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8 13:06:28瀏覽437|回應0|推薦0 | |
劉屏專欄-虐兵案結果 台美大不同
洪仲丘疑似在軍中遭到凌虐至死,美軍不久前也發生類似案例,而且是華裔,引發種族歧視之虞。但結果只是少尉排長被迫退役。如今國軍卻是處分及於上將,而且部長被迫退休。 陸軍下士洪仲丘在退伍前夕因為關禁閉而死亡一事,再次讓台灣充斥著最廉價與最不負責的評論:無限上綱─白話文是「愛怎麼扯,就怎麼扯」。同時也讓台灣呈現了最冷血與最陰暗的批判:落井下石─白話文是「打落水狗」。 洪仲丘是大學畢業生,美國死亡的華裔陸軍大兵陳宇暉(Danny Chen)也是知識分子從軍。陳宇暉放棄了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投筆從戎,卻從受訓起即遭到凌虐,最後在阿富汗戰地走上絕路。這件悲劇有8人受到懲處,包括 1位軍官及7位士官兵。其中少尉排長被迫退伍,不必服刑;其餘7人,最重的1人判刑6個月,2人判3個月,最輕的扣薪20天。與台灣相比,美國株連不如台灣之廣,被拖下水的不如台灣之眾,層級更不如台灣之高。台灣居然部長都陪葬了,真是好一個台灣經驗。 在台灣,經由民代與名嘴的通力通月合作,一方面把嫌疑人范佐憲(右上圖,本報資料照片)描繪成十惡不赦的冷血屠夫,彷彿國人皆曰可殺;一方面也把范佐憲描繪成才高八斗、月入新台幣200萬元的「經營之神」,彷彿王永慶後繼有人。 筆者不認識范佐憲;自認對洪仲丘及其家人的同情也不在任何人之下。筆者當過兵(因為任務需要等因素,還比大多數人多當了幾天),深知軍中的管教等問題。追求真相,並且還各人應有的公道,海內外應是同心同理。但是一個月來的全民公審,在為洪仲丘討公道、為軍人爭人權的同時,不禁要問,范佐憲是不是也應有其公道、有其人權? 民代放話,名嘴爆料,談話節目的主持人高八度的頻頻催問,人人趕搭「批范列車」。反正范佐憲和其家人此刻只能任人宰割,還能告你們誹謗、妨害名譽? 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下過鄉的大陸人士說,這不就是文革嗎? 戴著墨鏡的某先生(不只一位)痛陳自己的不幸,只差沒有用上中國大陸在批鬥時的格式用語「苦大仇深」、「受盡壓迫」。背對著鏡頭的某小姐(也不只一人)哭訴她認識的某人如何遭到凌虐,只差沒有把范佐憲扣上另外的格式用語「牛鬼蛇神」、「人民公敵」。一個月來,這種指控不知凡幾,似乎只要把矛頭指向范佐憲,就是向罪惡宣戰。 在一片喊打聲中,激情與理盲勢所必然。難道置「無罪推定」的法治基本精神於不顧,就是同情洪仲丘、關心洪家人? 范佐憲究竟是怎樣的人,是開賓士、玩重機車、經營簽賭網站、經營色情護膚店,同時也是「生前契約」公司經紀人,並且是「全旅人人皆知的地下皇帝」?還是如他的母親泣訴「是很乖的孩子…我用性命擔保…請大家相信兒子的清白」?絕大多數人並不清楚,也是社會亟欲知道的真相。然而在法庭審理尚未開始之際,「大魔頭」、「鬼眼」等稱號已經牢牢的扣在他的頭上。 范母問道「如果我兒子真的沒事,他出來要怎麼做人?」每一個理性的人也會問另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處在范佐憲的地位…」。 一個多月前,中國大陸一位61歲的男子劉伯勤在媒體上刊登廣告,向文革時遭到他批鬥、抄家和騷擾的眾多師生、鄰里道歉。廣告中有這麼句話:「沉痛反思,雖有『文革』大環境裹挾之因,個人作惡之責亦不可泯」。
