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別嗨到「人工地震」63分貝「阿妹條款」出爐 台北小巨蛋跳不起來了 大肥貓?文化部演哪齣?不文化的荒謬劇
2015/10/15 11:48:36瀏覽373|回應0|推薦0

 

 

聯合/別嗨到「人工地震」

2015-10-18 02:47: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6171

台北小巨蛋訂出新規定,凡場內歌舞聲音振動超過六十三分貝,遭附近居民抗議,就要開罰。對這項「阿妹條款」,音樂界批評太過嚴苛,妨礙表演者發揮;許多觀眾也覺得,看現場表演就是要「嗨」,不能隨著舞台上的節奏躍動,多麼掃興。

沒錯,表演就是要熱情奔放,看表演就是要嗨翻天,這才過癮。但如果嗨到四鄰不安,居民夜不成眠,甚至嗨出安全問題,那就另當別論。據專家實測,小巨蛋場內分貝達六十三分貝時,附近住戶即感覺不適;若全場上萬觀眾集體跳動,搖晃程度即超過一級地震的作用。嗨到造成「人工地震」,恐怕是觀眾在歡樂的當下無法想像的事。

想想八仙樂園的塵爆事件,在彩粉化為火焰之前,現場氣氛一定也是嗨到不行;但短短幾十秒,那裡就變成了人間煉獄。士林地檢署近日偵結此案,九名被告僅活動主辦者呂忠吉一人遭到起訴,八仙樂園負責人則被輕放過,引起受害者家屬大表不滿。觀眾要「嗨」,主辦者就想方設法提供樂子,安全卻不在他們的考量之中;因此,超過四百度的舞台電腦燈竟是引燃彩粉的禍首,不就是一次拿人命當試紙的娛樂實驗?

小巨蛋訂出規範是有必要的,畢竟去看表演的人是久久才一次,而住在附近的居民卻是經年要忍受噪音和震動的困擾。而且,就算小巨蛋的設計承受得了上萬觀眾嗨翻天的躍動,但如果附近的大樓承受不了一波波的「人工地震」而出事,誰要負責?大小巨蛋都蓋在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帶,安全怎能掉以輕心?

為照顧五百名八仙塵爆受害者,健保已花掉五億元,這些都是全民幫肇事者承擔的代價。所以,安全要顧,別說人生就是要嗨。

 

新聞眼/全台就3首歌 會讓歌迷集體跳動

2015-10-15 02:38:29 聯合報 袁世珮

http://udn.com/news/story/8827/1249771

阿妹四月在小巨蛋開唱,一首「三天三夜」震撼附近住戶,也讓小巨蛋確定制訂防震條款明年實施 。 本報資料照片

 

小巨蛋「阿妹條款」的六十三分貝,真的是high的緊箍咒?

其實,小巨蛋這一年來測量的數據,除了阿妹破七十分貝超標外,也很勁歌熱舞的蔡依林不到五十分貝、連唱四天的韓國天團BigBang也只是近六十分貝。

辦過無數演唱會的陳鎮川說,台灣只有三首歌會造成歌迷「集體整齊的跳動」:阿妹的「三天三夜」和「渴了」、五月天的「離開地球表面」。集體整齊的跳動,正是振動分貝儀會飆高的主因。

「三天三夜」是阿妹演唱會必唱曲,歌迷像被制約了般跟跳,而此曲的拍子好抓,完全可以達到一萬人、兩萬支腳的齊一跳動。五月天的「離開地球表面」的拍子也像催眠指令一樣,帶領「五迷」跳起來。除此之外,真要突破低頻振動分貝的上限,也不是那麼容易。

但「阿妹條款」之所以惹怒業界,在於官方對音樂產業的無形掣肘,業者抱怨,唱片已經不好賣了,演唱會是唯一活路,官方還設了一個天花板,有可能讓演出者為規避罰則,自我設限。

有業者形容,不簽就租不到場地,但這條約簽下去,形同「割地賠款」,所有違規解釋權都在場館這一方,可以斷電、開場燈、疏散觀眾、中止演出,演出單位幾無保障,尤其共振問題是在捷運松山新店線開通後更為嚴重,為什麼責任都轉嫁到演唱會業者身上?

