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0 09:31:22瀏覽1826|回應0|推薦7 | |
山西 晉中 常家莊園 山西省在使用清潔能源限煤令下謀經濟發展,農漁業外大力推動觀光產業,規模手筆有前瞻性.不論五臺山’雲崗石窟’華嚴寺’常家莊園均展現漢至唐的時代北國風貌.青瓦’原木勾配地景再再引入當代場景;回到過去.假以時日的社會環境配合,山西將再現漢唐盛世. 山西大同御和西路以西仿舊原址修建古建物,以東為新設城區,都計後完成公共設施,容納舊城拆遷戶,現代建設開發.城改市長”耿彥波: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觀光評價是成功的. 常家莊園-1 《七絕·常家莊園》詩: “諱稱大院號莊園,不與王喬並世間.獨樹儒商雄且秀,春風過後水漣漣.”. 常氏以儒商文化獨樹一幟,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築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獨創之處,晉中曹家、王家、喬家、渠家等晉商宅院望塵莫及. 清代是晉商的輝煌時期,和眾多成功的山西商人一樣,晉商作為中國清代十大商幫之首,而常氏家族在燦若星河的晉商名門望族中以其非凡的膽識,帶領晉商開創了可以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中國第一條通往蒙、俄和歐洲的茶葉貿易之路.常家始終注重子弟讀書習儒,以「學而優則賈」為家訓,因此,常家成為了「清代儒商第一世家」之美譽. 晉商精神 窮則思變,艱苦創業。 逐利四海,開拓進取。 振興民族,忠義愛國。 組幫結會,同舟共濟。 信譽至上,誠實守義。 尊師重教,以人為本。 勤奮謹慎,儉約自律。 樂善好施,熱心公益。 位於山西晉中市榆次區西南東陽鎮西車輞村,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清代北方民間建築群.喬家大院在常家大院再西南側,兩者都位在在太原市東南側. 清代山西晉商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鄉車輞村進行了大規模的宅院建設.經過200餘年的陸續修建,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建起南北、東西兩條大街,莊園共占地一百餘畝. 常家莊園很大,其建設規模在當時被稱為三晉民居建築之首.由堡門、堡牆、街道、宅院建築群、園林、商鋪以及街心牌樓、堡池、池橋等組成.四周院牆高砌,且有六七米寬的護城河經白色石拱橋達城門.城門坐西向東,名曰「敦艮吉」,門樓高達三層. 常家莊園為城堡式建築,原有八道堡門,現僅存一座即東北堡門.堡門高24米、寬15米,門洞上方刻有"敦艮吉"三個大字的匾額,寓意為堡門的方位朝向東北,居住在莊園中的人質樸敦厚、誠懇待人,並希望莊園和整個村落都能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常家莊園有房屋1500餘間,樓房50餘座、園林13處.常家莊園經修復對外開放的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四萬平米宅第,八萬平米園林,主要是東西向大街北側的原有院落. 常家大院的敦艮門的南、北兩側堡壁上 “法帖群” 稱“法書”,即刻在木石上,可以用紙再拓下來的大型刻印版本,用於永久珍藏名貴書法作品,並為後人提供書學的範本.蘇軾以楷書書寫的<豐樂亭記>和<醉翁亭記>巨幅赫然于常家大院的敦艮門的南、北兩側堡壁上,常家書香世家得以印證. 民間有個說法:「喬家一個院,常家兩條街」,名不虛傳.