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03 11:32:43瀏覽871|回應0|推薦1 | |
台南紀行(歷史編輯自網路) 台灣 台南 歷史的描述 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 15世紀,海權時代的來臨,十六世紀(明代嘉靖朝後),便是福建、廣東、日本等海盜倭寇的窩藏之地,由於貿易昌盛,陸續吸引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進犯明朝東南沿海海域,荷蘭與西班牙更一度佔領臺灣作為對明朝、日本貿易的據點. 台灣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逐漸呈顯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海上貿易與交通日漸繁盛的時刻,台灣自然成為各方力量雲集的焦點.海盜冒險家商人野心勃勃的軍事家以及企求更好生活條件的移民,構畫了多彩複雜血淚交融的景象.台灣在這種時空背景下成長,台南是整個成長的起點.
荷蘭人對台灣的開發教化,為節約,採用政教合一,由宣教士兼充政務人員.傳教對象以平埔族人為主;傳教區域以台南為中心,北及今彰化嘉義,南至今高雄東港恆村一帶.新港文書是荷蘭人教導下的產物 .大約1630年,台灣西部海岸平原,即建有基督教堂,同時有新港文字譯寫的聖經版本.荷蘭人離台前,稻米和蔗糖,已經成為台灣農業的主要生產大宗,量達足以外銷. 明 鄭經承繼父業(鄭成功)實施寓兵於農政策,開墾田園面積為荷蘭人時期的2~3倍,農經興旺. 採納參軍 陳永華 之議,興建孔廟,創設學校舉辦科考,使台灣正式進入文治階段. 註 新港文書(維基百科) 新港文書(蕃語文書),也有人稱之為「新港文」,是今天台南一帶平埔原住民所留傳下來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民間俗稱「番仔契」.從文書所使用的語言來看,既有僅使用羅馬字拼音書寫的單語(主要以新港語’西拉雅語’及大武壠語寫成,另有極少數馬卡道語.)文書,也有漢語與羅馬拼音字對照的雙語文書.現存的「新港文書」約有140多件左右,雖然是研究平埔族群文化、台灣過去歷史的珍貴材料,不過,由於歷史緣故,使得平埔族群語文失傳,現在能勉強解讀「新港文書」的學者有限. 台南孔廟(改寫自文化部網站) 全台首學台南市孔子廟中有兩個空間,以「泮」為名,分別是東面的泮宮坊與南面的泮池.「泮宮」則是諸侯的學校,「辟雍」是周時設在天子國都的大學.「辟雍」格局包括中央的主體建築及外環之圓形水池,而中央的主體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室,可能是因為不同學習科目而分成不同空間;諸侯的學校,規模較辟雍小,其建築外圍只圍繞一個半圓形的水池. 當時在學校中定時會舉行鄉飲酒禮,釋奠先師先聖等敬老、祭祀的禮儀,學生由實際儀禮的操作學習,自從中國開始有教育,這種藉由演禮以達到習禮的方式,就一直是中國教育場所的設計概念. 因為孔廟與地方的官學合稱為學宮,而若以中央的國子學相對於周代天子之學’辟雍’,則地方的學宮就相當於周代諸侯之學’泮宮’,因為辟雍又作璧雍、辟雝,是西周時的大學.辟雍是西周時期的圓形建築物,四面環水為雍.貴族子弟都在辟雍學習禮儀、音樂、舞蹈、騎馬等.辟雍以圓形的水池環繞著,泮宮南布置著半圓形的水池,所以在地方孔廟的軸線前方通常會設一座半圓形的水池來類比,這也表示孔廟與學校相結合的概念.另外,石坊取名泮宮,也有類似之意義.台南市孔子廟泮宮坊為清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始立,將元樞重修,形制為四柱三間,石柱正(東)面對聯題曰「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背(西)面題曰「參兩大以成能,時行物生,無私化育;綜六經而垂教,禮門義路,不過範圍」.泮宮坊雖為石造,但全部模仿木構形式,各類雕刻精細. 中央橫楣有優美的雙龍與琴棋書畫雕飾,其上之版節則有人物與蝙蝠;屋頂中央為葫蘆,兩端以鴟吻收頭;石柱前後八隻石獅更是古樸可愛,其原為台南市孔子廟最外之入口,後因開闢南門路而東移. 