業者的難處是,演唱會圖的就是氣氛要熱、歌迷要投入,實在很難自潑冷水要大家「冷靜、坐下」,阿妹那時應場館要求,無奈地請歌迷「只跳上半身」,但同樣要求,要怎麼轉達給歐美來的大團或天后瑪丹娜呢?甚至有些演唱會就適合站著唱跳,先前魔力紅演唱會時,主辦單位要求觀眾坐下,就引起反彈。

小巨蛋最初的使用目的不只是演唱會,但演唱會的確為小巨蛋帶來巨大的收益,小巨蛋也讓台灣的流行音樂在實體銷量死後,有了新的活水,可如今要求演出者「不要帶著歌迷High」,就像是縛住了演出的可能性,有業者大罵:「乾脆不外借演唱會好了。」

業者的大罵,不能公開說出來,因為小巨蛋幾乎是獨門生意。在大台北地區,萬人以上的室內演出場地,就只有小巨蛋和南港展覽館,後者又以展覽活動為多,就目前小巨蛋檔期眾人搶破頭的情況下,沒有人敢跳出來嗆聲。

規定再怎麼不合理,也只是台灣音樂市場的另一個「坎」,遺憾的是,這「坎」來自官方。

 

63分貝「阿妹條款」出爐 台北小巨蛋跳不起來了

2015-10-15 02:38:27 聯合報 記者袁世珮/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827/1249784

台北小巨蛋確定設置阿妹條款,明年起實施。 記者趙文彬/攝影、本報資料照片(合成圖)

 

未來到台北小巨蛋聽演唱會,確定「跳不起來」了。被稱為「阿妹條款」的小巨蛋防震規範曝光,自二○一六年起,凡場內振動超過六十三分貝且經周邊居民抗議,不規勸即開罰十萬元,若不改善,可連續處罰,最嚴重者將斷電、開燈中斷演出,被音樂界稱為「史上最嚴的規範」,業者私下叫苦連天,要求北市府「給歌手一個安心表演的場地」。

「阿妹條款」肇因於歌手張惠妹今年四月在台北小巨蛋「烏托邦」的演唱會,場內粉絲隨著音樂跳動,引發成為周邊居民天搖地動的噩夢,場館除派人測量外,也多次要求主辦單位請張惠妹呼籲歌迷坐下、不要跳動。據了解,當時震動最大值出現在歌曲「三天三夜」,超過六十三分貝。

在周遭居民抗議後,小巨蛋開始研擬管理辦法,昨實施的新規定曝光,重點包括演出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帶動觀眾集體跳動;如量測值超過六十三分貝,且經鄰近社區住戶反映建築物有共振情形者,機關得不經勸導逕行處罰十萬元,並得按個別曲目連續處罰。

規定也要求廠商於下一場次演出前,提出書面的改善計畫,否則小巨蛋可不供電;演出時若未依改善計畫執行,小巨蛋可終止契約,甚至若對鄰近社區造成立即性危險,小巨蛋得以廣播或斷電等方式停止活動,而衍生的爭議、法律或賠償,都由廠商負責。

對於防震規定,阿妹經紀人陳鎮川表示未來會配合要求,卻也認為「觀眾自發的跳動,演出單位不一定能掌控」,強調「是不是也該想辦法在結構上做些改善,強化結構,小巨蛋的演唱才能更多元。」

今年小巨蛋演唱會超過七十場,帶來產值超過廿億元,業界私下不滿小巨蛋官方片面決定條款實施,沒徵詢業界意見,且條文嚴苛,「業界沒有說不的權利」。

台北小巨蛋營運管理中心主任王鑫瓏表示,原本小巨蛋對於演出的安全維護就有規範,過去只是柔性勸導,今年因問題嚴重,才增修新的罰則,包括振動噪音數值、罰款金額與更明確的中斷演出作法。

王鑫瓏也說,新條款已簽至市府核可,明年檔期適用,明年上半年的演出,是在今年五月已審查通過,但當時已設有需簽副則的但書,「如果廠商不願意,就要無條件解約。」至於年底前的演唱會,王鑫瓏說:「也希望廠商能配合。」

明年首當其衝是首度來台開唱的國際流行樂女皇瑪丹娜,主辦單位還在觀望。而近期受到小巨蛋非強制性但「道德勸說」的是十二月十九日的「兄弟本色」演唱會,因是嘻哈性質,可能游走六十三分貝的「剃刀邊緣」,業者謹慎應對。

 

小巨蛋防震條款 歌迷只能乖乖坐著聽瑪丹娜?