當走進「敦艮吉」,一條寬約10餘米,長約千米的清代青石街道展現眼前,兩側樓院銜接無隙;寬寬的街道,十分的乾淨整齊,一眼望不到頭. 常家莊園 莊主 完建中國第一條茶商絲綢之路’ 民居第一祠堂'書院'北方民居第一園林'罕見建築裝飾藝術. 常家莊園建物 花園 的裝飾藝術 門樓 磚券圓頂門'雙柱飛簷挑腳門'二柱歇山門'二柱卷棚門'垂花夾牌門'石柱門'月亮門'瓶形門'儀門'歐風門,143種風貌. 磚雕'石雕'木雕窗櫺120種600圖樣,照壁'影壁86款.內容為吉祥圖案'花鳥蟲魚'人物故事.如程門立雪(學生誠懇向學’恭敬受教.比喻尊師.)'春秋三國.蘊含儒'道'釋諸家宗旨'內涵.旁白楹聯浸透著處世哲學. 祠堂的正門眉之上有一匾:常氏宗祠;為官居三品武翼都尉的十三世常立德書.西邊有一匾:藝舟攸濟為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光緒五年書贈給常萬玘的.東邊有一匾:樂善好施是山西巡撫趙爾巽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贈給常萬達一支的.大門的楹柱上有一聯,上聯是:蔔地輞川百代兒孫承德澤;下聯是:名堂燕翼一脈先祖紹嘉猷.意為上祖選擇了輞川這塊風水寶地,使百代兒孫都興旺發達.兒孫們從燕翼堂走出來,不僅繼承了祖宗的美好道德,而且還不斷發揚光大. 建築佈局上,常家祠堂從南向北由4個院落組成,即石圍欄外院、前院(戲臺院)和由獻廳分隔而成的裡院上、下院.主要建築設施有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廳和獻廳、配廳、配房、戲臺等. 門檻內為祠堂前院.門裡側成了戲臺.平時可用做進入祠堂的通道,故又稱“過道樂亭”.常家將戲臺設在祠堂還有一層含義;除了告慰祖先,家業興旺發達外,同時也為祖先貢戲,祖先與後代同樂. 戲臺匾額:義關風雅.此匾是山西巡撫曾國荃因世和堂(北常總稱)世代以儒教傳家,為褒獎其家族在經濟、文化上對山西省做出的貢獻,經奏請朝廷後贈予常家的.楹聯為:雙蜚雕鶚雲霄志,累葉縹緗忠孝經.清代郭 書寫.蜚,意同飛;雕,鶚,皆為善飛翔的大鳥。累葉,即累世、歷代的意思;縹,淡青色的絲織物;緗,淺黃色的帛,古代一般用淡青色與淺黃色的絲帛做書套.大意為:子孫能有雕鶚淩雲的志向,是因為有了歷代相傳的忠孝經典書籍. 祠堂之上供奉著始祖常仲林的塑像,手執羊鞭,肩抗羊鏟,身背雨傘,雙目炯炯有神地注視著歷代子孫們.常仲林塑像上方有一匾:報本.意為要求子孫後代要飲水思源,不能忘本.塑像兩側的楹柱上有楹聯,上聯是:得姓有由援古國;下聯是:分支成聚說平原.意思是說常氏是軒轅黃帝的謀臣常先的後裔;說,同悅.分支到輞川平原生活幸福,事業更加興旺發達. 靜園 常家“後園子”——杏園、棗園、桑園、花園、菜園的基礎上,聘請中國當代著名古建園林專家孟兆禎、周維權、鄭孝燮等精心策劃,遵從原貌,而又經過必要的整合和補修,園中生園,連結成有主題的景觀. 靜園主體位於各堂院的後面,縱跨莊園北部,占地120畝.常家建造靜園時,正是中國造園活動的高峰期,且常氏數代往來於江南水鄉與塞北大漠之間,所以,揉南、北風格於一體,使靜園既具北派之質樸豪放,又有南派的靈巧秀美。風格以野趣為主,點綴以小溪、水塘、回廊、甬道、亭閣、溪橋、園中園,精緻、肅靜、空靈、通透,超然脫俗. 杏壇台下四周工藝精湛的四幅石質浮雕,分別是孔子“周遊列國”、“論穆公霜”、“杏壇講學”、“學琴師襄”的典故. 周遊列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分割為許許多多的小國家.當時一些學有所成的“士”,為了發揮自己的才學,得到各國君王的重用,紛紛遊說於列國之間,在民間或王室講述自己的學問.其中比較成功的有韓非、李斯、蘇秦等人.孔子也不例外,也帶領了弟子們,四處進行講學.遺憾的是,學說始終沒能得到列國君主的欣賞.