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6 11:42:50瀏覽266|回應0|推薦0 | |
中國資本大鱷為何陸續走向監獄? https://udn.com/news/story/6846/2639680 【撰文/何清漣】 北京非常清楚,如果中國發生經濟危機,那麼很可能將是從金融領域爆發,金融維穩成了中國政府的第一要務。 近二十餘年,中國成為權貴資本淘金寶地,出產富豪的速度之快、數量之多,讓全世界驚訝豔羨:2015年,胡潤財富榜公布,中國億萬富豪高達568名,占全球億萬富豪2,188名的四分之一強,首超美國(535名)成為世界之最。2016年中國億萬富翁人數攀升至594位,其中,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名列首位,個人資產高達321億美元(約合2,150億元人民幣)。但好景不常,這位中國首富最近遇到了大麻煩,在他之前,還有好幾位與他同級量的資本大鱷進了監獄。 王健林走衰,風起最高處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關於銀監會口頭轉達黨中央國務院對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六個境外專案處理措施的情況彙報檔》,據檔內容,萬達集團6個境外投資專案的融資確已受到嚴格管控,其中4個已經完成併購交割的專案,處理方法包括四個方面:一、萬達集團也不得以國外投資專案做抵押從中國國內金融機構融資;二、萬達集團國外收購的資產不得注入萬達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三、萬達集團境內公司不得向境外公司注資;四、萬達集團如擬向其他中國企業出售標的資產,有關部門不得備案、批准。對尚未開工的兩個項目,在項目報備、外匯、貸款等方面不得予以支持。 這等於斬斷了萬達的資金鏈。6月22日,萬達股債雙殺,人們終於明白,萬達與復興、海航、安邦等幾家大公司的海外資產併購一樣,都在中國監管當局核查範圍之內。對於媒體報導,王健林開始還強硬地表示要控告,追賠股債損失;十餘天之後,王健林終於服軟,表示今後的投資主要放在國內,即不再向海外轉移資產,向當局認輸。 王健林認輸,並不意味著就能保住身家安全,因為以他的深厚政治背景,只有最高領導者習近平首肯,銀監會才敢這樣修理他。在中國這個修羅場中摸爬滾打,商人都得走政商結合道路,靠山硬,商人富;靠山倒,商人敗甚至死亡,比如依靠薄熙來的大連寶德集團負責人徐明最後病死獄中。 王健林的靠山成冰山 王健林能夠成為首富,多年屹立不倒,在於他的靠山不僅硬,而且多。對王健林跟蹤調查了多年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傅才德,在〈萬達帝國王健林:游刃於商業與權貴之間〉(2015年4月28日)一文中,專門附上了一張「萬達股東與中共高官的關係鏈」的圖表,從江澤民、胡錦濤直到習近平這三屆政治局常委的家屬不少都在這一鏈條上。他本人也擁有各類政府授予的榮譽,「這類榮譽向地方官員和潛在的商業夥伴傳遞的資訊是,榮譽的獲得者有很深的背景」。 王健林現在之所以遇到麻煩,是因為最近幾年中共高層政治已經重新洗牌。對外界而言,內情雖然有如霧裡看花,但結果卻明確展示。從2017年7月17日開始,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10集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否定江澤民、胡錦濤時期的政績,批評了「九龍治水」即集體領導的弊端,從政治腐敗到經濟發展路線。既然都已經否定了江、胡兩位最高領導,常委們的利益當然不會再被顧及。沒有靠山加持,王健林只能服軟認栽。 王健林走衰的兩大因素 要說王健林走衰,也算咎由自取。對於習近平反腐,中國商界都深感不安全,近年來紛紛以對外投資之名轉移資產。最開始當局不以為意,但從2016年6月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連續四個月都以每月減少數百億的速度迅速下降,10月份外匯儲備為3.12兆美元,較9月份下降457.27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2016年12月1日)在〈外資公司跨境轉移資金面臨新鉗制〉一文中,提到中國加強資本管控,外企可匯出資金急降九成,例如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一些美國公司預計候任總統川普政府將宣布對美國公司存放在海外的資金給予稅收赦免,想從中國匯出更多資金,但這個計畫目前受阻。 外資連正常結匯都被凍結,從2014年開始就大量向海外投資的王健林,卻繼續其海外併購,在國際投資行業少人問津的冷門產業,比如娛樂業、足球隊、俱樂部、數千萬英鎊一套的豪宅,都是王健林的熱門選項。今年3月遭到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白警告後,都沒有減緩其轉移資金的步伐。 國內大舉借債套現並將資產轉往海外 王健林至少有兩方面辮子可抓: 一是王健林的公司資產負債率太高。截至2016年底,萬達商業地產貨幣資金為1,002億元,總資產為7,511億元,負債合計為5,27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其中,短期借款為1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達233億元;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分別為1,183億元和817億元。