2015-10-15 02:38:29 聯合報 記者袁世珮/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827/1249777-小巨蛋防震條款-歌迷只能乖乖坐著聽瑪丹娜?

張震嶽(右起)、MC HotDog熱狗及頑童MJ116三組藝人組成的「兄弟本色」,12月將站小巨蛋開唱,如今也受到防震條款的影響,正在商討對策。 本報資料照片

 

張惠妹今年4月的演唱會,震撼小巨蛋附近住戶,如今阿妹條款出爐,明年是否再到小巨蛋開唱成變數。 本報資料照片

 

小巨蛋「阿妹條款」即將實施,業界雖然一片嘩然,但鑑於台北目前沒有其他適合的場館,人在屋簷下,雖然有人怒嗆「小巨蛋以後就辦管弦樂和傳銷大會好了」,各家業者檯面上的說法均是:「願意配合。」

業界人士說,首善之都沒有無後顧之憂的演出場地,是流行音樂發展的困境。

台北市能夠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不多,小巨蛋因為交通便利,是近年演唱會首選場地。其他如南港展覽館演出效果不佳,戶外場地得擔心天候;大巨蛋仍在爭議中,南港流行音樂中心還要數年才能完工,幾乎沒有場地可代替小巨蛋。

小巨蛋的防震條款,部分比較靜態演唱的藝人雖不受影響,但多數強調舞曲、熱鬧的藝人、樂團、歐美天王天后等,勢必遊走違規邊緣。

張惠妹的經紀人陳鎮川說:「我們會配合場地要求,呼籲觀眾冷靜。我們不會刻意擾鄰。」卻也認為振動分貝不是來自音響,而是觀眾自發的跳動,業者能掌控。他也提出疑問:「是不是也該強化結構,小巨蛋的演唱才能更多元。」至於歌迷期待張惠妹明年帶「烏托邦」演唱會安可回歸,陳鎮川說:「考慮中,不會因這件事就不回來唱。」

由張震嶽、熱狗、頑童MJ116合作的「兄弟本色」演唱會,是台灣自產嘻哈的小巨蛋處女秀,也被要求簽署新約。熱狗經紀人侯文燕說,以熱鬧型的藝人來說,「兄弟本色」必然會面對這項新規定:「不能不簽,因為小巨蛋有變更條文副約的權利。我們也同意要安全,沒有人故意找麻煩,但嘻哈一定會熱鬧,現場粉絲難掌握,我們的節目不會因此受限,希望彼此能尊重實行上的磨合期。」

瑪丹娜明年2月來台開唱,屆時歌迷可能得乖乖坐著聽。 圖/理想國提供

 

瑪丹娜是明年新法規上路後的第一檔熱鬧大秀,尤其規畫站立的搖滾區,外界認為很逼近六十三分貝上限。主辦單位理想國國際表示,新法規上路,「前面還有眾多場演出,我們先看看大家怎麼處理。」但據官方說法,明年新法強制執行,業者其實沒有說「No」的選項。理想國無奈說:「難道所有歐美藝人,都只能去南港展覽館唱?」

另有多位不便具名的業界人士抱怨,小巨蛋的新規定,等於是把舞曲、搖滾樂和歐美歌手踢出局,而且逼著歌手「安靜唱歌」,用場地限制了演出的方式,怒批「未來小巨蛋乾脆都辦傳銷大會、佈道大會、管弦樂演出、或五十歲以上的演唱算了」,不少人走遍全世界開唱,第一次見到這麼嚴格的規定。且業界也對於未經公聽會、未被諮詢意見就成為權益受損最大方,表示無奈。

