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 仙 – 齊物論 之 3 – 真正的智慧源自於寬闊包容的胸懷
2015/11/26 07:34:38瀏覽721|回應0|推薦4

聖人的心

春秋戰國時期,流傳著一個『楚弓楚得』故事,它原先是出現《公孫龍子·跡府》的文獻中。該書提到楚王有一把神弓,名叫『繁弱之弓』,搭配著神弓的矢叫做『忘歸之矢』;任何獵物一旦被它鎖定,就再也逃不出被捕殺的命運。

有一天,楚王帶著心愛的神弓到雲夢澤打獵;歸途中,卻突然發現神弓不翼而飛。身邊所有的侍臣都深知楚王絕對捨不得寶弓;於是紛紛打算立刻回頭,想要尋回。

沒想到,楚王卻突然出聲阻止他們,他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公孫龍子·跡府》裡面這則故事原本的含意,本是想要表揚『楚王擁有寬廣的胸襟』;但是沒想到,後來的發展,最後卻演變為成語『楚弓楚得』 (心量太小) 的反面教材。

故事的繼續發展是這樣的。後來《孔子家語》作出一段記載。說到,當孔子聽說楚王的這番話以後,覺得楚王心胸仍不夠寬廣,於是評論:「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孔子認為真正胸襟廣大的君子,就不應該局限於楚國的範圍。反正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一定要侷限於楚國人。由此觀之,楚王『國家觀』的器量,明顯小於孔子的『人類觀』。

但是,到了秦朝的《呂氏春秋·貴公篇》裡面,又更進一步加上了道家的評論。其中內容是這樣說的,當老子聽到『楚王失弓』和『孔子評價』後。說:「去其人而可矣!」。表示何必拘泥於在『人』的範疇呢?只說:「失之,得之。」,記載這個事件不就完了。

從老子的『萬物觀』來看,萬物皆為一體,『失得』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差別。因為,『弓』不論失落在何處,都不會離開『天地萬物』的範圍裡。

聖人的心,早已打通萬物為『一體』。他們不會用自以為是的『主見』去對待萬事萬物,而是根據萬物本身的『特性』去『同理心』地作為。放下自我的『是』,隨順萬物『自身立場的是』為『是』 (因是)。

 

接下來是莊子 齊物論篇 第三段原文與解譯,請慢慢品嚐其中含義。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假如我在課堂上舉著右手伸直食指,然後問同學:「這是什麼?」,大家一定會說:「是右手食指」。然後我又舉起左手張開手掌,用『右手食指』指著左手拇指的位置,說:「這是什麼?」;可能大家會說:「這是左手拇指。」。其實,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左手』,而不是『左手拇指』。

因此,如果想要說『左手』,倒還不如乾脆不要用『右手食指』來指引;只舉著左手,來說這是左手,反而更容易讓人明白你想表達的東西 (那個『指』的動作,反而會讓別人產生錯覺) 。

如果牽著一匹白馬來說牠『不是白馬』,不如不要用白馬來說明白馬不是馬;直接說出牠是『公馬』、『馱馬』、『戰馬』、『動物』、是『交通工具』、或是『萬物』,還比較能讓人清楚你要表達的意思。

其實,所謂的「天地」也跟『手指』一樣,只是一個『稱謂』,或者是『名相』而已;沒有甚麼不同。所謂的『萬物』也不過就跟『馬』一樣,也只是『稱謂」或『名相』。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

惡乎然?然於然。

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惡乎可?可於可。

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任何的名相或稱謂,其實都是人們長期以來相互的約定,最後訂定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稱呼名詞。

說牠是馬,可以;說牠不是馬,而是公馬、母馬、大馬、小馬、戰馬、馱馬或是動物、交通工具...等等,也通通都對。 

萬物都有它自己的『特性』,而每個人卻因為自己『觀感角度不同』,卻可能會對它產生出各種不同稱呼。

為什麼要這樣子稱呼? 因為,通常這樣的稱呼是由於『大家都是這麼稱呼它』,沒有什麼特別原因。

為什麼不那樣稱呼? 因為,不那樣的稱呼就是由於『大家都不去那樣的稱呼它』,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別原因。

為什麼這樣子做,叫做『可以去做』? 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沒有甚麼特別的原因。

為什麼這樣子做『不可以』? 因為,『大家都不會這樣做』,所以,也沒有甚麼特別原因。

    其實,萬物都有他們自己認為的『本然』(本該如此),也都有它們的『本可』(本可如此);沒有一物會認為自己的『本然』不正確,也不會認『本可』可能會是『不可』。

    基於這個道理,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萬物中不論小如草莖或者大如屋樑,醜如痲瘋患者或是美貌如西施,甚至一切稀奇古怪的種種事物,『從道的觀點來看,其實通通都是一樣的。』。