杏壇講學;孔子周遊列國,未能得到重用,回到魯國後,仍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乾脆不再想做官的事,每天在杏壇談琴論道,向弟子們講述“詩、禮、樂、易”.所以”杏壇”便被尊為孔子授學立教的第一聖地.由於孔子講學的地方種滿了杏樹,人們便把它稱為“杏壇”,杏壇就成為人們追求知識和理想的代稱.孔子辭世後,學生子貢在他的陵墓周圍種了許多楷樹,而當時在河南的周文王陵墓前則種滿了模樹,因為二人都是代表中國文化的典範,所以後人便以“楷模”作為人們崇尚學習的對象的代名詞. 論穆公霜——齊景公和晏嬰到魯國,見到孔子.景公問:“秦國過去很小,地理位置又那麼偏僻,但秦穆公為什麼能稱霸呢?孔子回答:秦過去雖弱小,但其志向遠大、法度嚴明,又能知人善任.比如它能用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然後委以重任.由此看來,秦稱王是各種良德善行鑄成.景公聽後,表示信服. 學琴師襄——魯昭公十九年(西元前523年),孔子29歲時,向師襄學習彈琴.師襄教授了孔子一首樂曲,問他是何人所作?孔子長時間反復練習彈奏,直到理解了樂曲的內涵,進而領悟到他的作者是周文王. 樂曲的確是文王所作,名叫“文王操”.師襄很佩服. 杏園影壁花牆 每個院落中觸目可見的磚雕、木雕、石雕和木構件上的彩繪藝術,別具風采.磚雕藝術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房脊的吻、獸和雕花護脊,造形優美,線條嫺熟,刀法細膩,均為清代磚雕精品;二是照壁、花牆磚雕,既有傳統的“百壽圖”、“吉祥圖”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鳥獸、鮮果品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磚雕藝術;三是每排廂房“硬山牆”上端的“墀頭”有花’鳥’獸或字,兩兩成對,很少雷同,造型各具特色.四是現存的部分磚雕護欄,在貴和堂的樓層護欄上,全部由磚雕砌成,圖案由福、壽、喜、祿、禎、祥團花和八卦爐、懸壺、文房四寶等組成,欄柱、欄板渾然一體,猶如天然而成,絲毫不見砌縫,無論雕刻藝術,還是壘砌藝術,堪稱清代建築中的上乘工藝.另一部分在養和堂,保存完好,但雕技藝術稍遜. 雙層鏤空博古圖 常家大院的石雕藝術有護欄、門獸、護牆等,大多用細砂石雕成,刻有各種圖案.砂石的粗獷,雕工的細膩,相映得彰,別具一格. 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戶木雕、門框、屏風、傢俱和隔扇木雕等,圖案千變萬化,造型手法各異,木質多種多樣,恰似木雕展覽,遊人眼花撩亂可惜木質不易保存,破壞十分嚴重.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築的代表,室內佈置十分講究,處處反映出書香門第的穩重古樸、勻稱適宜.室內的琴棋書畫、文房四寶、奇花異卉、山水盆景,有別于其他晉商宅院.作為儒商宅院,有其獨到之處,耳目一新. 常家莊園 獅園-2 四獅照壁楹聯:奇石盡含千古秀,異花常占四時春——採用卷蛇變形體篆字,佈局端莊勻稱,與照壁風格融為一體.大意:表達了莊園主人鍾情自然山水草木和對巧奪天工的雅秀景致的嚮往和讚美. 眾多大小不一,形態不一,時代不一的石獅子,是由據說108個獅子組成獅園.這裡最多,據說這些獅子是當年常家從南北收集而來.人有108種煩惱,佛說:“獅為瑞獸,震災去邪.”故設獅園.其中有一隻獅子很有人氣,帶著紅綢,是因為現世的班禪曾來參觀,與它合影留念過.摸摸獅子就似接受了現世班禪活佛的開悟. 常家莊園 靜園 小石潭 流杯台 琴心亭 《蘭亭集序》王羲之筆下”流觴曲水”總是造園場景,靜園意境更佳. 沼余湖 意味豐澤’滋潤常家的活水源頭.庭園之美的要素. 