小巨蛋營運管理中心主任王鑫瓏表示,新條款是邀請學者專家研議而成,「周邊居民有很多管道表達意見,至於廠商,我們很熟,他們都可以來表示意見。」對於有人建議應考慮強化小巨蛋建築結構,他說的確討論過,但其他解決方案涉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經費太多、工期太久,目前只能請業者多多體諒附近居民。

 

大肥貓?故宮聘41人竟花費高達一億

2015-10-15 15:29:17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50853-大肥貓?故宮聘41人竟花費高達一億

台北故宮博物院。 報系資料照

 

又有肥貓公家機關?故宮2015年的人事費預算,員額增加41人,卻增加了將近一億的經費,讓立委痛批根本就是大肥貓!

根據《三立新聞》報導,故宮105年的人事預算,從104年的4億7000萬元增至5億6000萬,員額只增加41人卻花了近一億的經費,換算一下,一名正式員工的年薪,竟然有140萬。

故宮的人數規模356人,與規模相當、有323人的海巡署相比,人事費竟差了1億8000萬元,讓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痛批,根本就是大肥貓!陳亭妃還說:「只有讓大家覺得它不斷的出國、不斷的考察,然後到中國,我們不知道他們帶了什麼東西回來。」

年薪140萬,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是不太可能的事。有民眾表示,這樣的確是有點誇張、一般的人能拿到這樣的薪水,應該相當少。甚至有人覺得,最後拿走的可能都是高層。


 

洪孟啟:公文送邱于芸 羊入虎口

2015-10-20 15:44:20 聯合晚報 記者程平/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60582

 

邱于芸(右)日前寄存證信函給文化部長洪孟啟(左),引發各界議論。 記者屠惠剛/攝影、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前次長邱于芸指控,10月16日上午在醫院體檢,不斷收到文化部長洪孟啟傳簡訊要求面談,還接到要求請辭的簡訊。洪孟啟今天在立法院院會總質詢表示,邱于芸當天告知在醫院體檢,但送上來的假單卻是去花蓮公差,在壹週刊事件後,邱督導的三個單位,已經不敢上公文,因為擔心公文送給邱,會羊入虎口。

洪孟啟答覆國民黨立委盧秀燕質詢說,當天他多次跟邱于芸表達想要見面,但邱于芸說要看醫師檢查報告,又說醫師要求休養。同時間,人事送來邱的假單,上面寫的是到花蓮公差,說法上有出入。

指邱常常調公文

洪孟啟說,邱于芸常常調閱已經呈過的公文,被邱督導單位的同仁,不知會有什麼事發生,尤其是壹週刊的事件發生後,這三個單位不敢上公文,因為公文送給邱如羊入虎口,如果這樣下去,文化部會崩潰,只好壯士斷腕,讓文化部回到正常。

毛揆相挺 支持洪

洪孟啟表示,當初任用邱于芸,因為非常希望讓文化跟科技結合,面談後,覺得邱不錯,而且在邱任職期間,他捨不得講重話、充分授權,有時還把邱當女兒看,不願傷害。現在事情在政風、司法調查,調查出來若他該負責,會知所進退。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支持洪孟啟的做法及決定。

 

 

冷眼集/文化部官員變演員 肥皂劇難看

2015-10-15 15:23:56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特稿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50766

文化部次長邱于芸(右)坦言自己寄存證信函給文化部長洪孟啟。 記者林澔一/攝影

 

只是一件單純且遭退回的提案,卻演成洩密案,從部長請辭、政院退回辭呈、政風調查被指洩密的次長、次長寄存證信函給部長,演到部長「氣急攻心」在會議上昏倒,步步驚心,實在是齣難看的肥皂劇。

文化部因為前部長龍應台的知名度與行事作風,曾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但首長換成洪孟啟後,新聞相對平淡;這次文化部因負面事件大紅大紫,占盡媒體版面,但多數人對文化部在演哪齣,如同霧裡看花。

政次邱于芸指媒體報導謬誤,說自己是被誣陷,但當時周刊報導已延燒一整天,記者也傳簡訊明示採訪主題,邱于芸自己不肯面對媒體,讓報導獨缺她的說法,這個呈現方式本來就是她的選擇,竟然還揚言告媒體。

