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淡水 傳奇 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 (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編輯於網路)
2022/10/14 00:18:48瀏覽349|回應0|推薦0

西元1872年,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 (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遠渡重洋,輾轉以淡水砲台埔為其宣教根據地。除一方面展開傳教、醫療、農藝外又利用其租住的寓所、野外,從事教學工作,歷時八載。
八年中,學生不斷增加,但因缺乏校舍,諸多不變,馬偕博士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國募款,獲其故鄉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獲得各方熱烈迴響,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荏(基)金。1881年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乃命名為: OXFORD COLLEGE,故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9月14日舉行落成典禮及開學式,有十八人獲准入學。當時所授課程,除神學聖經道理,尚有社會學的歷史、 倫理、中國字部、中國歷史、自然科學的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博物、礦物 及醫學理念、解剖學、及臨床實習、體操、音樂等。牛津學堂的教學方式,除在 校本部教學外,尚有野外實地授課和醫學臨床見習,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馬偕 博士重視學生生活教育而且愛護學生,自己熱心於教學和研究,此皆為其教育之 特色。牛津學堂之學生須修讀三年,結業後即派到各地教會傳教,並牧養教會。

無論在規模、設備、創校理念、教學方式等各方面,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也是現今臺灣教育歷史最久的一所學校。      

1883年馬偕博士為重視女子教育,再建女學堂於牛津學堂之東鄰,開本省女子教育之觴濫。由於馬偕博士奉獻一生,積極進行傳教、醫療、教學等工作,從未因為政局之變動而有所改變。 從其所說:『寧可燒盡,不使腐銹。』(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名言中,盡見馬偕博士之偉大宗教家精神。其實,北臺灣各地因受其真誠、犧牲、奉獻的精神感召,各地方教會紛紛創 立,以奠定今日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厚實基礎。  

1901年馬偕博士積勞成疾,與世長辭。牛津學堂改由吳威廉牧師(Dr. William Gauld)負責,女學堂則暫為傳教者家族宿舍,由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負責。   

此後,牛津學堂曾一度成為神學院(即現今臺灣神學院之前身)、淡水中學校(即現今淡 江中學之前身),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即現今真理大學之前身)。 然無論世局如何變換,牛津學堂確一直屹立於砲台埔上肩負著宣教、教育的神聖使命。

馬偕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長老會差會(下屬之海外傳教組織)牧師,雖然不是醫師但學過解剖學生理學課程。於19世紀末期至台灣傳教與行醫,與馬雅各齊名。在臺灣,一般人皆稱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馬偕的一生被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讚賞,座右銘為「攏是為基督」。

馬偕的家族原是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s)薩瑟蘭(Sutherland)的佃農,因英國工業革命引發的圈地運動,產生蘇格蘭高地清洗,馬偕的家族人士陸續逃到加拿大,馬偕的父母於1830年移居加拿大,他的父母都是敬虔的新教基督徒

加拿大長老教會馬堅志成為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佐拉村(Zorra)的教育長(Superintendent of Education),鼓勵村民去考教師執照,在鄉村任教,其薪津由政府支出。馬堅志總共引導38名青年走上傳教之路,其中包括赴台灣的馬偕。

1871919日,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於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議決派遣馬偕至中國宣教。

18711019日,馬偕辭別了故鄉親友,他從胡士托搭火車前往美國舊金山111日,由舊金山搭乘「SS美利堅號」橫越太平洋,經日本前往香港18711230日,馬偕抵達台灣打狗(高雄),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馬偕決定到淡水宣教。馬偕由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前往台灣北部,187239日下午3時,馬偕一行3人在滬尾(淡水)登岸。

馬偕以一個多月的時間旅行踏查北部教區,馬偕租了一間房子開始佈道,建立北部第一間淡水教會。

1878527日,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馬偕與其相愛的五股坑(今新北市五股區)台灣噶瑪蘭人女子張聰明(原名:張蔥仔)結為連理。1879524日,女兒偕瑪連(Mary Ellen Mackay)出生於大龍峒