觀稼閣 常家的長者經常早起登上觀稼閣,看子孫的宅院中炊煙升起的時間,判斷家族成員勤快’懶惰.閣內樓中銅雕稚齡端坐朗讀詩書,長者傾聽人像. 門扉門屏木雕雅致. 將軍藤 西元1367年明大將軍 徐達 榆次基地帳外生出 龍藤,虯枝茂生.為攻 “太原元軍” 勝利祥兆. 靜園 遐園 小池塘為軸心靈魂,迴廊連接鋤月’夢綠亭’建物.靜心可以遐思. 靜園 貴和堂 貴和堂 書樓 靜園角落是單坡頂,只有一面坡的屋頂.與常見的兩面坡屋頂有較大的不同,但從一面來看又有極大的相似性.可以說單坡屋頂就像是兩面坡屋頂被從中間一切兩半了.單片屋頂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築或是附屬性的建築上.在已發掘的商代宮殿遺址中,可以看到在商代即有單坡頂的廊子.而現在的陝西、山西等地的農村,許多民居仍然使用單坡式的屋頂,成為現今較富有特色的一種民居形式.以山西丘陵地現況,依坡築造建物,短簷及建物壁多緊靠山壁,有類似隧道洞門功能. 靜園南緣的常家莊園建物 - 3 點綴在常家莊園院落及兩大建築群中八十多個堂地的匾額’楹聯,分類為常氏自創書聯’清代名人名筆聯,展示主人情操.匾額四種;職官額,懸於鄰接大門.堂名額 ,懸於二門或正堂.寄情額,懸於正廳或亭'閣.朝廷’官府’鄉人’門生贈的匾,懸於祠堂’主人宅地. 常家莊園 展示的宅院建築,主要的為九堂,由靜園西端遐園南側貴和堂往東觀賞依次為,貴和’廣和’體和’養和’謙和’雍和’慎和’人和’節和堂.人和’節和堂為慎和堂支堂.體和堂東有客房院,明清大街上奉旨承恩牌坊東側緊鄰石蕓軒書院,謂兩院. 貴和堂 宅院位於後街西段北側,坐北朝南,有房屋73間,樓房2座,在常家莊園建築中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個堂;得以保存的磚、木、石雕、彩繪最完整;有中國民居中最大的磚雕影壁;專家認定七開間書(後)樓是中國民居中最高等級的建築.貴和堂十四世曾迎娶過堪稱三晉才女的“喬家大院”千金;貴和堂後院的藏書樓為當時只有王府才許建造的七開間正樓,只因此樓並不為主人居住,而是用於珍藏聖賢之書;藏書樓上的漢紋錦彩繪春秋故事,系清中葉的作品,被視為國寶. 漢紋錦——漢代紋飾發展而來的美麗圖案.這種形式,日益得到了完善與發展.到清中葉,隨著晉商的興旺發達,一個個深宅大院的出現,這種形式在實踐中越來越精美,並逐漸發展成為金青、五彩、素式三個類別,以及大金青、二金青、小金青、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和素式等七個等級.畫芯則有山水、花鳥、人物、博古、吉祥圖案五大種類,這些方式、方法、種類在常家莊園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集其大成,簡直說是個晉中、太原一代特有的漢紋錦彩繪藝術的博展館,其中又以貴和堂的彩繪最為精緻、高檔,被專家們稱為目前現存的漢紋錦彩繪中的的頂級精品. 貴和堂的建築,除車馬院、客院等附屬院落在後街南側外,主要建築6處均在街北,是北常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堂.迎面最大的磚雕貼金方篆格言影壁為山西全省各民居中面積和藝術價值都堪稱第一.詒穀影壁匾:詒穀——詒:傳給、訓話,意為傳給後人的訓詞.穀:莊稼或糧食的統稱.大意是:要求家族成員像天天需要吃飯一樣,日日習讀遵守祖上的教誨,一天也不可缺少. 貴和堂“繡樓”座南朝北的二層小樓.樓上供未出閣的小姐居住,一層是丫環婢女休息和居住的房間.東暖閣是小姐的臥室,雕花臥榻、精工細做的香羅帳、衣櫥內所存綾羅綢緞的衣著和被褥,無不顯示出家族當年的富有和奢華.小姐也常常會下樓來會見親戚中的姐妹等人,和她們一起消閒,所以樓下的陳設同樣顯得文靜、優雅、舒適,而且寬敞明亮、採光充足,看不出是下人居住的地方. 