文化部的行事作風也很奇怪。這次洩密案的「嫌疑人」,無論是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已活耀的事務官,或者國民黨執政後才上任的政務官,無一不是部長洪孟啟提拔的,從用人、指揮、內控、調查到危機處理,文化部的危機處理一直在提油救火,讓事件越演越烈。

立委協助藝文團體向文化部申請補助,有一定的審查程序,通過審查才會給補助,其他部會也有類似的辦法;但文化部卻可將這件事情搞得沸沸揚揚,把官員變成肥皂劇演員,難道說文化部看不下去台灣戲劇品質,想親自下海演一齣?

 

 

看問題/洪孟啟用人不問藍綠 利益衝突是爆點?

2015-10-01 03:19:10 聯合報 本報記者周美惠

http://udn.com/news/story/8700/1221541

文化部長洪孟啟因補助款惹議請辭,他再三強調的理由之一是「深感對不起自己過去四十年來秉持的中立立場」。

一九四七年出生的洪孟啟,今年元月下旬才從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手中接下部長重擔。他曾長期服務於台灣省政府,深耕文化行政四十年,雖被外界視為是前台灣省長宋楚瑜的老友,但一直以「中立」自居。

洪孟啟用人沒帶藍綠有色眼鏡。如文化部政次邱于芸曾加入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陣營。又如現任文化部主秘李連權曾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歷任經濟部、新聞局等機關,親綠色彩鮮明。

和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個人色彩鮮明、偶爾與立委「擦槍走火」的零星意外相比;「政通人和」是洪孟啟從政最大特色。一位文化部官員形容,不管藍或綠,幾乎沒有立委會為難洪孟啟。當此次他因五人小組討論立委補助款惹議之後,「是否遭到立委反撲?」的懷疑很快就被排除。

秉持「後手哲學」的洪孟啟一向堅持「用人不疑」;此次遭到內部爆料,幾乎讓半夜需要吃「救心」的他,差點嚇壞。文化部高層觀察,此次爭議真正的「爆點」在於4K高畫質歷史連續劇、及華山文創園區BOT解約等利益衝突,若洪孟啟決定接受慰留,如何拆解這幾個未爆彈,才是真是考驗他的智慧了。

 

 

文化部補助立委風波 陳永豐澄清

2015-10-08 15:29:27 聯合晚報 台北訊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36731-文化部補助立委風波-陳永豐澄清

今天中國時報報導「文化部補助執政黨立委疑雲,次長陳永豐認了:我提案的」,文化部次長陳永豐出面表示,這篇報導恐有斷章取義之處。

陳永豐表示,昨天他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曾公開表示,文化部國會聯繫工作的確是由他督導,針對所有立委推薦藝文團體請求文化部補助均經國會小組彙整後,由他擇要在次長會議中報告,再由審議小組審查後決定是否補助。至於所謂專款補助執政黨立委,陳永豐則表示,文化部所有補助資訊公開,且均須經審計單位查核,不可能獨厚特定立委。他也說,從事公職多年,嚴守行政中立,絕對沒有提出此一案由。

 

怪...這便利貼5月就不見了

2015-10-07 15:08:35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34266

誰在洩密?五人小組全搖頭週刊今刊出一張便利貼,寫著「部長已承諾黃昭順委員補助100萬元,淑芳」。立委上午要求當時參與會議的文化部五位首長包括文化部長洪孟啟(中)、次長陳永豐(左起)、次長邱于芸、次長許秋煌、前主秘蕭宗煌一起答詢,五人皆否認洩密。 記者陳易辰/攝影

 

文化部外流的黃色便利貼只有文化部高層五人小組看得到,立委陳亭妃上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員會質詢時,把五人小組請上質詢台,一一詢問誰把便利貼洩出去;文化部長洪孟啟到主秘李連權等五人都說:「不是我」。

王淑芳說明公文流程,今年3月30日高雄出版商業同業公會來函,向文化部申請「發現高雄.閱讀之美」書展補助,她簽了一份公文建議比照一般公協會活動補助60萬元,4月間部長洪孟啟核批。