熱門話題-使部長下台的廖文中楊念祖為何辭職?我認為毫無必要。不是說要文人作部長嗎?那楊剛做,竟為一毫不重要,也沒涉及傷害利益誠信的老文章辭職,實屬不妥不智。 這文據報說是前情報局的上校廖文中寫的,掛楊念祖名,果如此,那這廖文中有如聖經中的參孫,生死都有大影響。他生前使一位局長入獄,身後又使一位部長下台。 當然,還是廖文中生前那件事─江南案,影響中華民國歷史巨大。 我與廖熟,因為他妻在新聞局編譯室工作,後早逝,廖當時常來局。後江南案發生,他就向我說,當初局裡派人去舊金山聯繫江南,策動大陸北方航空局副局長崔陣投奔我方或為我工作,就是他與一位盧上校兩人去的。後來他們在旅館泛美大樓底喝咖啡叫江來會,卻看到有人對他們照相,他們怕事跡敗露,就馬上撤回台灣。這件事就成了「制裁」江南的主要罪狀,說他出賣我情報人員。 事後,我問廖:「你認為江南有出賣你嗎?」廖不語。 事實是,江南只是應其老長官夏曉華(夏鑄九之父)之請,寫些他在舊金山的情資見聞,給夏轉情報局,這就是所謂的八封情報信,其實根本只是一般的資訊,算不上什麼機密情報。其中有次就提及他見了崔陣,此人對中共有批評及大陸人心背向等。但情報局就熱昏了頭,也不與江南商量,就直接派廖員等去策反崔陣,八字還沒一撇,江南搞得一頭霧水。而廖等又自己緊張,看到餐廳有人照相就生死大逃亡。 問題是,他們回局後打的報告中就說,是江南出賣他們,向匪說出他們行蹤,敗事。 情報局長本來對江南就不喜,這事火上加油,就在報告上批了這種叛徒要如何如何的話。然後加上江南又要寫《吳國禎傳》,就開始布置殺江立威的事。 這事避開了原來與夏曉華聯繫及廖文中的系統,以免這系統親江,反對殺人。後來情報局的人都怪廖文中太浮誇緊張,把個路邊照相的事搞得是情報生死鬥,實在是可笑。情報局高層就說,廖等的盡職是無疑,但這事很不對,我們這種「策反」是在美國做,有誰會出賣?就算真是,美國又能如何? 後來美國派人來調查江南案,政府高層還特別交代這份報告及批示不要給美國人看到,以免坐實了這是我方的「政府行為」,那推是「個人行為」就不好圓場了。 廖文中後談到此事,也不好說他錯了,只是苦笑,後他就去世(註:自然死亡,不是他為)。
我有話說-讓軍事法院回歸到司法院連日來,洪仲丘案已被討論過不下上百次,連帶軍中封閉體系與軍事審判制度也被檢討,加上前天25萬民眾上凱道聲援要真相,可是家屬對於真相的卑微要求,卻仍遲遲無法得到!不只洪家,民眾對於軍方的說法,甚至連軍事司法制度都存有高度的不信任,因為過去軍中傳出太多官官相護及包庇的事件,例如:江國慶案、尹清楓案等等,都無法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接受。 軍事審判制度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討與改革,但此次立法院臨時會提出「軍事審判法」的修正,過於粗糙與倉卒,過分著重在平時與戰時之差別,無法徹底改革,切中核心,更別說贏回民眾的信賴。所以,結構性的缺失要如何來改正?尤其要軍人追訴軍人,甚至於下級辦上級,國防部球員兼裁判的問題,有沒有辦法來解決?這是我們要思考的方向,不然,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軍事審判制度弊病都一樣會存在。 軍事審判要改革,必須要確保其審判權與發動權,須符合獨立、公正之正當機關與程序,才不致違背憲法第80條等有關司法權與行政權分立的憲政原理。