根據萬達商業的說法,2016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同比減少22.78%,原因是公司增加了成本較低的債券、中期票據等籌措資金的方式。債券的償債資金將主要來源於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收益和現金流。2016年,其合併口徑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298.55億元和379.76億元。 上述資料表明,王健林公司的資產利潤率只有5%,不可能償還利息並維持公司運轉。這數量龐大的債券、中期票據都是債務,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已經早就深陷債務泥潭,就是地方政府與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王健林造成的。 二是王健林轉出去的資產過於龐大。據澎湃新聞報導,王健林賣掉國內近八成持有項目,海外投資已超2,500億人民幣(約合367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30,508億,王一個人轉出去的資產就占外匯儲備的1.2%,而且還在國內欠那麼多的債務,想到銀行可能產生的巨額壞帳,想想中小儲戶與投資者因血本無歸而上街抗議,北京就很不高興。因此有了前面談到的銀監會檔。 金融維穩成為政權維穩的關鍵 前幾年,習近平給前朝元老們「白手套」的面子,一是出於對前朝元老的忌憚,形格勢禁,不能有所動作;二是「白手套」的所作所為對當朝威脅未顯化。但今年形勢不同,習近平對前朝元老的忌憚與容忍已經過了臨界點,通過宣示毛、鄧、習三代領導之間的繼承關係,公開否定江、胡兩代總書記的存在合法性,連這點都敢否定,王健林的靠山自然成了冰山。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從去年以來就開始的以保住3兆外匯儲備為目標的貨幣維穩,轉化為今年1月開始的金融全面維穩,甚至提出防經濟政變的說法,這種情況下,王健林以投資名義大規模向外轉移資產,無異向中央政權挑戰,實在有點太不「韜光養晦」了。 在萬達之前,已經有幾家資本大鱷列在政府核查的重點監管名單上,比如明天系、復興集團、安邦集團。 明天系的掌門人肖建華今年1、2月之間在香港神祕失蹤,後被證實是被北京抓捕。中國國內媒體曾報導,「明天系」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頻繁註冊投資空殼公司,迅速成為參股或控股數十家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的資本帝國,資產總規模近兆,在中國投資界享有「超級白手套」之稱。 《紐約時報》2014年6月4日在《被六四改變命運的商人肖建華》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參考資料。該文提到肖建華頻繁利用「殼公司」作為投資工具,掩蓋真正股東身分的投資方式。行內早就猜測肖擁有特權,能夠參與涉及國有資產的交易,並與統治階層的家人共同獲益。肖建華承認,他結識了不少中共高層領導的子女,並與他們「碰巧」一起投資,比如2006年,肖建華曾為前政治局常委曾慶紅的兒子曾偉代為收購山東魯能電力,以30多億代價鯨吞估值高達700多億的魯能。2009年又出資3.5億,收購時任中共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女婿李伯潭名下的一家房產公司。2012年,肖建華還出資收購了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的女婿車峰的一家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習近平開展反腐之後,肖建華還接盤了習的姐姐齊橋橋的秦川大地公司股份。 上個月被關押的安邦董事長吳小暉,是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外孫女婿。 吳小暉的安邦公司尋求海外擴張的時間與王健林幾乎同步,都是在2014年以後,開始了海外「買買買」的過程。安邦也是通過理財產品在國內斂財,通過投資將這些資本轉移國外,掏空外匯儲備,投放海外的資產相當巨大,據今年4月26日吳小暉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安邦成立12年,截至2016年底,安邦人壽總資產達到1.45兆元,其中,海外保險資產達9,000多億元,占總資產比例超60%。吳小暉在誇耀自己「成為中國首個國際化的保險企業,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保險公司」,中南海看到的是外匯資產在流失。 今年以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講話,都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北京非常清楚,如果中國發生經濟危機,那麼很可能將是從金融領域爆發,金融維穩成了中國政府的第一要務。眼下的政治任務是把錢從國外弄回來,中國政府對付肖建華、吳小暉的目的不在於抓人,而在於逼明天系、安邦轉往海外的資金回流。王健林是否被請入監獄,關鍵在於他配合政府將錢弄回來多少。 【本文選自《看》雜誌第18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81期)謝謝!
