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天白日滿地紅 美國華府飄揚 侯孝賢電影人風骨震懾陸導 聶隱娘的國籍 外族裔學生滿天下 葉問傳人在美獲獎
2015/05/26 19:49:13瀏覽345|回應0|推薦0

 

 

青天白日滿地紅 美國華府飄揚

2015-05-27 03:07:14 聯合報 中央社

 http://udn.com/news/story/6656/927802

 

 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遊行隊伍中飄揚。 中央社

 美國首都華盛頓廿五日舉行國殤紀念日遊行,主辦單位特別以「R.O.C, Taiwan(中華民國,台灣)」介紹二戰期間美國的同盟國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也在遊行隊伍中飄揚,高齡九十五歲的空軍前副總司令陳鴻銓站在中華民國國徽前、接受大家致敬。

 

 

高齡九十五歲的空軍前副總司令陳鴻銓站在中華民國國徽前、接受大家致敬。 中央社

 

 

塗翔文/一日欣喜的背後 十年來還是只有侯孝賢

2015-05-26 01:16:37 聯合報 塗翔文(影評人)

   

http://udn.com/news/story/8142/925565

美聯社

                               

最佳導演獎,已經很不容易了。

距離上回台灣片得獎,已是十四年前杜篤之憑「你那邊幾點」與「千禧曼波」所獲的高等技術大獎。從一九九三年侯孝賢「戲夢人生」首度在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入圍、得獎迄今,期間歷經新電影的盛衰、最艱困的世紀末,到新世代的躍進,台灣電影幾番起落。

但坎城確實是最高規格的競技場,二十餘年來,始終只有侯孝賢、蔡明亮、楊德昌擠得進去;更不用說要在全世界佼佼者中爭雄稱霸,絕非易事。侯孝賢在美學上的成就,是早已寫入各國電影教科書的等級,不在於這座獎的留名與否。看看他這一次接受訪問時的淡定,談起競賽本質、創作真諦的泰然一致,以及批評媒體無中生有的那股率真,其實我們最該感動的,是侯導的始終如一。

十多年前在一場與電影無關的記者會上,他與我私下聊起武俠片,侯導便難得地話匣子大開,侃侃而談他的武林世界和「聶隱娘」,眼中閃爍著耀眼光芒。這個題材確實在他心中醞釀多年,沒有超凡的堅持與毅力,怎會有今天大家高喊「台灣之光」的這部作品完成。

面對任何藝術形式,「獎」不是真理,但有時卻又像陣及時雨。看看影帝得主文森林登,孜孜矻矻演了二十多年的戲,從不是偶像派,數度入圍自家法國凱撒獎也都鎩羽而歸,坎城遲來的肯定,感動完全寫在他臉上。同時間,年輕的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倪米也以處女作獲評審團大獎,何其幸運,但或許這座獎就從此指引了一名電影新銳,讓他繼續朝向創作之路踽踽獨行。

國際影展是電影美學的殿堂,它最重要的不是星光大道,也不是烏龍花邊,最後永遠都該歸諸於電影本身。我們常常太愛抓緊著眼前一時的煙花燦爛,卻習慣忘記剝開內裡的本質所在。侯導的卓然有成,從來不等於台灣電影的全貌,可能更殘酷地反映出台灣電影放在國際平台上的尷尬處境。坎城近十年來除了侯孝賢、蔡明亮,勉強只有鍾孟宏「停車」,曾闖進「一種注目」,時光悠悠,十年後的台灣影壇卻還是僅有侯孝賢頭角崢嶸。我們是否該想一想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聶隱娘」應被掀起的話題與討論,絕非一日榮光,更不該只是純然的欣喜而已。

 

 

 

2015坎城幕後-侯孝賢電影人風骨震懾陸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7000744-260112

侯孝賢憑藉著《聶隱娘》,拿下繼2000年楊德昌後第2座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儘管影片遠在遙遠的蔚藍海岸,國內見識過的人寥寥可數,但不得不把侯孝賢其人、與台灣電影其事,畫上等號。

