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少地窮…一條繩 拔回甲仙尊嚴 拍攝過程 美食笑聲相伴「拔一個人 不如拔一條河」 劉克襄/被台灣遺忘的地方
2013/09/18 12:26:16瀏覽639|回應0|推薦0

 

馬凱/土崩魚爛的台灣,誰能救?

 

一個本來不該有事的颱風,帶來出人不意的豪雨。結果,從北到南,處處土石橫流、水鄉澤國,已投入八年與八百億,顯然於事無補。內政部長及水利專家痛心疾首,直指地下水狂抽、水域管理多頭馬車等陳年積弊不除,再多資源都如丟進水裡,情況將一年惡似一年,全民眼睜睜看著台灣陸沉。

終於一個技術學院苦撐到了極限,七個月發不出薪水,情況快速惡化,來日恐不多;全台百餘所大學院校,也只是小巫、大巫之別,個個焦心如焚。而更多的高中職,缺額則更為嚴重,隨著少子化浪潮一波大過一波,估計再過四年,私立高中職恐招生無門。

當尚能招生的大學院校彈冠相慶,所教育的子弟卻甫出校門,即面對艱難出路、偏低薪酬,身負巨額學貸,個個怨懟不已。而求才若渴的雇主面對這一群低頭族、夜貓族、繳了四年學費卻泰半打電玩夜不闔眼、進教室鴨子聽雷的學士搖頭歎息、不知何以取材。大學院校上有教育部學費鐵板、下有日益嚴重的招生壓力,不能延聘大才任教,復無以建立各校特色,只能與眾浮沉,等待厄運臨頭。

大學教授則日日為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而焦頭爛額乃至過勞死,早無餘力顧及教學成效與學子成就,加上教學評鑑負面壓力每日煎熬,但求得過且過、獨善其身。人才乃中興之本,毀滅人才乃亡國之始,我們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台灣正以破世界紀錄的速度衝向超高齡社會,連深受老化問題荼毒的日本都瞠乎其後。不敢生、養不起造成最快速度的少子化,不僅將生之者愈寡、食之者愈眾,使工作者的肩頭重擔逐步超出其負荷限度,而且消費停滯、投資衰退、工作機會減少、平均薪資倒退。年輕勞工眼中只能看見愈來愈黯淡的前景,不知希望何在,甚至看不到明天。於是只為稍高的月薪,即毅然背棄鄉土,到鄰近國家甘為台勞;無此幸運者,只能埋頭認命,為看不見希望的未來打拚。

經濟上得不到慰藉,至少大家同甘共苦,機會公平、起碼的正義得以保全。但以清廉號召的馬總統,親信一個個因貪腐而鋃鐺入獄;無比貪婪的前總統臭名遠播,卻仍被在野黨歌頌膜拜,力為開脫;上梁不正,下梁更歪,不論馬政府如何強自辯解,國際貪腐評比台灣與最下流者同日而語,卻未見任何對治手段痛改前非。

雪上加霜的是,本世紀來,台灣經濟發展模式迭經變改;近廿年依對岸世界工廠為命脈的模式原本即差強人意,卻於數年之間橫遭其「騰籠換鳥」冒進政策摧折,猶不見急尋足以取代的新模式,馴至經濟動力枯竭、發展前途茫茫。

大地陸沉,高等教育殞沒、人才斬草除根、吏治敗壞魚爛、經濟前途茫茫;一國走到此一地步,已至土崩魚爛困境。其中每一個問題均非不可解決,也幾乎全屬政府職責,且多經數十年醞釀積漸以成;因而台灣果無去路,非天亡我也,全是人禍!是人禍即可救,但,誰來救?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2013/09/1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馬凱/土崩魚爛的台灣,誰能救?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158206.shtml#ixzz2fDPizfcP
Power By udn.com

 

 

人少地窮…一條繩 拔回甲仙尊嚴

 
「拔一條河」以高雄甲仙為背景,當地國小拔河隊不但沒有拔河專用地板,連拔河鞋都是教練去向別校借。
圖/穀得提供

五年前,莫拉克風災拔走高雄甲仙偏鄉人們的家園作物,也拔走生存的鬥志;風災後兩年,他們的子弟奮力拔河,一舉拔回生命的尊嚴與希望。

甲仙國小學生人數僅二一三人,人少地窮,為了讓拔河隊學生外出比賽,社區家長發起募款,陪著學生四處征戰;四十人的拔河隊,不僅讓學生建立信心,更帶給全甲仙居民榮耀感。

莫拉克風災橫掃甲仙,許多學生歷經巨大創傷,甲仙國小學務處主任張永豪決定成立拔河隊來激勵學生。這個念頭不僅改變拔河隊學生,也改變整個社區。

二○一一年三月拔河隊成立時,甲仙國小校舍正在重建,學生在組合屋上課,沒有操場、沒有體育館,更沒有拔河機、防滑地板和防滑鞋。

學生把繩子綁在樹上或籃球架上,把樹和籃球架當成拔河機。成軍不到一個月,在沒有任何護具和防滑鞋情況下,拔河隊參加高雄市運動會拔河賽,摘下男女混合丙組冠軍、男子丙組亞軍。兩年半以來,甲仙國小拔河隊參加全國和高雄市各項拔河賽,共獲得卅七座獎盃,其中包含十四次冠軍。