聯合筆記/諸侯經濟 桃花春風 2017-07-28 00:30聯合報 李春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8841?from=udn-relatednews_ch2 中國幾千年都有諸侯問題,中共取消計劃經濟三十多年來都有諸侯經濟問題。最近中國大陸,似乎到了一個經濟桃花依舊,諸侯春風不再的節點。 中國真有諸侯經濟這回事,諸侯們還可以挾經濟以令天子,比如當年唯一經濟大省廣東,氣就粗得很,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有「南天王」之稱,後來除直轄市之外,唯一政治局委員席位,就送給廣東。 最近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那數據是為「穩中有進」而來,所以有看頭的是地方,省級地方緊接著公布各自半年數據,足足要熱鬧整個七月。而今年情勢有變,省級地方個個正襟危坐,不論經濟是升是跌,都保持謙遜低調,經濟大進的不表功,經濟滑落的不認錯,令形勢變得很微妙。 中國省級地方逾三十個,要領會這微妙,簡單的辦法,挑那一頭一尾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省級地方經濟成長最快的,又是重慶。重慶領跑中國經濟數年,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十.五%,是省級地方中僅有的兩個雙位數經濟成長者,另一個是貴州。 重慶這回再度領跑中國經濟,表現得相當低調,有人認為關鍵是能說會道有思想,重慶人稱「電子腦殼」的黃奇帆不在了,其實真正要命的是中共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被抓了起來。孫政才落井,很快就會「肅清流毒」,怎會以經濟之進來為之歌功。 再看那一尾,中國經濟增長墊底的省份,自山西洗心革面之後,人人都知道就剩東三省了。但吉林省換人後形勢緩和,黑龍江書記省長都在拚命,但遼寧省官場餘震不斷,經濟也一沉難起,成為全中國經濟增長最差的地方。 最近遼寧省多了個伴,叫甘肅。今年上半年,甘肅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五%,成為中國省級地方經濟增長最慢的第二名。 甘肅經濟因何大滑坡?該省統計局辯解說,是固定資產投資下滑所致,實際上是因諸侯出事,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雖曾是胡錦濤的大秘書,居然也被抓起來。北京最近首度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開通報形式,借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點名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意思是諸侯壞了,班子也爛了。 看來諸侯經濟也分階段,改革初期的諸侯經濟主要看經濟,今天諸侯經濟主要看政治。
脅迫盟邦、對手 川普亞洲政策轉強勢過去一周,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對亞洲地區的盟邦與對手國展現更加強硬的立場,他的政府先是接連宣布了一系列激怒中國當局的措施,接著川普又向首度訪美的南韓總統文在寅施壓,欲促使其大幅翻修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 《紐約時報》指出,這凸顯川普處理亞洲這個全球情勢最緊繃地區的政策,已轉向強勢進取且難以預料的階段。這個亞洲政策新取向,將考驗川普能否一邊尋求落實競選總統時的貿易保護主義政見,同時在安全議題上與中國和南韓仍持續合作。 近來南韓為了部署「薩德」問題而飽受中國壓力,這次川普卻又在貿易問題上痛斥韓方,頗令分析家感到驚訝。美國前歐巴馬政府國安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說:「即使盟邦此際正遭對手國施壓,川普當前卻捨棄交往(engagement),選擇了脅迫(coercion)各盟邦與對手國。」 在6月30日的「文川會」上,川普找來商務部長羅斯向韓方宣讀了一份抱怨清單,內容臚列出南韓減抑美國汽車銷往其市場的各項貿易障礙。