與侯導長年合作的夥伴小野,26日在網路發表文章:「楊德昌已經離世8年,侯孝賢就在這8年中完成了《聶隱娘》。」小野一面憶起「新浪潮」當年的洶湧,一面點出了侯孝賢讓人難忘的人格特質,「他慷慨、助人、無私的性格也成就整個運動(新浪潮)。」

小野昨笑說:「許多大陸導演跟我說,他們很羨慕台灣電影環境。」大陸許多著名導演成功後,往往「脫離人群」搞創作,或向金權靠攏;但大陸導演來到台灣,看到永遠背布包、搭捷運,一心想成立「電影學校」的侯孝賢,總被這種「電影人的姿態」震懾。

放下身段助新人

對小野而言,侯孝賢的「利他」,是他成為新浪潮領袖最重要原因,「他願意放下身段協助兩位年輕導演(萬仁、曾壯祥),才能完成三段式電影《兒子的大玩偶》;他要賣掉房子投資楊德昌,才能有《青梅竹馬》。」侯因《悲情城市》得到的獎金,更全提供給杜篤之、李屏賓買器材,成就兩位大師。

堅信藝術片再起

吳念真過去受訪時也提到:「與其說侯孝賢是個導演,不如說他是一個會把自己當老大的人。」身上只有200元,一樣全送給沒錢的人。小野則認為,時下電影人應找回80年代無私精神;小野也堅信,在鈕承澤、魏德聖等人鞏固了台灣電影產業後,藝術片會重新茁壯,「先有產業,才有大師。」

導演侯季然日前也在臉書回憶與侯孝賢的互動,侯孝賢對後輩電影的認真斟酌、不吝指導,令人感動,侯季然說:「侯導永遠讓我看到做人處世的純真熱情,以及面對創作時絲毫不妥協的嚴竣。」正如同小野所言,侯孝賢對台灣電影及世界影壇的影響力,又再增加,「侯孝賢本身就是電影的一部分。」

 

 

侯導:不能想「拍片要得獎」

2015-05-26 01:16:36 聯合報 記者蘇詠智、周美惠/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142/925574

侯孝賢以「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路透

                               

甫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的侯孝賢,昨天在獎後記者會上坦言,做一個導演千萬不能想著拍片要得獎,透露在揭曉前已經很開心,因為法國「解放報」寫著若「聶隱娘」未得金棕櫚獎會拿火把、丟石頭,他認為評審願給最佳導演獎已經算是有能力看清楚整部片,而「解放報」果真對「聶隱娘」只拿到最佳導演非常不滿意。

事實上,對於坎城影展得獎結果不滿意的不只法國媒體,「好萊塢報導」也用標題強調評審團主席柯恩兄弟主導出一份詭異的名單,結論更諷刺地寫道:「法國人很崇拜柯恩兄弟,顯然這種好感是彼此互相共有的。」試圖為今年地主國法國勇奪最佳影片、男主角與雙黃蛋女主角之一的超強佳績找原因。上一回法國在坎城影展表現如此威猛,已要追溯一九五九年。

華人媒體不解「聶隱娘」得到影評與報章的一致高分僅在最佳導演止步,頒獎後評審喬伊柯恩大讚侯孝賢極出色、片子執導精彩,因此全面獎勵其美學展現,評審「環太平洋」導演吉勒莫戴托羅亦盛讚「聶隱娘」有詩意精準的電影語言。對於得獎結果不見得符合影評看法,柯恩兄弟強調坎城影展不是影評人選佳片,而是藝術家看電影的眼光來決定得獎名單。

「聶隱娘」在坎城放映前後都有國籍風波,大陸媒體提問也有意無意帶到這個方向,侯孝賢巧妙回答:「文化到了深層的時候,全世界都差不多,都是關於人的存在及人生活的種種。」他強調得獎不是問題,而是創作者做了什麼,有做了什麼、拍了什麼,就不會在乎得獎的問題,態度一如頒獎前淡定。