188011日,馬偕與夫人、長女返回加拿大述職。歷經亞歐, 1880624日早,馬偕一家人終於抵達加拿大魁北克,25日平安到達安大略省。

加拿大述職這一年多時間,馬偕在加拿大及美國各地講道、演講、參加聚會,並得到許多募款。馬偕夫人也一同前往各地教會報告,對婦女們演講,由於她是第一位來訪的台灣女性,引起許多的好奇與關心。1880年,馬偕獲得加拿大皇后學院(皇后大學)贈與榮譽神學博士學位(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

馬偕牛津郡的鄉親發起在淡水建立神學院的募捐運動,募得六千多美元18811021日,馬偕離別加拿大返台,1229日安抵淡水,展開他在台灣第二階段的宣教工作。1882122日,獨子偕叡廉Dr.George William Mackay)出生於淡水。

1882年7月26日,「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落成,它的正式漢文名稱是「理學堂大書院」。馬偕及黎約翰牧師(Rev. John Jamieson)夫婦經歷了清法戰爭法國軍艦封鎖且砲擊台灣的那段烽火歲月(1884年8月-1885年6月)。

1884年8月,法國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10月初,法艦轉而進攻台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10月8日法軍在滬尾(淡水)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轉而從10月23日起封鎖台灣各港口,直到1885年4月15日解除封鎖。戰爭期間,教會遭到暴徒破壞,7座教會被毀,數十名教徒遇難殉道,馬偕於1885年5月29日入法軍佔領區巡視,途中晉見劉銘傳。中法戰爭時,軍進犯北台灣,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西方人基督教,於是聚眾拆毀教會、挖掉基石,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馬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還受到清廷的褒獎。

1885年9月28日劉銘傳以墨西哥銀佛銀)一萬兩賠償,重建7座教堂。教堂由馬偕設計,牆體多用土埆及磚,屋頂用西式桁架,鋪台灣瓦。屋脊兩端皆突出小塔。其中有的在正面中央置高聳的五級尖塔,每級裝飾圖案不同,皆有其象徵意義,例如到東方宣教、東西兩半球、焚而不毀以及燃燒的蠟燭等。7座重建教堂包括雞籠(今基隆)、和尚洲(今台北蘆洲,1883年建)、八里坌(今台北八里,1884年建)、錫口(今台北松山)、艋舺(今台北萬華,1889年建)、大龍峒(今台北大稻埕,1885年建)與新店(1884年建)。

第二次返回加拿大(1893年8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

1893818日,馬偕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第二度返回加拿大述職,馬偕此行許多時間忙於寫作,即於18959月完成並付印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臺灣遙寄》,2007年中文版書名改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這是他在臺灣18年間的經歷見聞和研究。1895927日,馬偕全家離開胡士托返回臺灣。

由於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給日本,1895529日,日軍登陸澳底,台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在此情勢下,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馬偕18951119日抵達淡水港,面對的是統治者已改變成日本的台灣日治時期。馬偕見此情景,謁見乃木希典總督,告訴他台灣教會受害情形。乃木希典18491225日-1912913日),出生於日本長府藩藩士家庭,從師玉木文之進。為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官階正二位大勳位功一級伯爵18961898年任台灣日治時期3任總督。

獨子偕叡廉; 1911年與蘿絲仁利小姐(Jean Ross)結婚,婚後回台灣承接馬偕衣缽,繼續投入宣教與教育工作,並且於1914年創辦了淡江中學,在日治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到受教育之教會。

馬偕博士經河南省宣教的麥克·克魯爾(McClure)醫師,診斷為喉癌,喉嚨潰爛,無法教課牛津學堂。190162日下午4時,馬偕博士經過年餘喉癌糾纏後,在淡水寓所辭世,得年57歲,骨灰葬於真理大學。

馬偕的台灣耕耘貢獻

醫療; 免費醫療, ,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1880年馬偕在滬尾(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滬尾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座落於中山北路雙連站旁。

教育; 1882726日,馬偕創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考恩奧康高亢台灣第一所淡水女學堂。宜蘭原住民噶瑪蘭族女子受教最為踴躍。

探索台灣自然及民俗文化; 蒐藏與鑑別許多文物,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購入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為漢人物件,三分之一為原住民物件;原住民文物中,以凱達格蘭族佔大多數,文物現在存放在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地下室。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r0830&aid=17728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