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洗牙時想到亞里斯多德
2010/05/02 15:38:06瀏覽445|回應0|推薦2

昨兒晚上, 坐在牙醫的躺椅上洗牙時, 福至心靈的想到亞里斯多德, 當他40幾歲時口中的牙齒健康程度..., 雖然洗牙過程中高速旋轉的機械聲與摩擦, 讓我帶著一點緊張的心情, 頓時輕鬆許多. 也同時感受到身為現代人的幸福...

洗完後, 終於可以說話, 我指著手上這本余英時的 "歷史與思想" 跟牙醫師說, 想到蘇格拉底( Socrates 466-399 B.C.),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都得不到這樣的服務與享受, 自己真的覺得很棒... 這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女醫師很開心的回予我訝異與開朗的一笑.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55542

話說, 我正好在讀這本書的" 西方古典時代之人文思想" (昨晚睡前正好把這篇文章讀完). 柏拉圖( Plato 427-347 B.C. )談到 " 理念的世界 " 與 "感覺的世界", 並以倫理思想與政治思想的中心觀念是公道 " Justice" 為一圓滿的定義. 就國家或社會而言, 公到必須於全體之和諧中求之. 在其 "共和國" 中, 柏拉圖將靈魂分為三部份 : 即天理 Reason, 人欲 Desire與精神 Spirit. 精神即調和天理與人欲, 使靈魂獲致均衡的唯一力量. 所以柏拉圖在天理與人欲之間加入的精神一觀念正足表現他的人文主義的傾向. 是節慾論, 不是禁慾論, 這是他與中古基督教思想家大不相同的一點.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 )做了更精細的分解, 認為靈魂共有三種: 營養的靈魂, 感覺的靈魂, 與理性的靈魂. 植物僅具第一種, 一般動物則兼具第一及第二種, 唯有人同時具備三種. 人之所以特別尊貴者也即在此.  由於人之具有理性, 他在宇宙這一形式的組織中遂處於中位, 把高層次與低層次的事物聯繫了起來. 因此人性也居於物性與神性之間.

亞里斯多德並不輕忽感覺, 反之他認為靈魂的一切功能最後都從感官材料轉來, 理性亦然. 理性之所以高於其他功能則因為它是化潛能為現實的心理歷程之最高發展階段.

從人文主義的觀點來衡量古代的倫理思想, 蘇格拉底未免崖岸過峻且帶有神祕意味, 柏拉圖則抽象而無系統. 唯有亞里斯多德才達到健全, 清晰而復實用之境界. 其思想之一基本特徵是避虛就實. 

亞里斯多德認為倫理與美好生活的目的都在求取一種快樂(eudemonism)或福利.此快樂或福利乃是源自道德行為的一種滿足, 也就是" 依據完美德行之一種靈魂的活動 ". 因此他並不把德性當作超越的理想, 而視之為理性功能之適當的運用. 它本身便是目的, 而非手段. 道德行為蓋不離乎人倫日用, 是入世而非出世的.

亞里斯多德雖反對壓制低級功能如飲食男女等慾望, 但卻主張用理性( 最高功能 )來調節之, 使人的生活最後能達到一種合理的均衡. 這樣我們就接觸到了亞里斯多德著名的中庸說 ( Doctrine of the mean ). 所謂Doctrine of the mean 並非任何先驗的規範, 故必待智者在具體情況之下自作決定.人如能把握住中庸之道便可將互相衝突的部份加以適當的配搭, 使之成為一調和的整體. 至於如何始能靈活地運用中庸之道以處世接物, 那便得由個人的智慧和不斷地修養來決定了.

 希臘思想的中心觀念 - Justice 公道, 若與中國古代人文主義做比較, 其地位近似 " 仁" 之於儒統.

常與變是希臘哲學的兩大主題. 亞里斯多德所持的形式與物質的說法( 柏拉圖之理念世界與感覺世界之劃分已經先發之, 但柏拉圖所嚮往者唯在理念之永恆, 遂使此二世界分而難合, 亞里斯多德則渾然一體: 共相不能離具體之事物而空存, 具體事物之中也蘊有共相之因子. 通過理性人可以知常, 通過感覺人可以知變, 亞里斯多德的形式則不離乎可感覺的事物, 人必當自其已知之事物漸推至其所未知之事物; 柏拉圖的形式是超越可感覺的事物之上的), 我們不妨說形式乃表現宇宙萬物之永恆的一面, 也即是常道; 物質乃表現其生滅的一面, 也即是變道.

...

以上該文章的菁華節錄...( 而余英時此篇文章大體脈絡則本 Herschel Baker 所著 The Dignity of Man ( Harvard, 1947 ) )

所以這也是在三位大師中, 我在

洗牙的時候, 想到現代精細分工社會帶來人的物質上的快樂, 我想要分享給予Aristotle, 而非 Plato, 因為Aristotle會關心這樣感覺世界的幸福與快樂, Plato 可能不會那麼有興趣(稍微往棄肉歸靈的方向走, 中古時代的新柏拉圖主義更是如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orgeyang093&aid=399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