羅斯也不滿中國將鋼鐵傾銷至南韓、用以製造油田所需的輸油管,然後運銷美境各地。 川普的幕僚還表明,美當局論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北韓當局施壓、抑制其所作所為上,做得不夠,因此放手計畫推進與中國的貿易戰。 在「文川會」上,川普已不再稱中國為協力扼制北韓核武計畫的盟友,而是呼籲「亞太地區其他強國和所有負責任的國家」,與美日韓共同強化對北韓的制裁。 白宮當局預定近日內公布對鋼鐵產業的調查結果,這可能引領美國針對鋼鐵傾銷課徵懲罰性關稅或採取其它措施。以美元估算,南韓是美國所需鋼鐵的第二大供應國,僅次於加拿大。 至於中國,美政府官員表示,基於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其對全球鋼鐵市場具有害效應。中國生產過剩的鋼鐵均運銷其他國家,結果相關產品多出口至美國。 (中國時報)
經濟/改革資本市場刻不容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02458?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7-25 02:51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集團近來切割鴻騰精密並在香港順利掛牌,另一家集團公司印刷電路板大廠臻鼎-KY,也公告子公司鵬鼎控股將向大陸主管機關申請上市。隨著鴻海集團展開更大規模的美、日、印等跨國投資,未來在海外掛牌與籌資動作勢必加速進行,以支應龐大的資金需求。 鴻海是台灣走向國際市場的代表企業,過去都以台灣資本市場做為主要籌資中心,目前在台掛牌企業有23家,在海外則是香港四家、日本一家。近來鴻海集團積極規畫海外掛牌,雖然是資本國際化趨勢下的必然結果,但台灣資本市場能否隨著台灣企業不斷升級與進步,協助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卻是值得國人深思的重大議題。 過去台灣資本市場一直扮演支持產業發展的角色,從租稅優惠到各種獎勵政策,讓電子業不僅在台灣形成產業聚落,也在股市形成電子股聚落,成功吸引內外資打造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但是近年來台股遭逢量能萎縮、人氣退潮的嚴重挑戰,可以說資本市場已經趕不上產業成長腳步,甚至主管機關的觀念與作為,都成為阻礙產業與經濟發展的瓶頸。 舉例來說,台灣資本市場近年就潛藏兩大問題。第一,只要台灣財政不佳與稅收下滑,最常做的就是拿資本市場開刀。從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屢次復徵證所稅,到健保收入短缺就提高股息補充保費等,甚至為了增加交易量能,還通過當沖降稅,鼓勵投機炒作。 其次,當台灣產業已步入不同階段,資本市場仍無法跟著調整,不僅國際化布局速度慢,當許多產業步入成熟階段,亟需進行併購與整頓,甚至減資或下市等,主管機關卻沒有正視企業需求,重新檢討落後的法規,推動政策修法或尋求配套作法,相當可惜。 細究這兩大問題的背後,前者是對資本市場角色的觀念混淆,甚至流露出對財富的仇視、股民都是投機之徒的心態。至於後者則是主管機關疏於體察民意與行政怠惰的結果,資本市場不應只是接收產業發展的成果而已,更應主動配合需求。 因此,資本市場與產業發展不僅息息相關,互為支援也彼此拉抬共榮,資本市場更應持續改革,並以產業升級為重要目標,否則若讓前述不合理現象長期存在,不僅無法彰顯資本市場籌資與創富的功能,只是無情地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終究會讓資本市場魅力消退,逼企業與投資人更加遠離。 除此之外,資本市場都需要新活水加入,因此要想辦法吸引具備未來前景的行業來台上市,只有為新產業敞開大門,資本市場才能像產業發展一樣生生不息,若資本市場只剩下老舊產業,勢必淪為乏人問津的市場。 過去幾年,台股增加了生技族群板塊,吸引許多業者掛牌,甚至成為亞洲唯一能夠吸引生技外商掛牌的資本市場,這是值得記上一筆的成績。儘管近來生技產業遭逢弊案與解盲成績不佳,但主管機關仍應秉持初衷,努力造市,鼓勵更多新的族群來台掛牌上市。 同時,我們也必須對未來資本市場即將面對的兩大危機提出預警。