貴和堂 正廳 貴和堂 甬道 東西配房 及 磚木雕配件 廣和堂---秉猷後人的支堂 大門匾:皇恩壘錫;常懷玗誥贈從二品武功將軍,其子秉猷、秉綏、秉儒為父親立匾.錫,九錫;古代皇帝給其臣子的最高賞賜.壘錫,指皇帝多次賞賜. 體和堂 常憬於咸豐年間受朝廷恩旨賜舉人身份,是常家的第一位舉人. 賜 大門匾:文魁. 體和堂大門楹聯:落葉無端悲壯士,真茶遠寄自潛夫.清劉春霖書寫. 壯士若秋葉落下的無奈, 慷慨心境悠然而生潛夫.潛夫不求聞達、淡泊名利.劉春霖(1872—1942年)字潤琴,號石筼,直隸肅寧人.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頭名,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體和堂 客院 大門匾:輞川別墅——常氏書寫.其意為:這裡雖然是我的客院,但也是您的別墅,請您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樣吧. “輞川別墅”鹿圖影壁與大門前的照壁形成傳統的鹿鶴同春吉祥圖外,這個鹿圖還有歡迎貴客臨門的寓意.曹操曾吟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佳賓,鼓瑟吹笙”,可見鹿這個瑞獸,古來就有迎賓的含義,最高檔次的迎賓宴席叫做“鹿鳴宴”. 養和堂 常家莊園名清大道西向,過了”奉旨承恩石牌坊”,挑角門上的匾額"進士第”,知道這是常家莊園進士公的府第,堂名為養和堂.大門上彩繪的門神,威武雄壯,栩栩如生,別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此,這一帶人都稱它為「門神院」.現在開發出來的是老電影展示館和常家簡史館. 常家莊園 石芸軒書院 - 4 位於後街中段北側,是常家的家族書院,因珍藏稀世珍品一一石芸軒法帖而得名.書院由石芸軒大書院、私塾院、約齋書院3組院落組成,佈局上連為一體.院內形成一處園林式的書院建築群. 碑廊構成了石芸軒書院的主體,收藏展示著四部大型珍貴碑帖,廊即是帖,帖即是廊,其中三部在前院,一為正廊的《石芸軒法帖》,一為東廊的《聽雨樓法帖》,一為西廊的《常氏遺墨帖》.一部在後院南廊,為《四十四帝后禦筆帖.》, 收錄了從夏禹到清宣統在內的42位帝王及唐武則天、清慈禧之筆跡,故稱四十四帝后帖. 書院從結構上可劃分為三院,從佈局上則連為一體.院中蒼松翠柏、虯槐勁竹,四季花木與樓、亭、廊、堂交相輝映;奇石點於樹下,清池鑿於庭中.私塾、小書房、大書院三者連為一體,儒商風骨盡得展現.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受博大精深之儒商文化之薰陶,常氏族中一批批優秀人才從這裡走向社會,成為了令世人矚目的商界精英、學界名流. 在構架精美,造型別致,飄逸著儒雅文化氣息的大門兩側,圍牆上嵌刻的“學海”兩個字格外醒目,這兩個字,傳說是王羲之的手跡,字裡行間更見其力透紙背的功力.“學海無涯苦作舟”,常氏將這兩個大字赫然刻於書院大門兩側,用意不言即明.門楣上“貞而不諒”四個字出自於論語,其意是真正儒家在堅持正道講究原則的同時,要做到不固執,順應歷史潮流.”貞而不諒”,可以說是常家對儒學的基本態度. 前院子的正中,是一池清可見底的碧水,方方正正的池形體現著儒學的思想,池上橫架的拱橋,則營造出小橋流水的意韻.在前院的四周,有四亭三廊,這四亭分別以論語中的“德有鄰”、“志於道”、“學而思”、“思無邪”命名,是常氏子弟的琴亭,棋亭、書亭和畫亭. 琴棋書畫四亭 德有鄰——書亭;志於道——畫亭;學而思——琴亭;思無邪——棋亭.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譯:有德的人不會孤單,定會有人親近.