),所以到1949年,不含1944之後到台人數應該是578萬人 (627-49=578),這不包含1944-1949期間出生及死亡人口

包含1944-1949期間出生及死亡人口,用每年4%出生率 0.8%死亡率計算,到1949年,台灣人約為652萬人 (578+74=652)

1956年9月16日,台灣人口達到922萬5426人,不包括住在營區內之現役軍人。其間1950-1956年出生為265萬人,期間死亡人口約為 65 萬人。由此估算1949年,不包括住在營區內之現役軍人,台灣人口約為722萬人 (922-265+65=722)

所以估算在1949年,總人口722萬人(不包括住在營區內之現役軍人),扣掉台灣原有的652萬人,跟著來台的是70萬人 (外省老百姓+公務員),這大約佔1949年人口的9.7% (70/652+70),這不包括住在營區內之現役軍人。如果包含營區現役軍人號稱60萬大軍 ,外省人口就是130萬人,佔總人口的16% (130/782)

這個數字我覺得還合理,因為依據1990年臺灣人口普查結果(含現役軍人),外省籍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3%(1992年戶籍法修改,廢除了籍貫登記,此後的2000年、2010年台灣人口普查均沒有調查籍貫)。因為籍貫登記是跟著父親的籍貫,而60萬大軍有許多單身一輩子的老兵。

從戰後初期的人口流動而言,可分成幾方面:其一,日本人被遣返 回日本,在中美合作下,截至1947年12 月底止,中國遣送日俘、日僑的人數達 3,159,967人,其中,臺灣地區約49萬人 左右。其二,部分參與戰爭的臺灣人(包 括臺灣日本兵及一些軍屬),藉由各種途 徑回臺;其三,從大陸來臺接收的國府人 員;其四,來臺觀光、工作的大陸人士。

上述的人口流動,改變了臺灣人口 的原有結構,在臺日本人除少數留用者 外,大部分離境,增加的人口是大陸人員 來臺。但嚴格言,這批人非固定居留臺灣,根據《中華民國五十五年統計提要》 有關港口或機場的出入境統計:

1946年,臺灣人口數為6,097,117 人,其中本省人占95%以上,外省人只有 37,978人。戰後雖有許多外省人士來臺, 但大部分是來臺觀光,未在臺設籍。其 後外省人每年不斷的增加,1946年增加 27,000餘人,1947年增加34,000餘人,但 人數仍然有限,反而這兩年有許多原籍臺 灣者,陸續由大陸或其他地區(南洋地區 等)返回臺灣。

1948年外省人增加98,580人,出現大 量的移民現象,較1945-1947年來臺外省人

數總計的6,9000餘人,高出甚多。

1949 年 赴臺避難人數暴增

1948年年底,由於國共內戰失利, 公務人員基於職務、一般民眾基於安全等 因素考量,開始出現有計畫的遷居臺灣。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下野,許多人對時局 憂心,為安全起見到臺灣避難,掀起第一 波逃難潮。4月21日中共渡江,5月南京、 上海等重要城市為中共所占,造成人民大 恐慌;6月初國民政府正式自青島撤退,掀 起第二波逃難潮。1949年下半年,福州、 廣州岌岌可危,國民政府開始分地辦公; 12月8日宣布遷臺辦公,掀起第三波逃難 潮,除一般民眾外,公務員及家眷、中央 民意代表較前兩波為多。

1949年6-12月半年內,是外省人數移 入的高峰期,1949年一年中更超過30萬人



日治時期,外來移民對 臺灣人口增加影響很小,臺 灣人移出者極少,人口移動 在臺灣人口增加中不占重要 地位。終戰後。日本人大多 被遣返,1945-1960年間,

  戰爭對人類帶來極大的 浩劫與死傷,也造成許多人 的顛沛流離。加拿大學者戴 安娜.拉里於提到:「戰爭 帶來破壞性極大,這個效應 在戰爭結束後,通常還會繼 續影響著人們,那就是家庭 的離散。」戰爭所帶來的改 變既深且長,甚至是整個國 家、族群、世代未來數十年 的發展。

中國西南地區在日本發 動全面對華侵略中,湧入大 量人口及物資資源,改變了 西南的人口結構與發展;臺灣在甲午戰爭 之後成為日本殖民地,許多日本人移居臺 灣,臺灣人口組成及社會文化自此增加了 日本元素。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初期, 日人大多數被遣返,國府派人接收臺灣, 其後因國共內戰國軍戰敗,大批「外省 人」移居臺灣,再度改變臺灣地區的人口 結構。學者在探討「新臺灣」,多以1945 年或1949年為起點,其中1949年具有絕對 性的影響,國軍敗退,行政院宣布遷移臺 北,前所未見的大量移民湧入臺灣,使臺 灣內部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面臨 結構性的改變。

戰後初期的人口流動

臺灣在日本投降之前的族群,以閩 南、客家及原住民為主,「終戰」前臺灣

表1-1:戰後來臺外省籍人數統計表(單位:人)

年代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總數 26,922 34,339 98,580 303,707 81,087 13,564 10,012

來臺定居。這波的移動不僅是一種 移民,也是一種逃難潮,是外省人 移民來臺的最高點,比1945-1948 年來臺的總數約167,700餘人多出 近一倍。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mpan120740&aid=13787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