「我們一定要拿冠軍,我們要榮耀甲仙。」隊員楊綜銘這句話,讓教練張永豪印象深刻。張永豪說,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社區居民,這一股力量讓整個社區凝聚在一起,這是拔河隊最有意義的成就。

在拔河隊四處征戰的同時,紀錄片開拍。「我在小朋友眼神中看見自信與堅毅,以前不愛念書、喜歡在街上閒晃的學生變得不一樣。」甲仙愛鄉協會理事長陳敬忠看見改變。

劉姓家長說,甲仙區位處偏鄉,單親、弱勢、隔代教養學生比率高達三分之一,有了拔河隊、有了紀錄片,小孩子變得更有信心。希望「拔一條河」不只是吸引很多人來甲仙買芭樂(有人看電影後專程到甲仙買芭樂),能產生更多正向影響持續下去。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人少地窮…一條繩 拔回甲仙尊嚴 | 拔河故事引共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170598.shtml#ixzz2fDNTAFfw
Power By udn.com

 

樂觀外配 導演楊力州一定要拍

 


楊力州
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拔一條河」,不只描寫甲仙在災難過後的掙扎,也看見台灣偏鄉的外籍配偶身影。楊力州說,一名市場賣菜大嬸對新移民隨口一句「妳丈夫花多少錢買妳?」當下震驚了他,也讓他決定在電影中,加入新移民元素。

四年前八八風災發生時,楊力州本想赴甲仙等災區拍攝,但道路中斷只好放棄。去年再次看到甲仙,他直覺自己一定得完成未竟之旅,於是拿了攝影機上路;只是沒想到,會從微電影發展成紀錄片,內容也從甲仙的一家店、發展到一條街、又由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勵志鼓舞,轉向拔河隊小朋友的新移民媽媽的處境。

拍片時,楊力州訪問一位幼稚園的小女孩,問她「妳的媽媽是哪裡人?」小女孩說越南,儘管她也會說越南話,但卻不敢告訴其他小朋友她的媽媽來自越南。楊問她為什麼不敢說?她竟然低頭喃喃表示:「怕小朋友會被嚇到。」

八八風災後,甲仙原有的觀光資源受影響,這群離鄉背井的新移民以勞力投入農業耕種,在新的故鄉養活一家人,但也青春不再。片中她們在外界資助下一圓「美麗新娘夢」,其中一位在拍婚紗照時,因雙手粗糙,脫口說「好醜,不要拍」,但楊力州卻覺得,正是這雙手,才有如今甲仙的美麗。他說,「這群正向樂觀的媽媽,撐起了甲仙,所以一定要拍她們。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樂觀外配 導演楊力州一定要拍 | 拔河故事引共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6%A8%82%E8%A7%80%E5%A4%96%E9%85%8D%20%E5%B0%8E%E6%BC%94%E6%A5%8A%E5%8A%9B%E5%B7%9E%E4%B8%80%E5%AE%9A%E8%A6%81%E6%8B%8D-8170599.shtml#ixzz2fDNrCeb8
Power By udn.com

 

拍攝過程 美食笑聲相伴

 


圖/聯合報提供
楊力州紀錄片「拔一條河」雖然催淚,但拍攝過程中笑聲與美食不斷,楊力州說,拍「拔一條河」的一年期間他胖六公斤,是拍片以來受到最大的「職業傷害」。

「拔一條河」中有一群新移民媽媽,她們都是烹飪高手,天生好客的她們,經常準備各種異國美食招待工作人員,從台灣菜、泰國菜、越南菜等樣樣都有。楊力州說,她們煮的東南亞菜色非常下飯,即使做台灣的炒米粉也很道地,所以每天都吃得很飽,到後來擔心沒吃完會讓媽媽們傷心,只好請攝影助理努力吃。沒想到媽媽們還以為他們吃不夠,愈煮愈多。

「拔一條河」中的新移民媽媽以拿手的美食凝聚大家的向心力,還舉辦美食大賽與戲劇表演,讓她們透過舞台演出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甲仙除了她們的異國料理外,還有芭樂、芋頭等特產,也讓楊力州的劇組大快朵頤享受新鮮水果與各式芋頭製品。