台南市孔子廟半圓形的泮池位於已不存在之檽星門南側,圍以石欄杆,在與庭院相接之牆上嵌有一塊「思樂泮水」石碑,其乃源自《詩經》,古時候,參與應試的生員(秀才)必須至孔子廟參拜孔子,然後出檽星門到泮池繞一圈,並採擷池中之水芹插在帽子邊,稱為「遊泮」.此石碑在日治時期曾遭日軍移作防空洞之材料,光復後拆除防空洞後才重現天日,並於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重新嵌於牆土. 大成坊 (節錄於網路) 聖之時、清、任、和者;集大成. 傳統封建社會,教育是貴族的自然權利,孔子開啟了教育平民化之風氣,使得學術與禮樂教化下達於庶民,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子弟,奠定中華民族文明基礎.清 嘉慶皇帝譽為聖集大成.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孟子說:「伯夷,聖人中的清高者;伊尹,聖人中的盡責者;柳下惠,聖人中的隨和者;孔子,聖人中的合時宜者.孔子可說是集大成了.所謂集大成,(就如奏樂)敲鐘開頭,擊磬收尾。敲鐘起音,是節奏條理的開端;擊磬收尾,是節奏條理的終結.節奏條理的開端,在於智;節奏條理的終結,在於聖.智,好比技巧;聖,好比氣力.就如同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靠你的力量;射中,就不是單靠你的力量了.」 古蹟’現代建築藝術圍繞的台南忠義國小 孔廟的西側,忠義國小的文教區,為現代’近代建築圍繞,校舍外觀融入周遭近代古蹟.校區北側為學校禮堂,日治時期的台南武德殿. 日治時期 昭和11年(西元1936)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柔道劍道弓道與相撲等日本傳統武道,興建的武道練習場;武德殿.屬近代和風建築. 臺南武德殿的建築式樣為日本傳統的社殿建築,但材料則為新式材料(鋼筋混凝土、洗石子).其坐北朝南,二層樓高,左右各寬四開間,而主入口位於二樓,仿須彌座型式,莊嚴.一樓是各種附屬服務空間,兩側有次入口,而二樓西邊為武道場,東邊為劍道場,而北邊則突出做為祭壇.此外在日治時期,在武德殿外還有弓道場. 主體分為屋頂、屋身、基座三部分,屋頂為歇山頂(日語:日語:入母屋造),兩側置有博風板(日語:日語:破風),屋脊呈十字型,正脊脊吻為鴟尾.屋身皆可見為了仿木構的凸顯的樑柱和釘飾.門廊的屋頂採用唐博風式,並在建築物前後都有迴廊的設置,欄杆為仿木構造型,門窗全為平拱式樣.基座為一樓,外牆為洗石子,水平嵌飾凸顯沉穩. 臺南武德殿最初位於臺南大正公園(今民生綠園、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後來昭和十一年(1936年)2月時改在南門町臺南神社外苑東北角緊鄰臺南孔廟處興建現今的臺南武德殿,且在武德殿與孔廟之間設有大弓道場,兩者皆於同年10月10日竣工,並在10月24日與神社外苑同時舉行落成典禮.原本的第一代台南武德殿則改建為臺南市歷史館. 二次大戰後,臺南武德殿改為臺南市立中學與忠義國小的禮堂,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台南州廳 臺南廳舍,原臺灣銀行宿舍. 大正5年(1916年)5月20日,臺南廳辦公室從原清朝巡道署(今永福國小)遷入新廳舍,此時期廳舍建築只有正門與衛塔部分,直到1918年至1920年期間才增建兩翼部分.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空軍供應司令部(後更名為空軍後勤司令部)由上海遷至臺南,第三辦公處於民國38年(1949年)進駐稍加整修後的州廳,當時僅修復為桁架斜屋頂,大廳柱子亦只作簡單收頭.民國57年(1968年)經臺南市議會決議後,臺南市政府函請空軍供應司令部遷讓該機構所使用的臺南州廳建築,空供部司令陳御風將軍於民國58年(1969年)4月7日將州廳移交臺南市長林錫山,在此之前臺南市政府於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今建興國中)辦公,因此留下府前路之路名.民國58年(1969年)9月25日開始從舊址遷到州廳,9月30日臺南市政府正式於臺南州廳辦公,並在此辦公28年,直到民國86年(1997年)10月1日市府遷至安平區內五期重劃區新大樓(今永華市政中心)為止.