根據大法官會議解釋第436號與704號解釋文及蘇永欽大法官和陳新民大法官之不同意見書來看,軍事審判官並非憲法上的法官,不符合法治國家司法獨立及法官身分的保障,加上軍事審判庭之組成,需簽請軍事長官核定,使國防行政權之黑手可以伸入司法權,違反軍事審判獨立之憲政原理。 重新建立公正、獨立的軍事審判制度,必須打破目前的迷思,讓軍事法院回歸到司法院體系,成立軍事法院或是法院成立軍事法庭,並讓軍事檢察署改隸法務部之下,如此才可以保障軍人之國民訴訟權,並趁政府組織改造之際,讓目前隸屬於國防部法律事務司下之3檢3庭共345名專業軍檢與軍法官,透過特考的方式,轉任文職法官,並訂有落日條款,給予一定期限之過度期間保障,讓軍法官符合憲法上法官地位,從而能獨立、公正地審判。
社論-國人應正視「六日部長」的悲劇因為一篇被指涉抄襲的文章,上任國防部長僅6天的楊念祖,黯然請辭下台,成為史上最短命的閣員。獲悉此事的原文作者、華府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IASC)資深研究員費學禮,直指楊念祖「為這種事請辭真的很傻」,他甚且下了一個「雙重悲劇」的結論。 身為三軍統帥的馬英九總統,究竟如何看待此事?連百日維新都談不上的「六日部長」現象,何以既是楊念祖個人從政生涯、也是台灣民主發展的悲劇呢? 楊念祖是馬政府任內首位文人出身的國防部長,不同於過去的陳履安、孫震、蔡明憲等歷任文人部長,與軍方頗有淵源的楊念祖,是在軍中爆發洪仲丘案與25萬白衫軍走上街頭的時空環境下臨危受命,莫說洪家與眾多軍中冤案家屬有所企盼,整個社會對此人事也有深切期待。 然而,楊念祖卻在《軍事審判法》完成三讀修法的第一時間,倉皇去職,不但使得一場解嚴後的重大體制變革出現走調隱憂,也再度暴露軍中權力爭鬥的惡質文化。固然,一篇非學術性質的文章涉及抄襲的確是醜聞,剽竊行為也勢必引來外界抨擊,但假使原文作者都發聲為其辭官感到震驚與不值,甚或如楊念祖所言屬實,該文確為友人代筆,則其在去留之間的利弊評估,毋寧還有諸多權衡討論的空間。 真正該問的是,為何會選在此一敏感時刻爆料?而楊念祖又何以必須做出請辭的抉擇,棄迫在眉睫的軍中改革於不顧?須知,楊念祖撰寫此文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源自6年前出版由其主編的軍事著作,指控者聲稱是其研究比對的結果,但若無高人指點,如何從眾多著作相中專書,且一擊中的?何況6年來,這篇文章無人聞問,楊念祖也當了近4年的國防部軍政副部長,卻在他扶正還未滿1周之際引爆抄襲爭議,時機巧合到令人費解。 再者,民進黨立委對馬政府的質詢向來不假辭色,為何單單就此事「點到為止」,大發慈悲不再追究,透露此事的目的果真是善意「提醒」,抑或者與預定刊出的媒體一搭一唱,還是另有隱情?退一步而言,天下文章大家抄,倘若楊念祖在立委「提醒」後主動清查,從而坦承這篇6年前友人捉刀之文,且公開致歉,他是否即可避過在野黨炮轟?甚至因「坦白從寬」取得諒解,繼續在現職上戮力推動改革呢? 事實上,在野黨未必會放過追擊楊念祖涉嫌抄襲的機會,而楊念祖在總統府向馬總統、江揆報告後,也必然就此事影響進行了整體的風險評估。但最終還是沒有改變准辭的決定,這或許是馬政府危機處理的一貫模式,卻已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讓外界再度見證了一次荒腔走板的人事決策,顯示主事者對文人領軍的國防改革工程,根本欠缺全盤規畫、漫無章法,演變成一場令全民錯愕、失望的亂局。 探究此亂局,馬英九顯然必須負起最大責任。