    再從自然界的現象來說。萬物中任何一處一旦開始有所『分』的時候,則在另一處則必是『成』的開始。任何事物當它一旦『有所成』以後,則必將開始『有所毀』。事實上,萬物根本無所謂『成或毀』,因為『成』與『毀』原本就『相通為一體』。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只有智慧達到極限的人,才能掌握住「打通萬物成為一體」的奧妙;他們不會用自以為是的『主見』去對待萬事萬物,而是根據萬物本身的『特性』去『同理心』地作為。放下自我的『是』,隨順萬物『自身立場的是』為『是』 (因是)。

    一旦能夠做到隨順,而且絲毫不去追究『為何要如此隨順萬物』的原因 。 就是『得道』。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

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耗費很大的精神力氣,妄想勉強萬物接受我們『自以為是』的主觀見解,而要別人跟我們的看法達到一致;那就是根本沒明白,所謂『萬物本來都是相通』的道理。這種情形,就跟『朝三』的故事一模一樣。

    「朝三」的故事是什麼呢?在《狙公賦芧篇》裡是這樣說的。從前,有個耍猴戲的人養了一群猴子,他餵食的時候,跟猴子說 :「早上發三個果子給你們吃,晚上發四個。」。結果這些猴子全都生氣了,還集體罷工來抗議這件事。後來猴子的主人只好改口,說 : 「那就改吧!改成早上給你們吃四個果子,晚上吃三個。」。猴子們聽了很高興,並且停止罷工。

    從這個故事來看。其實總數都一樣,只是調整先後順序而已,根本沒有誰吃虧;可是,猴子們喜怒的反應卻大有不同。這個養猴人,能夠在果子總數不變之下,讓猴子們轉怒為喜;這不就是順著猴子自性,讓牠們得其所需啊,不過『因是』而已。

    所以,聖人應對萬事萬物的時候,必須懂得如何去調和大家所執著的『是非』;而回歸於天道的平衡境界。這就叫做『兩行』。

 

『兩行』的案例

芝加哥一位退休老人,在學校附近一棟簡樸的住宅區買了一間三樓套房,並且打算在那裡清清靜靜地安度晚年。

但是住了沒多久,他發現經常有幾個年輕人,在下課回家的時候,都會閒極無聊地大力踢著樓下垃圾蒐集箱,還樂此不疲;年輕人所造成的巨大聲響,常常使得他安靜的午休被突然吵醒。

長久以來,附近居民都深受其害,對他們的惡作劇多次阻止,不是報警,就是請社區警衛盯著他們;加以制止。但每次當警衛或警察一出現,他們就立刻一哄而散;跑得不知蹤影。時間長了,所有的方法都都無濟於事;大家也只好聽任這些不良少年一直這樣地繼續鬧下去。

終於,這位老人實在受不了這種精神騷擾,於是決定想辦法要讓他們停止惡作劇。

有一天,當這幾個年輕人又在狠狠踢垃圾桶的時候,老人悄悄地來到他們面前,對他們說:「年輕人,我今天是特地來謝謝你們的。我年輕的時候,也跟你們一樣,幾乎每天放學都會跟一堆同學一起,踢垃圾桶找樂子。所以,我每天聽到你們的聲音,都會想起那段美好時光,而且帶給我許多的快樂回憶。你們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如果你們願意每天都來踢這些垃圾桶,我將天天給你們每人一美元,作為報酬。」。

年輕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非常高興地當場同意了老人的提議;於是他們更加使勁地踢垃圾桶。

沒想到過了沒幾天,這位老人又來了,而且是愁容滿面地對他們說:「最近通貨膨脹得很厲害,我的收入不太夠了;所以從現在起,我恐怕每天只能給你們每人五十美分了。」。

雖然,這些年輕人顯得有點不滿意,但後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每天下午繼續踢垃圾桶,可是不太像從前那麼賣力的踢了。

幾天後,老人又來找他們。「瞧!」,他說:「我最近一直都沒收到養老金支票。所以,從今天起我每天只能給你們二十美分,請你們千萬要諒解我一下。」。

「二十美分!」,其中一個年輕人忍不住咆哮大叫:「這是在開什麼玩笑?你以為我們會為了區區二十美分的代價,在這裡浪費寶貴時間?不成!我們不幹了!」。

從此以後,這些年輕人再也沒回到這裡;社區恢復了平靜,老人和鄰居們也都過上安靜的日子。

   

結語

老人巧妙地運用『這些年輕人願意接受』的方式,來扭轉心態;完全不用一般人通常會採用的報警或強制手段;就能改變這些叛逆年輕人的行為,最後也達成自己的期待與目的。這就是『兩行』。

所謂『兩行』,首先在於『放下自我知見』,這樣才『能消除對立』的藩籬,才可以順應萬物自己『本來特性』去作為。

懂得兩行真諦,就能相通萬物,做到『通達』就得『至德』,這是世上最珍貴的『智慧』。

 

 

伴霞樓主 

於 新北市 新店碧潭 2015/11/2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orycanada&aid=3684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