此外甲仙最特別的一道美食「梅子雞」,其實是窮則變、變則通的結果,當地居民利路上廢棄垃圾桶,改裝一下,沒想到非常適合當烤箱。把垃圾桶蓋上,下層以梅子樹枝燒烤,做出帶有梅子香味、肉汁四溢的梅子雞。當地居民還笑說:「垃圾桶有口,又能加蓋,根本是上帝的傑作。」至於楊力州則打趣地形容,「拔一條河」其實是一部熱血加上熱湯的故事。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拍攝過程 美食笑聲相伴 | 拔河故事引共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6%8B%8D%E6%94%9D%E9%81%8E%E7%A8%8B%20%E7%BE%8E%E9%A3%9F%E7%AC%91%E8%81%B2%E7%9B%B8%E4%BC%B4-8170600.shtml#ixzz2fDO9jCJw
Power By udn.com

 

影評人觀點/修補殘缺的心 打動觀眾
 

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拔一條河」上映後傳出好口碑,票房也穩健成長;影評人塗翔文說,全片以風災重建為背景,重心放在災民的「心靈重建」,而非硬體的修復,角度特別、情感深刻,因此能打動觀眾。

過往台灣不乏風災、震災紀錄片,除了呈現災民的困境、反思環境保護議題外,多數都會以災後重建為重心,也多半重視房舍、橋樑等的重修;不過,「拔一條河」找出獨樹一格的切入點,從國小學生在拔河上找回拚搏的勇氣,及嫁到當地的外籍配偶辛勤地在異鄉安身立命,也讓人發現心理比硬體更難修復。

有觀眾稱「拔一條河」堪稱集近年台灣紀錄片熱門題材之大成:風災重建、外配辛酸、青春熱血、原住民關懷幾乎都有,還附加美食,能吸引觀眾進戲院看紀錄片。

塗翔文讚許「拔一條河」除呈現外籍媽媽與孩子的生活真實感人外,也討論到在地年輕人迫於生活必須到外地發展的社會現實,並未只求煽情而迴避深層問題。

塗翔文表示,台灣紀錄片能從乏人問津到終於產生商業價值,已經很不容易,至於某些題材比較討好、導演較易爭取到拍片資源,都是大環境使然,無法光靠導演一人來改變市場口味。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影評人觀點/修補殘缺的心 打動觀眾 | 拔河故事引共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5%BD%B1%E8%A9%95%E4%BA%BA%E8%A7%80%E9%BB%9E%EF%BC%8F%E4%BF%AE%E8%A3%9C%E6%AE%98%E7%BC%BA%E7%9A%84%E5%BF%83%20%E6%89%93%E5%8B%95%E8%A7%80%E7%9C%BE-8170601.shtml#ixzz2fDOT4mWC
Power By udn.com

 

 

「拔一個人 不如拔一條河」 紀錄片撼人心
 
紀錄片「拔一條河」中描述八八風災後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努力,喚起村民的奮起與心靈重建,真摯深刻。
圖/穀得提供

導演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拔一條河」,最近在全台掀起一股暖流,片中高雄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努力、新移民媽媽的心情感動人心;楊力州眼看近來台灣籠罩在政爭陰霾,上周六在影片映後座談中說,最近他好不容易回到家看了半個小時電視,發現全都在「拔一個人」,他感嘆「與其『拔一個人』不如『拔一條河』,請各界多重視台灣偏鄉與新移民。」

台灣紀錄片今年秋季發燒,九月初「拔一條河」與以霧峰林家起落興衰為題材「阿罩霧風雲」同檔上映;此外以罕見疾病患者的父親為主角的「一首搖滾上月球」以及空拍台灣的「看見台灣」,都將在兩個月間接連推出。

「拔一條河」上映十天,票房達七百四十五萬,這兩天可望超越「牽阮的手」,成為台灣影史第三賣座的紀錄片。

「拔一條河」因八八風災重建題材貼近台灣底層生活,對新移民的心境與故事的描繪,更引發各界回響;但楊力州卻對主管新移民的政府相關單位無人聞問,感嘆說:「我都已經做球給你們了,為什麼沒人接球?」

楊力州拍攝「拔一條河」初期,原本只想拍高雄甲仙地區的小朋友如何藉由組拔河隊,鼓舞八八風災後的當地居民,但拍著拍著發現,當地幼稚園的小朋友中,每三人就有一人的母親是新移民,於是著手研究相關議題,影片主軸也多了新移民媽媽。