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大意:詩經三百首,用一名話概況,那就是不虛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大意:志向於道,依靠於仁,嫺熟地掌握技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大意:學習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 石芸軒法帖:(杜大統書寫) 杜大統;(西元1733~N)字惟九,號枕崗道人,太谷縣陽邑村人,監生;一生未仕,傾心書道,精研楷、行、草、渚體.柳體幾可亂真,攻學魏碑有極高造詣,是清代中期書法由帖學向碑學轉變時的實踐者及卓有成就的代表,惜因僅為布衣白士,超群書藝未能遠播,從79歲起,將以往所書得意之作,自已購石一一鐫刻有石達數百塊. 常氏遺墨法帖(位於西廊,長十丈) 御筆亭 聽雨樓 私塾 約齋 常家莊園 奉旨承恩坊 - 5 東面,簷下豎向匾額:奉旨. 梁枋中間石刻坊額:繼序紹述, 梁枋下石刻文字:左起:大清嘉慶元年奉旨特贈常公萬達從二品武功將軍. 中間楹柱聯:田疇連阡陌不及經典充篋笥 邸肆跨坊曲何如義方遺子孫 左側坊額:安且吉兮.右側坊額:大有慶也. 西面,簷下豎額:承恩. 梁枋中間石刻匾額:齊莊中正. 中柱對聯:聖人遺跡遺德和禮天之助乃順也 賢者傳世儉與廉人之助則信哉. 左側坊匾:錫茲祉福 .右側匾額:敬其所尊. 大夫第 謙和堂 謙和堂大門匾;「大夫第」.為咸豐4年(1854).11世常秉祥被贈四品朝議大夫後,其子常炳所立. 常氏商業精英 11世常秉祥宅.常秉祥主管張家口總號. 雍和堂 十一世常秉修的老堂. 武德第——光緒三十一年,十四世 書春 為誥贈正五品武德騎尉的父親常立敘立的匾額. 福字影壁楹聯:敏事慎言恥躬行之及遠,省身克已欲寡過而未能 . 郡伯 第 慎和堂(二門匾) 十一世常秉式的老堂.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世常秉式被誥贈正四品昭武都尉,其子恂、惲、悌、惺為父立匾.郡,古代行政區域;秦始皇稱帝,在全國設三十六郡,郡的行政長官叫郡守,軍事長官叫郡尉,亦稱郡伯;其職位約等同于昭武都尉. 華展 大夫第 院內有“慎和堂”支堂“節和堂”、“人和堂”和三組建築.大門門額;“大夫第”,是清嘉慶年間,常懷珮被誥贈從四品朝議大夫,他的兒子秉州、秉祥、秉修、秉式、秉聰為父親立的匾額. 楹柱對聯:明月山房靜樹深時見鹿 香靄花間露溪午不聞鐘.. 清,張照書寫.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天瓶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詩,工行草,書法初學董其昌,後師顏、米,運筆雄健,氣魄渾厚,兼擅畫蘭、墨梅.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此聯表達了主人燕居田園、追求悠閒安謐生活的願望. 前院正廊匾:承啟第——節和堂、人和堂為慎和堂的支堂,遂以承啟自戒. 二門東匾:節和堂——堂名,為慎和堂的支堂;清,常贊春書寫. 節和堂正廳匾:學禮典書——學典,指追求學問、勤奮學習;禮書,為傳統經典,儒文化書名;即:《禮記》、《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大意是告誡子弟要勤學儒家經典. 二門西匾:人和堂——堂名,是慎和堂的支堂. 人和堂正廳匾:世顯文明——意為代代習儒,使其更加光耀顯赫. 秋毫,鳥獸的細毛,此處指毛筆.顛:書寫時猷勁的腕力.大意:為人要有骨氣,要象老松一樣堅貞而蒼勁;寫字作文時,只有腕力的猷勁之功才能顯示其神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