第一是台灣從PC產業後,在許多新科技如網路、社群與電商等,都缺乏強大的本地企業,也連帶讓電子股族群仍停留在舊時代,未來台灣若無法在下一個主流產業如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有所表現的話,資本市場必須預做因應準備。 第二個危機則在於,大陸資本市場快速崛起,已對台商產生致命吸引力。中國不僅資金充沛,股市本益比高,先前亞翔旗下的亞翔集成,或聯發科轉投資的匯頂,都出現市值大漲的情況,未來台灣企業往大陸或香港等地掛牌,恐怕已是擋不住的趨勢。更重要的是,大陸近年加緊進行資本市場的清理整頓與國際化,從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到明年6月入摩,相較於台灣資本市場過去未曾有重大具體改革,恐怕也將對台灣資本市場形成致命的殺傷力。
拉加德:IMF總部可能遷往北京
IMF各成員國投票權比重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日前表示,如果中國大陸與其他重要新興市場持續成長,此一趨勢將會反映在IMF的表決結構中,由此來看,10年後IMF總部可能會遷至北京。 路透昨(25)日報導,拉加德在出席一場華盛頓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主辦的活動時表示,總部搬遷是「有可能的」。因為隨著各大新興市場進一步成長和更具影響力,IMF勢必要逐步擴大這些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性。 拉加德表示,IMF未來10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為成員國發聲。根據IMF組織規章,其總部必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她進一步表示:「這很可能表示,如果我們10年後仍繼續開這個會,地點可能不是在華盛頓,而是會在我們北京的總部」。 IMF從1945年發起成立,按照「組織總部必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規定,過去72年來IMF總部一直在美國華府。目前美國對IMF擁有16.5%的投票權。 報導稱,經濟學家預期,在中國經濟增長率保持逾6%情況下,中國的名義GDP將很有可能在未來10年內超越美國。不過,若是以實際價格計算,目前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華爾街見聞報導,包括IMF在內的部分人士認為,最近幾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卓越貢獻,這也導致IMF內部權力結構發生重大改變。事實上,IMF在2010年時曾經修改投票配額和投票結構,並將於2018年另作一次檢討。外界預期,隨著中國的經濟愈加強大,在IMF中的影響力也將逐漸擴大。 (工商時報) 社論-首富去槓桿與信貸收縮後的大陸經濟發展2017年07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6000010-260202 頂著華人首富光環的大陸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7月19日宣布將集團十三個文化旅遊項目的91%股權,以人民幣438.44億元出售給融創房地產集團,另外七十七個酒店則以199.06億元,賣給富力地產,兩包交易總金額高達人民幣637.5億元,創下大陸房地產整包交易最高的紀錄。 華人首富狂賣資產,主要的戰略目的就是「符合國家主旋律」,響應中央政府號召的去槓桿、降負債的政策方向。王健林在簽約儀式上說,萬達集團原本就擁有人民幣1千億元的流動資金,加上出售兩包重大資產獲得的6百多億元現金,總數近人民幣1,700億元的現金「計畫全面清償2,000億元左右的銀行貸款」,清償之後,萬達這個中國第一大房地產集團的負債比率,將會下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 萬達集團以驚人的速度去槓桿,堪稱是大陸總理李克強提出「三去一降一補」經濟轉型政策的樣板,萬達在過去幾年瘋狂海外擴張,累計五年海外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2,542億元,換算新台幣超過1兆1千億元,買進王健林口袋的海外資產,從美國第二大連鎖影城AMC,到芝加哥第三高樓、到歐洲度假中心、職業足球隊股權,甚至今年5月,還宣布將在印尼與馬來西亞投資100億美元。 