後來高雄出版公會認為活動總預算需901萬元,希望爭取更多補助,5月間向立委黃昭順反應,黃昭順找文化部國會組開協調會後,考量首次在高雄辦大型書展,考量南北文化公民權平衡,洪孟啟允諾提高補助為100萬元。

王淑芳表示,5月時她重新簽呈補助高雄書展100萬元,並在公文上貼了便利貼,屬「內部報告的補充說明」。王淑芳說,這張便利貼5月公文核批下來時就不見了,會看到便利貼的人只有部長、次長和主秘,但公文是由替代役男呈送,可接觸到公文的還包括替代役、收發人員;對遭到有心人刻意曲解並影印外流,需要政風處調查。

 

聯合/文化部的羅生門

2015-10-01 01:39:2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21525

死有輕如鴻毛,辭官也有輕如鴻毛;文化部長洪孟啟昨天傳出掛冠,即屬此類。

洪孟啟辭職,是因為遭周刊爆料,指文化部去年部分預算遭立院凍結,部內官員因而提案建議透過「補助案」的途徑向執政黨文教立委提供補助,每人二五○萬元,以換取護航。果若真有此事,文化部以公帑賄賂立委是政治醜聞一樁,洪孟啟即使掛冠求去仍不足以贖其聲譽,而應交由監院調查彈劾,同時追究哪些立委拿人手軟,才是事件合理的處置。

然而,根據洪孟啟的說明,此案四月間提出,內部高層開會時即遭否決,根本沒有成案,當然也未向立委發出任何補助。若果真如此,文化部的處理並無任何不當;那麼洪孟啟應該做的,是追查誰將舊案洩漏給了媒體,製造出這則莫須有的新聞。但洪孟啟捨此不為,卻在情勢混沌之際輕言遞出辭呈,一副肇事逃逸的姿態,難道不怕留給社會更多揣測和疑雲?之所以說他辭得輕如鴻毛,原因在此。

老實說,文化部官員居然會想出「補助立委」這種旁門左道,令人不可思議;這不僅是自我作踐,也是在踐踏立委。但令人困惑的是,若洪孟啟所言不虛,部內高層五人的決策會議早就期期以為不可而予以否決,竟還有人拿此事去向媒體兜售,故意混淆社會視聽,豈非其心可誅?那麼,就算洪孟啟要走,也得先把事情查清楚再說。

據稱毛揆已退回洪孟啟辭呈,但文化部這場羅生門仍有多項疑點未清:

一,「補助案」構想是誰所提?是否有上級交辦?

二,此案是否確實擱置,且未曾接觸任何立委

?三,是誰洩密?動機為何?

社會大眾在乎的是事實真相,不是洪孟啟的去留。

 

 

文化部補助案遭否決仍被刻意外流 誰洩的密?

2015-10-01 03:19:06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700/1221538

左:文化部政次邱于芸昨天不接電話,也不回應詢問。
右:文化部另一位政次陳永豐,昨天陪同洪孟啟開記者會。 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高層五人小組內部會議紀要外流,外界好奇究竟是誰爆料?外傳文化部長洪孟啟昨天表示對此震怒「心寒」,他否認有震怒,只是意有所指地說:「我都七十歲的人了,還跟這種小孩子生氣幹什麼?」但他也說「確實有人到行政院告他的狀」。

今年四月,洪孟啟與三位次長及前主秘蕭宗煌開會討論業務單位所詢問是否補助立委一事。五人小組中,政次陳永豐、常次許秋煌年紀都與洪孟啟相仿。蕭宗煌年約五十多歲;最年輕的邱于芸跟洪孟啟的女兒年齡差不多。

據了解,昨天洪孟啟一早召開主管會議,在場主管轉述部長說自己覺得「心寒」;難過多於生氣。同時直指會議資料外流與反對四K高畫質歷史連續劇的是同一人,由於周刊同時爆料四K案,他看到鉅細靡遺的資料後已心知肚明,「這是同一人所為」。

