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前總統嚴家淦逝世廿週年,國史館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展及嚴家淦總統行誼訪談錄發表會,並在該館金門前大圓柱上書寫「台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嚴家淦」。這一讚譽,我認為嚴先生受之無愧。
根據筆者擔任公職從事經濟發展政策研究幕僚四十年的經驗,及退休後廿多年來的觀察,認為嚴家淦先生在台灣經濟發展政策決策方面,扮演了極為重要的關鍵角色。他主導的重大決策與改革,主要有幣制改革、建立預算制度、推動全面性租稅改革;而他協助其他財經首長排紛解難、配合支持的決策與改革,主要有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外匯貿易改革、十九點財經改革方案及實施獎勵投資條例等。前三項可說是穩定台灣經濟的奠基工作,後四項應是開拓經濟發展的動力,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更深更遠。
從民國卅八年的幣制改革,到四十九年的實施獎勵投資條例,短短的十二年間進行了七項重大決策與改革,而且都能貫徹執行,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這些決策與改革不僅克服了當時面臨的問題與困難,且奠定深厚的基礎,創造有利的條件,使下一階段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由於這些決策與改革,使民國卅五年底到幣制改革前的卅八年,兩年半間上漲一○五二倍的台灣物價,在幣制改革後,進入民國四十年代即緩和下來;五十年代物價更穩定,平均每年上漲三‧三%,兩年半累計只上漲十二%,與幣制改革前的一○五二倍相比簡直不敢想像。與同時期工業國家物價每年上漲三‧五%比毫不遜色。尤其台灣在這穩定基礎上,同時期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高達十‧二%,是工業國家四‧五%的二‧二七倍。
台灣這一發展成就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顧志耐教授發現,他是研究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國際級的權威,他指出物價穩定與快速經濟成長,是每個開發中國家都想追求的,但過去經濟發展史從無任何國家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卻在台灣實現,被國際間譽為「經濟奇蹟」,開發中國家的典範。
嚴家淦先生在每項決策、改革與推動的過程中,都有他的心血與貢獻。尤其嚴先生策劃的幣制改革,被後人稱為「新台幣之父」,以及獎勵投資條例,以租稅減免與退稅鼓勵儲蓄、投資與出口為主,加以當時國家財政有巨大赤字,而嚴先生以財政部長的立場全力配合,這種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令人敬佩。因此我認為嚴家淦先生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應是實至名歸。
嚴家淦先生謙沖為懷,不居功,也不多言,這種功不必在我的精神,更顯其偉大。
而今十多年來的朝野惡鬥內耗,人民痛苦不堪,若不是嚴家淦等財經前輩們奠定的厚實基礎,想必今天的台灣會更慘。我誠懇的呼籲朝野盡快停止惡鬥、和解,效法嚴家淦等財經前輩們為國家前途、人民福祉共同打拚,則今天紀念嚴家淦總統逝世二十週年,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