因為國防隸屬總統職權,而楊念祖是他延攬入閣,設若軍中為洪仲丘案引爆權鬥,國防部全力打壓陸軍司令部,他不僅壓不住陣腳,還放任各方山頭勢力爭逐;當初拔擢楊念祖時,又無識人之明,未詳察其著作曾涉嫌抄襲的學術瑕疵,導致日後淪為軍中鬥爭的把柄;再加上軍審制度終結引來的社會震盪,馬政府的應對也顯得束手無策。凡此種種都成了馬英九「治軍無能」的表徵,為其原本就低落不堪的治國政績再添一筆。 楊念祖去職,為曇花一現的「六日部長」畫下休止符,空軍出身的嚴明升任國防部長,海軍背景的高廣圻接任參謀總長,軍中生態重新洗牌,自家人內鬥的陸軍成了最大輸家。文人領軍的政治實驗才剛登陸,隨即就在灘頭上陣亡,對馬英九而言,與軍方「妥協」也許是無可選擇,「穩定軍心」更是當務之急,只是他卻付出了改革大挫敗的代價。 美國學者評論楊念祖的請辭是「雙重悲劇」,從這個角度看,馬英九改革無方、治國無能,因洪仲丘案點燃人民對國家、軍隊信任價值崩盤的嚴重危機,至今仍無化解之道,由他當家主政,何嘗不也是一個令人欲哭無淚的悲劇啊! 洪家給馬總統的震撼治療馬英九總統去弔唁洪仲丘,受到洪家親友無情冒犯。這或許是馬總統一生中所未曾經歷的難堪。馬總統對此的難過寫在臉上,部分國人也覺得不捨。但是,馬總統不妨查看一下「一鳴驚人」的典故,然後把自己當作齊威王,把給他嗆聲的民眾當作是另類淳于髡,從此警醒,發揮他原本優質的能力,治理好國家。 絕大多數國人大概都相信馬總統是個「好人」。但他治理國家到現在已經證明沒有效能。今天國事蜩螗,原因經緯萬端,並非馬總統一人的錯。但他空有優秀天資,治國卻不見成效,原因在他深藏心中一種姑且稱為「老么情結」的東西模糊了他對周遭世界的看法所致。 所謂「老么情結」,中國人也許會稱為「賈寶玉情結」,西方人也許會稱為「彼得潘情結」,是一種永遠不願意長大,但極力保持個人的純潔、善良的性格,並認為這樣就可以驅使「父母、兄姊」因疼愛而自動達成他的願望,自己不必出力,更不需要沾鍋去處理一些棘手乃至於必須運用權力而有點「骯髒」的事。 這幾年來,馬總統這樣的「老么情結」的例證不知凡幾:他對國民黨採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對替他助選的黨內大老不假辭色。固然,「敬老」有人認為封建,但不去追求「人和」,如何達成「政通」?他要求政府各部門做的事或宣示的理念經常沒有下文,他也不以為意。例如,他一上台就要求追查前朝「買官」的事,相關部門給他一份「一個人都沒有」的報告,他也就接受了。作為三軍統帥,演習時飛彈在他面前掉到海裡,他還是滿臉和藹的笑容,將軍們也沒受到任何懲處。重大政策沒有溝通,只希望國人相信他是「好人」,所以就要相信他一定「做好事」。幕僚沒有讓他記住見面人的姓名與資料,以致於讓他頻頻受窘,幕僚卻仍然好官我自為之。至於夫人承認他不會體貼別人,更是「老么」無可掩飾的標記。 國人基於忠厚之道,有太多人都太呵護馬總統,以致於他總是可以輕易「回到母親的子宮」獲取溫暖;馬總統也一直以為保持個人的純潔善良就可以以「道德」號召群倫。但是,政治人物的終極道德,就是把國家治理好;十惡不赦的綠林大盜,一旦悔改就可以成為英雄,但一直長不大的彼得潘或一直以「小鹿班比」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賈寶玉,則絕不可能當英雄。 今天,經歷過洪仲丘事件民眾給他的羞辱,希望總統能體認這正是他所需要的震撼治療,從此脫胎換骨,成為「一鳴驚人」的齊威王。(作者為二二八受難者陳秀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