由於洪孟啟記者會上坦承自己「識人不明」,外界盛傳將內部會議紀要外洩的,最有可能的是洪在今年元月就任後,隨同上任的兩位政次陳永豐、邱于芸。

兩位政次昨天表現南轅北轍。出身總統府的陳永豐昨天不但陪同洪孟啟召開記者會,會後還大方接受電訪。而負責督導文創業務、邱于芸昨天原本預定陪洪赴行政院參加直播節目「內閣踹共」,卻臨時缺席。她一整天既不接電話,也不回應媒體以簡訊傳送的問題。邱于芸原為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去年台北市長選戰中,加入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陣營。昨也傳出她是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力薦的人選。

對此張善政回應,他不認識邱于芸,當時文化部在尋找新政次人選時,他是因發現邱很熟悉網路、文化領域,因此把人選提供給洪孟啟參考,洪看了邱的背景資料也很喜歡,並非他特別力薦邱接任此職務。

陳永豐表示,五人小組討論是否補助立委時,因部長認為不可行並「沒有決議」,這既不是方案、也不是政策、更未曾執行,純粹是公文書外流。

他說,由於周刊尚大篇幅爆料四K高畫質歷史連續劇案,內容之詳盡讓部長都感訝異,而這正是邱于芸負責督導的項目。他說,此案可能涉及洩密,文化部不排除由政風單位調查。

 

 

洩密? 邱于芸:媒體太抬舉

2015-10-01 14:51:28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700/1222356

文化部政次邱于芸。 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五人內部會議資料外洩,外傳洩密者可能是文化部政務次長邱于芸,邱于芸今天表示,開會討論過很多東西,有些事會去做,有些不會做,她都忘記討論過這件事,絕無洩密情事,媒體太抬舉,她沒這麼厲害。

邱于芸上午發表聲明表示,她初到文化部,許多業務都還在學習,無洩密情事,針對媒體在沒有任何憑證,就引用文化部次長陳永豐的說法,影射她洩密,顯然有違新聞專業倫理,這樣的作法已經對陳永豐以及她造成傷害。

邱于芸說,她到文化部服務,遭影射是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力薦,有欠莊重也造成長官困擾,對於外界傳聞,她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拿250萬?藍委自清

【記者程平、蔡佩芳/台北報導】

文化部被指以公帑補助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國民黨立委,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午舉行記者會,立委都公開喊冤,國民黨立委孔文吉說,如果有拿250萬元,他的頭給你。

 

文化部洩密案 廉署調查11人

<:article style="font-size: 18px;" class="clear-fix" data-mce-style="font-size: 18px;">

文化部因內部公文外流,進而爆出為讓預算順利過關,規畫補助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國民黨立委每人250萬元疑雲,廉政署昨表示,已立案調查,釐清11名相關人士有無涉及刑事、行政責任。

廉政署副署長楊石金表示,文化部政風處已經在9月30日依據政風人員法定職掌,主動啟動行政調查,首波調查的對象有11人,包括部長洪孟啟,邱于芸、許秋煌、陳永豐等3位次長,前主任祕書蕭宗煌及他們的幕僚,因為這11人都接觸過5人小組的決策資料。

楊石金表示,廉政署將針對5人小組決策會議的內部資料外流情件,究竟有無構成洩密罪要件,以及立委補助款是否涉及圖利不法等弊端,分頭展開調查。

據了解,文化部政風處於調查同時,就將本案通報廉政署,廉政署因本案屬於「重大輿情反映事項」,因此主動簽分「廉立案」調查,目前也已交由廉政署肅貪組負責偵辦。政風業務組將會依據調查報告內容,進行過濾、補充後,再移交肅貪組展開偵辦。

楊石金說,廉政署已要求政風處盡快完成調查,並將調查報告送廉政署政風業務組參考。

由於洩密風波延燒數日,外界揣測不斷,若首波調查的11人嫌疑均排除,將可能再進一步擴及其他人員。文化部表示,此事政風處已介入調查,至於約談哪些人和進度,調查期間不便公開。(中國時報)

文化部演哪齣?次長寄存證信函給部長

2015-10-15 09:49:02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即時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1/1250184

