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0 21:41:23瀏覽1590|回應9|推薦72 | |
座落於Nolita區的Saint Patrick's Old Cathedral,我將它譯成 "舊的聖派屈克大教堂",亦稱Old St. Patrick's, 地址是260-264 Mulberry St.,在Prince街及East Houston街之間.是Nolita很重要的地標建築及歷史古蹟. 今天我們到紐約時很少人不去參觀Midtown的聖派屈克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int Patrick,其實在它之前,有一座舊的聖派屈克主教座堂,離Little Italy 及China Town很近,值得去看看. 十八世紀時,美國的紐約只是一個小鄉村,居民多信基督教,天主教徒很少.信奉天主教的移民以愛爾蘭人,德國人及法國人為主.當時舉行天主教的彌撒還不合法,所以也沒有公開的教會活動.美國最早的天主教主教區(Diocese)成立於巴爾地摩.1808年紐約的天主教徒人數已夠成立一個主教區,羅馬指派了一位主教.按天主教會的制度,每一位主教有他自己的Cathedral,主教座堂. Cathedral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座椅",它的涵義是:主教座椅的所在地("the location of bishop's chair"),所以Cathedral就是主教管理的"主教座堂". 紐約主教區有了主教,就需要蓋一座Cathedral,也是紐約的第一座天主教的"主教座堂".教區於1809年6月7日舉行破土奠基儀式,1815年完工啟用. 隨後的六十多年期間,紐約的天主教移民因為愛爾蘭及義大利移民繼續不斷大量地抵達,主教決定在當時的市中心興建更大的主教座堂.1879年紐約East 51街,著名的聖派屈克主教教堂完工後,取代Nolita區的主教座堂而成為紐約主教區的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int Patrick),所以,Nolita區的這個主教教堂,就被改稱為<舊的聖派屈克主教座堂>. 當年興建這座教堂時,這地區算是紐約的郊外,有富裕人家的別墅,有農地及農舍,也有墓園.建築師是Joseph-Francois Mangin,他曾參與設計紐約市政廳.他設計的是簡約的<新哥德式>(Gothic revival style)教堂.教堂於1815年5月14日舉行落成彌撒.第一任的主教是愛爾蘭籍的John Connally.教堂的面績長120英呎,寬80英呎,尖塔部份高85英呎,在當時是非常高大宏偉的建築.教堂內有一台1852年由Henry Erben製造的Erben 3-41型管風琴,至今仍在使用.這型號的管風琴在紐約所存不到十二台,非常的珍貴. 現今在Mulberry街上的主要大門 (上圖)泛綠色銅牌記錄1836年<古愛爾蘭人會>成立,專門保護天主教徒. (下圖)這幅油畫畫的是1861年4月23日,紐約69 Regiment N.Y.S.M.部隊 由教堂前整隊出發,參加南北戰爭 (取自網路) 教堂的牆壁上記錄著1815年到任的第一位主教,愛爾蘭籍的John Connolly (下圖) 星期日早上有中文彌撒,普通話,粵語及福州話並用 教堂兩面牆上有十二幅彩繪玻璃
教堂在Mott街上的那一面 (取自網站) 今天Mott街上的入口 這教堂非常罕見的,有很高的紅磚圍牆.原因是1836年之後紐約有非天主教徒(Non-Catholic)的反天主教暴亂.教會為了保護居住於此區的天主教移民,築起了高聳堅固的圍牆,成為教徒被暴民攻擊時的避難所. 1866年教堂因火災嚴重燒毀,之後由建築師Herny Engelbert重新修復,於1868年再度開始使用. 教堂的院子是古老的墓園,有石棺及石墓碑;教堂的地下有地窖公墓(Catacombs).只是目前在整修中不開放參觀,預計2015年竣工.為配合即將來臨的建堂兩百週年慶,該教堂於2009年開始募款及整修的計劃,預期2015年完工,屆時將會重新開放參觀. 1879年至今,這座教堂成為parish church:堂區教堂,繼續為該堂區的天主教徒服務. 2010年3月17日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頒給此教堂新的名稱:The Basilica of Saint Patrick Old Cathedral:舊的聖派屈克主教座堂大教堂. 這個天主堂的服務對象早期是愛爾蘭裔,法國裔,德國裔,義大利裔移民.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華人也來到這一區,之後義大利裔及愛爾蘭裔逐漸遷離.現在它的教友是極少數的老義僑,多明尼加的西語裔,唐人街說粵語的老華僑及說福州話的中國新移民.教堂的彌撒有英語,西班牙語及華語.有一位華裔施神父駐堂.教堂為華人設有"聖博德華人牧靈中心". 1966年紐約市審定的地標建築,在Nolita區內的有:1) 舊聖派屈克大教堂; 2) Mulberry街 256號的第14工業職業學校大樓; 3) 後面Mott街上的Saint Michael Chapel聖彌額爾小教堂. 別看Nolita這麼小小的範圍,其實珍藏著很多重要的歷史古蹟.幾年前女兒就提醒我們,這舊的聖派屈克教堂很值得參觀,確實如此. 教堂外聳立的紅磚高牆 Mott街上的S.Michael教堂,現在是俄國天主教的教堂,這教堂由William Rodrique及James Renwick,Jr.兩位建築師設計. James Renwick,Jr.1843贏得紐約基督教聖公會Grace Church的設計獎.1846年又贏得首府華盛頓特區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uilding設計獎. James Renwick,Jr.建築師另一著名建築,就是後來新建的<聖派屈克主教座堂>.
(下圖)Mullberry街256號,教堂正對面,這樓原是訓練兒童及成人的職業學校.
這棟樓的建築師是美國著名的<景觀及建築之父>Calvert Vaux建築師,他的著名作品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今天這棟樓已改為公寓住宅
就這麼一座教堂就能發掘很豐富的愛爾蘭,法國,義大利...等移民登陸美國的歷史軌跡.每塊磚瓦,每個墓碑,都訴說著一個故事.
舊的聖派屈克大教堂位於Mott街上的大門入口處,埋葬著第三任的主教,法國籍的Bishop John Dubois,他是在法國大革命時逃到美國的,當時以一個非愛爾蘭人的身份當愛爾蘭教徒的主教,對他是極大的挑戰.他臨終前交代,將他葬在教堂入口處,後代的人就踩著他的墓碑進到教堂裡,他慨嘆:"愛爾蘭人在我活著的時候踐踏在我身上,讓他們在我死後繼續這樣做." 這話真是耐人尋味... 雖然,不同族群之間的微妙關係兩百年前也存在,但這位法國主教還真是性格!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