楊力州為拍「拔一條河」在甲仙租屋住了一年,對此地在八八風災後的重建問題感觸很深;他說,同樣歷經八八風災,甲仙以北的那瑪夏鄉有原民會幫忙、甲仙以南的美濃有客委會協助,但甲仙是不「山」不「市」,既非山區又非城市,雖有許多新移民,卻倍受忽略。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拔一個人 不如拔一條河」 紀錄片撼人心 | 拔河故事引共鳴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3%80%8C%E6%8B%94%E4%B8%80%E5%80%8B%E4%BA%BA%20%E4%B8%8D%E5%A6%82%E6%8B%94%E4%B8%80%E6%A2%9D%E6%B2%B3%E3%80%8D%20%E7%B4%80%E9%8C%84%E7%89%87%E6%92%BC%E4%BA%BA%E5%BF%83-8170534.shtml#ixzz2fDOizcc9
Power By udn.com

 

劉克襄/被台灣遺忘的地方

 

 

台灣最貧窮,也最常被忽略的地方,應該是西海岸雲嘉南一帶的沿海村鎮了。

有些偏遠的山區和鄉野因交通建設落後,資源不足,常獲得企業團體的大力贊助。遇到巨大災變時,甚而獲得長期深耕的奧援,然這一沿海區域始終缺乏關愛。在地人常哀怨自嘲,自己是人口優勢的族群,被照顧的福利,卻遠遠不及原住民和客家族群。

以颱風為例最是明顯。南部山區遇到八八風災,引發舉國矚目。來自各界的關懷和物資源源不斷進去,建設支援常超越實質需要。這裡卻恰恰相反,一回一回颱風的到來,每次都引發海水倒灌,整個家園泡湯。長期鹽化的土地,更無從農耕漁牧。只因習以為常,媒體總以簡單的例行性報導匆匆帶過,外面的人更視而不見。

花東地區如今成為許多人尋找美好家園的所在,有機農園、天然栽作和文創手工商品,一個接一個出現,彷彿一首首悠揚樂章的銜續不斷,在那兒蔚成雅致的旅居風景線。但試問,沿著十七號公路或者旁邊的鄉縣小路漫遊,這樣的居家和民宿有幾?地無三里興,一路看到被海水半淹的墳墓,處處裸露的荒廢磚牆,誰敢來這兒尋找安身立命之地?

除了廟寺金碧恢宏,龐然坐落,它早已半癱瘓,或者中風多時。外面的人不願意到此嘗試過活,在地返鄉就業者同樣稀少得可憐。過去只有汙染嚴重的工廠進駐多年,長期影響地方環境。如今是多數廠商都不願設點,因為根本招募不到工人。少數僅存的職業,不是討海採蚵,便是魚塭養殖等艱辛的工作,連一般衛星城市常見的鐵皮屋工廠都不易見到。

下一代的成長尤其讓人擔心,單親照顧隔代教養的家庭多。青少年升學沒指望,吸毒的比例亦高。同班同學不是警察就是黑道,變成這兒的戲謔語言,卻也充分反映整個教育環境的惡劣。

產業規畫和國土政策更是束手無策,只見紙上作業堆疊如小山。我們繼續看到,原本即班次不多的公車路線悄聲裁併縮減,大馬路上的加油站一間間關閉。便利商店一路寥寥無幾。好不容易經營,試圖創造商機的美好景點,繼續不受主流觀光旅遊的青睞。

它果真無可救藥,唯有坐以待斃嗎?遼闊的貧窮,其實自然環境相對地豐富。隨手舉例如黑面琵鷺、黑腹燕鷗等動物奇觀和鹽田、蚵田等物產風土,並不輸國外美景。透過筏渡接駁、小巴觀光的生態旅遊更是大有可塑性,只是未被好好宣傳實踐。台灣的觀光旅遊要更上層樓,這裡若成功,才是真正的改造。

物產亦然。那無法栽作、鹽化的廢田,廣漠地橫陳,我們或可讓農業單位有更多的栽作實驗,嘗試某些雜糧、旱稻,乃至鹹水稻,或者局部還給雜木林。很多友善土地的栽培,可以在此獲得機會,改造為理想家園。繼而之,讓國土找到復育的機會。

在這裡想要改變現狀,恐怕得懷抱無可救藥的夢想和奉獻的熱情。前往東海岸尋找新家園,相對於此,一點也不遙遠不艱難。這兒才真正需要挑戰。曾是烏腳病的落後地區,並未因烏腳病不在而好轉,它繼續是貧窮之鄉,需要更多外界的奧援。

年輕人想要壯遊,想要志工服務,想要守護家園,初始的實踐也不要望向太遠。我們的旁邊,一塊大量超抽地下水,遼闊的廢耕地帶,一直在等待大家伸出援手。

你注意到了嗎?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2013/09/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劉克襄/被台灣遺忘的地方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E5%8A%89%E5%85%8B%E8%A5%84%EF%BC%8F%E8%A2%AB%E5%8F%B0%E7%81%A3%E9%81%BA%E5%BF%98%E7%9A%84%E5%9C%B0%E6%96%B9-8170593.shtml#ixzz2fDQOFju8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85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