但是萬達的海外擴張策略,面對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調結構」經濟政策,政府提出「三去一降一補」,亦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以及降成本、補短板,萬達不只立刻將海外投資急踩煞車,更在彈指之間完成中國大陸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房地產事業打包出售案,除此之外,王健林個人也減持萬達影視的持股,從衝刺百米的舉債海外擴張,180度轉變為輕資產、低負債的國內企業。 當然,從國家整體金融的角度來看,王健林出售鉅額資產,萬達集團雖然大幅降低了負債比重,但是接手資產的富力地產與融創集團,還是必須取得銀行的融資,完成交易之後,整體銀行的貸款餘額並不會顯著下降。 必須關注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方向,大陸銀行體系信貸收縮的趨勢已經形成,陸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大陸的房地產貸款餘額成長突然減速、公司債發行金額腰斬、人民幣貨幣供給額M2的增速也已經進入下行軌道,加上為了穩定貨幣而嚴格控管企業對外投資,造成對外投資金額大跌,信貸收縮的衝擊會有多大,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大陸企業今年上半年發債融資規模約為2兆元,不到去年同期4.2兆元的一半。由於市場非常擔心大陸企業債違約的風險,今年上半年各界緊盯之下,只發生了23檔公司債違約事件,涉及金額人民幣187億元,倒帳的件數與金額,都比去年要少很多,但是發債融資規模腰斬,除了配合「去槓桿」的政策主旋律,真正的關鍵還在投資人擔心違約風險,整體市場收縮趨勢極為明確。 大陸去年房地產狂漲,迫使政府從去年9月開始,不斷加大打房的政策力度,到了今年3月,中央政府連續發出重手,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史上最嚴厲的限購令,幾乎斬斷房地產投資客從銀行取得貸款的管道,限購令的效果到了6月已經非常明顯。以上海市為例,今年6月上海一手商品房的成交量,為68.61萬平方米,跟去年同期相較大跌了45%,累計今年1至6月,房屋成交面積與去年相比大跌52.77%,成交的套數2.93萬套,同樣大跌了51.76%。商品房地產成交量的急速冷凍,勢必會顯現在未來幾個月的銀行貸款餘額統計上。 人民幣信貸增速減緩的現象,從廣義貨幣供給額M2獲得明證,剛剛公布的6月份M2貨幣供給額年增率,放緩至9.4%,是從農曆年後至今連續第五個月增速放緩,M2增速在5月份跌破10%,而根據興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的估算,即使加上下半年預計發行的2.5兆元地方債置換,第三季的M2年增率也還會繼續下降至8.7%,第四季樂觀預估為9.4%,今年全年結果會只有個位數的增長,遠低於原訂12%的目標。 大陸在長達三十餘年的高速增長後,經濟必須進行結構性的調整,這是李克強出任國務院總理將近五年的政策主軸,王健林出售鉅額資產、房地產限購禁貸、對外投資暴增之後急凍,最終顯現在貨幣供給額M2增速放緩到個位數,這些都是調結構必然的現象。 我們過去習慣大陸經濟無限制的高速增長,年年都有某些產業與領域出現爆炸性的成長,這個不斷成長的大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了。我們無須擔心信貸急凍造成通貨緊縮,但是大陸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對內調整結構優先於投資擴張,則是必然的趨勢。大陸經濟即將走向新的軌道,2017年7月首富王健林大賣資產,將會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分水嶺。 (工商時報)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