文化部日前發生補助立委的會議紀綠外流,傳出洩密者是文化部次長邱于芸(右),但邱發表聲明指未洩密。她上午更坦言寄存證信函給文化部長洪孟啟。寄存證信函的理由,是要部長不會用影射的方式,說他知道這件事是誰說的。記者林澔一/攝影

 

文化部日前發生補助立委的會議紀綠外流,傳出洩密者是文化部次長邱于芸,但邱發表聲明指未洩密。她上午更坦言寄存證信函給文化部長洪孟啟,因週刊報導當天下午未參加記者會,遭媒體形容是神隱,也有媒體傳簡訊給說「陳次說是妳洩密」,她必須用正式的方式堅持沒有洩密的立場。

邱于芸也說,由於缺席記者會,被指是洩密者,隔天出席其他的場合,有人告訴她:「我不能跟妳說話,妳會洩密」,讓她遭到媒體的質問。寄存證信函的理由,是要部長不會用影射的方式,說他知道這件事是誰說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午審查文化部預算,文化部長洪孟啟今身體不適請假,立委陳碧涵質詢時詢問邱于芸是否發了存證信函,內容寫了什麼,也要她利用質詢的機會說明清楚。

洪孟啟身體不適 缺席立院預算審查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午審查文化部預算,但文化部長洪孟啟請假沒有出席,有媒體詢問部長是否如立委所言,不敢面對立法院,文化部次長陳永豐回應,部長身經百戰,是因為身體的緣故請假,因部長必須裝心臟追蹤器,必須請假。

文化部官員表示,部長日前開會時身體不適,必須住院觀察治療。

另外,上午有媒體詢問陳永豐對於小巨蛋祭出阿妹條款的看法,他指出,這個問題凸顯出國內的流行音樂場館不足,希望大巨蛋、南北流行音樂中心開放後,應能解決場館不足的問題。

他也說,聽音樂時隨著音樂擺動身體是正常反映,但小巨蛋周邊的居民長期與音樂場館相伴,必須要注意居民的權益,環保很重要,尊重地方政府的作法。

 

聯合/不文化的荒謬劇

2015-10-19 01:15: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7786-聯合/不文化的荒謬劇

最近發生在文化部的這樁鬧劇,直逼電視肥皂劇的水準,讓人哭笑不得。奇的是,領銜主演的還是文化部最高長官。

文化部補助款洩密案的羅生門,引發部長洪孟啟與次長邱于芸間的猜忌,邱于芸為了撇清責任,甚至向部長寄出存證信函以自清。

豈料,隨即傳出洪孟啟為此氣到昏倒的插曲,接著他在告假之中簽出邱于芸的免職令,閣揆毛治國也立刻同意換人。毛治國的快刀,斬斷了這堆亂麻嗎?顯然沒有,因為這只解決了官場倫理問題,民眾想知道的真相則仍在雲霧之中。

如果文化部自始未曾通過那個補助案,那項爆料充其量只是一則錯誤報導,文化部妥善澄清即可,何必鬧到洪孟啟請辭的地步;甚至還說成內部「有奸細」,並把嫌疑指向次長。

邱于芸究竟有無洩密或涉及造謠,若仔細調查,其實不難查出真相;但她卻先發制人向部長發出存證信函,可見兩人嫌隙已深,到了無法正面溝通的地步。

次長向部長寄出存證信函,是官場首見的奇聞,可見文化部內之氣氛險惡。

此舉,可解讀為邱于芸作風強悍,也可以說她目無倫理;洪孟啟藉此將她撤換,似言之成理。問題是,洩密的真相沒交代,文化部高層的勾心鬥角荒腔走板,洪孟啟的表現亦看不出具有文化首長之高明。那麼,留下這樁荒謬劇之後,文化部要如何繼續領導文化發展?

文化部的景象,多少反映了一個消極內閣的無所事事,乃至日趨末流。

試問,九個月前,是誰輕率地把邱于芸引入文化部,卻又無法給她足夠的信任?邱于芸在這場風波中對記者說:「你們要幫我忙,不要把它變成一個肥皂劇。」此話說得很對,可惜社會風氣喜愛挑撥和八卦,最後還是變成了肥皂劇。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3313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