侯孝賢坎城獲獎,台灣眾星先後在社群網站上祝賀,鈕承澤寫道:「最想看的電影,沒有之一。恭喜老爸!!!」參演「聶隱娘」的阮經天在微博發文祝賀:「恭喜侯導,恭喜聶隱娘的所有人。」舒淇緋聞男友馮德倫也在微博寫著:「恭喜侯導!恭喜 『聶隱娘』!!!」

文化部宣布依規定頒發獎金五百五十萬元給「聶隱娘」,在台上映檔期則為配合與大陸同步推出,尚未確定。

 

 

 

侯導將出席「聶隱娘」比利時首映 外媒瘋搶專訪

2015-05-26 01:16:34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五日電

 

http://udn.com/news/story/8142/925585

比利時布魯塞爾閱讀率極高的AGENDA雜誌,介紹侯孝賢將出席大師講座等訊息。 美聯社

 

比利時布魯塞爾閱讀率極高的AGENDA雜誌,介紹侯孝賢將出席大師講座等訊息。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攝影

侯孝賢導演勇奪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大獎後,本周將到比利時出席台灣電影展並舉辦大師獎座,讓比利時媒體充滿期待,還有雜誌早刊出侯孝賢將帶新片「聶隱娘」到比利時放映的好消息。

侯孝賢此次帶著「聶隱娘」參加坎城影展競賽片,在坎城電影首映會後,包括英、法、比等歐洲主流媒體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比利時許多媒體早已引頸企盼侯孝賢的到來,不但有雜誌已專刊報導侯孝賢最新作品和大師講座的消息;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接獲想專訪侯孝賢的媒體家數,更是多到早在前兩周就宣告名額已滿。

 

 

 

舒淇驚豔坎城 法國人也為她著迷

2015-05-26 01:16:39 聯合報 記者蘇詠智/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142/925563-舒淇驚豔坎城-法國人也為她著迷

舒淇走出「聶隱娘」,在坎城影展頒獎典禮紅毯上亮麗現身。 美聯社

                               

今年坎城影展最威風的俠女「聶隱娘」舒淇,除了爭取獎項的壓力外,意外爆發的「國籍風波」也考驗她的應變與EQ,儘管如此,她仍在每次影展公開活動都展現迷人丰采,連頒獎典禮上加入現場群星為嘉賓約翰C.雷利唱生日快樂歌,都得到一個特寫鏡頭,法國人多為她著迷,不言可喻。

舒淇堪稱兩岸三地都有高知名度與人氣的當紅女星,除與侯孝賢聯手,三度進軍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外,自己也曾受邀擔任評審,加上拍過盧貝松監製的「玩命快遞」,算得上法國人熟悉的東方面孔,並不會像近年接二連三冒出的大陸「毯星」一樣被誤認。

她在「聶隱娘」中扮演武功高強、眼神帶殺氣,卻內心仍有一念之仁的女殺手,光練功就吃足苦頭,自我解嘲所有女人每天噴的都是香水,只有她每天噴藥水,就算被磨得這麼慘,還是堅持到最後,為個人演藝生涯,塑造了新的經典形象。

片長一○四分鐘的「聶隱娘」,舒淇對白不到十句,表情也被要求收到最小,女殺手的黑衣造型亦難釋放美豔,不過換下唐代服裝,回復現代面貌,舒淇立刻成為紅毯焦點,謀殺底片的程度,並不比歐美紅星遜色。

雖然「聶隱娘」最後由導演侯孝賢獨獲大獎肯定,舒淇的俠女魅力,征服觀眾與評論,亦無庸置疑。

舒淇內斂「聶隱娘」。 光點影業提供

 

 

 

 