民國86年(1997年)8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此成立「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同時負責「國家臺灣文學館」與「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籌設工作.隔年5月22日,在時任臺南市市長張燦鍙 (ㄏㄨˋ)與文資中心主任林金悔代表雙方簽約後,臺南市政府正式移交舊臺南州廳給文建會,隨即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進行原臺南州廳古蹟建築修復及新增建工程.整修工程於民國91年(2002年)年底完工,而後「國家臺灣文學館」於民國92年(2003年)10月正式開館營運,並在民國96年(2007年)3月正式定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南州廳採用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平面呈V字形,主入口門廊及門廳設於轉角,門廊採二圓一方的複合柱式,上設露臺.左右轉折處各設圓筒形衛塔一座.辦公空間採雙廊設計,臺基用自然石砌造,並開通風窗.牆身分層處理,一樓用洗石子仿石材勾縫,二樓用紅磚貼面,女兒牆則用燭臺欄杆構成,屋頂採用法國複折式,並開成排的圓形老虎窗.整體而言,原臺南州廳建築造型雄偉,風格獨具,堪稱日治大正期官有廳舍建築的典範.建築史而言,台南州廳建築是臺灣當時幾個廳舍中之代表作之一,其他同類之建築尚有臺北廳舍(今監察院)及臺中廳舍(今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環境保護局).為磚造承重牆、鋼梁、及鋼筋混凝土二層樓建築,屋頂為銅瓦馬薩式屋頂,正門立面左右皆有一座圓柱形衛塔.法國馬薩式屋頂由設計師曼薩爾氏所發明,其特點是將屋頂分為兩折,其近屋脊上;坡緩.而下接屋簷的坡陡,故又稱為複折式屋頂,此處的馬薩式屋頂,增加了成排牛眼窗的設計,整體呈現出了一種有變化的建築美感. 友愛街上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日治時期 山林事務所 葉石濤先生是台灣本土文學的重要文學家.「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這句話是葉石濤先生在台南體驗生活、品味人生的心得,也是台南傳達給旅客的專屬意象. 葉石濤,1925出身台灣台南市白金町.台灣當代文學作家,創作以小說與評論為主,散文及翻譯為輔.葉石濤橫跨日治與戰後兩個世代,小學前曾接受兩年漢文私塾教育,畢業於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歷任日本作家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的助理編輯。戰後擔任國小教師46年. 1951年,因「知匪不報」罪名被判刑5年,坐牢3年.出獄後,無法回到原來的學校教書,為了謀生而不斷代課.因此文學創作生涯中斷將近15年.1965年一度辭教職,進入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特別師範科就讀.1965年定居高雄市左營區.1987年完成的《台灣文學史綱》是台灣人自己撰寫的第一部台灣文學史,意義重大. 台南 司法博物館 原台南地方法院 位於馬兵營(後編為南門町二丁目,現為府前路.).建築主體莊嚴宏偉、美觀典雅,屬巴洛克式建築,名列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建築之一.建築外觀類比台南州廳的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建築.鮮明的馬薩式屋頂,有序成排牛眼窗的設計. 台南美術館 二館 忠義路’府前路上的現代建築,外觀日出’月升陪襯下都吸睛,鋼骨玻璃帷幕,地板都是組合構建.寬敞中庭樹立透明升降機,前置電動手扶梯及餐飲專用樓梯,區隔的醒目.中庭四周是美術展廳,展品不多,來日得有充分預算編列購美,做為館藏.硬體空間’動線設計的寬敞’大氣,讚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