聯合/聶隱娘的國籍

2015-05-26 01:42:4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25543  

侯孝賢以《聶隱娘》一片無愧地拿到了坎城最佳導演。於是,先前痛批主辦單位誤植侯導及舒淇國籍的媒體,立即轉怒為喜,大肆誇讚侯孝賢是「台灣之光」。

台灣的國籍焦慮症,已到了一種神經質的地步,而老在別人的成就上追逐國家認同的榮耀,似難謂健康現象。侯孝賢為何花上多年時光將唐人的傳奇《聶隱娘》拍成電影,他如何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拍拍停停,仍堅持要雕琢出一部沒有多餘台詞與動作的武俠片,他如何把美艷的舒淇打造成冷酷的刺客;這些,恐怕才是喜歡電影的人更該關心的事。在國際賽事上,一味想著台灣有沒有被「矮化」,作品有沒有「為國爭光」,著實乏味。

兩年前,《聶隱娘》曾傳出因資金不足而停拍的消息,甚至傳出舒淇因此連最後一些鏡頭都沒拍完。這些,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無論如何,都可以想見拍攝過程及後製作的艱難,旁觀者的笑罵根本無足輕重。若這是在政壇,或是什麼BOT案,這部電影大概就見不了天日了。

試想:唐人筆下的女刺客「聶隱娘」,應該標註什麼國籍?

導演侯孝賢生於廣東梅縣、長於台灣,電影由兩岸作家朱天文和鍾阿城等共同編劇,有來自陸、台、韓、加、歐各地的資金,並領有文化部的一千五百萬國片補助款,集合台、中、日三國演員在兩岸取景拍攝;這樣一部電影,真的只有「國籍」或「之光」值得關注嗎?

侯孝賢在坎城說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創作的時候,不能想著觀眾。」他無意取悅市場。《聶隱娘》的動人之處,恐怕不在那些絕美的畫面,而在一名冷酷刺客如何因心生惻隱而無法下手,擺脫了殺人訓令的控制。跳出敵我,回到人性,才是觀戲重點。

 

 

 

外族裔學生滿天下 葉問傳人在美獲獎

2015-05-26 02:56:55 世界日報 記者李雪/紐約報導

郭威賢通過武術教學,向各族裔學生推廣中華文化。 (郭威賢提供)

                               

「將拳理以生活化的語言來講解」,這是43歲的葉問傳人郭威賢在美國跨越文化差異推廣詠春拳術的心得。如今他的外族裔學生遍布全美多州,甚至比華裔更懂中華文化。

郭威賢通過武術教學,向各族裔學生推廣中華文化。 (郭威賢提供)

                               

相比華裔學生,郭威賢表示外族裔學生對實用的功夫更感興趣。但因文化差異的存在,讓外族裔學生理解拳理並非易事。好在郭威賢18歲時就移居美國,對美國文化和思維足夠了解,才能用對方的邏輯予以解釋。他舉例有一名律師學生曾向他表示某一招式似乎沒什麼作用,他便解釋不是每一條法律都能用得上,但卻需要它們構成完整的法律系統。

憑藉其在社區內改善民眾體育活動及社區生活的成就,「總統健身、體育與營養委員會 」(President’s Council on Fitness, Sports &Nutrition)近日向郭威賢頒發了「社區領袖獎」,是獲獎者中唯一的華裔。哈佛大學碩士畢業的他七歲開始習武,拜實用詠春拳創始人溫鑑良為師,是葉問宗師傳人。2007年他毅然放棄了電訊業管理層的工作,決定開辦紐約武術學院推廣武術文化。

「其實老外學生比華裔學生對中國文化更感興趣」。武術容易吸引外族裔學生進一步了解書法、中文、電影等,一些人在上了一段時間的武術課後忽然對郭威賢說起中文,常常嚇他一跳。除此之外,在生活節奏較快的現代社會,這些外族裔學生練功的過程中還慢慢磨練出中華文化裡的謙和、耐心等理念。

而在美出生的華裔年輕人雖然對中國元素非常了解,但常常不知其意,相比會問「抱拳禮是什麼含義」的老美,美籍華裔反而不太了解文化形式背後的意義。不過郭威賢表示,許多第二代年輕移民也許在十多歲時會表現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排斥,但不少人在二十多歲時對自己有了身分認同的定位,也開始想要了解父母的根源文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236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