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4 11:33:49瀏覽4590|回應27|推薦57 | |
兩天前,吳伯雄率團訪問大陸時,代表國民黨主席提出「一國兩區」的構想。這個看似非常前進的議題,要是放在去年,甚或今年大選前,台灣肯定會被民進黨和媒體聯手鬧翻了天,紅帽子滿天飛。 但今非昔比,儘管媒體還是秉持見獵心喜的態度,民進黨卻只能叫囂個幾句。等到郭正亮跳出來主張「一國兩區」的構想,阿扁執政時也講過。這下子整個黨中央立時啞口無言,就只剩下深綠外圍的幾隻小貓小狗在跳牆鬼叫。 可真要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如今台灣社會在馬英九淡定治國的理念下,人民生活逐漸回歸平靜而正常的日子,人民啊,已經對過往焦躁的政治氛圍備感厭惡、疲累,終至於無感了。 這是很明顯的「鐘擺效應」。 其中,特別是反映在大選之後的幾樁重大被過度泛政治化的民生經濟議題,例如美牛爭議。大張旗鼓上街反對的,民進黨不再是主要角色,頂多只是由具有綠營色彩的主婦聯盟出面嗆聲,就連「號稱萬人」的豬農到頭來也終究搞成搬石頭砸自己腳的笑話。 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民眾徹底冷淡以對。這並不是說人民不再關心政治,而是不願再讓政治左右自己的生活。 因此我們看到了,哪怕不屬於政治的Makiyo藝人事件,社會大眾一樣冷眼旁觀。媒體和網路炒得再紅火,反倒讓案情急轉直下,大家反而同情起原本千夫所指的那三個女藝人,媒體和政論節目終究落得個慘遭群起指責的下場。 過度的反常,總是惹人嫌惡的,也因此必然回歸正常。 然而這畢竟是可喜的,我也早在兩年多前的幾篇文章就指出,政治從來不是生活中唯一最重要的事,兩岸的趨向和平、合作與融合,也是時代導向的大趨勢。民進黨反對這一潮流的逆向而行,無異螳臂擋車,必然被迎面而來的高鐵列車撞個稀巴爛。 此所以這一年來的面臨大選,我一直主張台灣各家媒體的民調,其實是非常反科學、反理性的,我更認定馬英九必然連任。凡看過我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態度始終一貫,立場永遠堅定。 為什麼? 因為我每天都活在民間,和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一起呼吸,我很熟悉他們的脈絡起伏,觀察得到、也體會得到他們的感受。 比方說我在這裡所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指出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早已不在乎陳水扁的死活了。可事隔三年,瞧瞧現在的民進黨居然還妄想要求特赦,結果當然是自取其辱,反倒招來吳淑珍主動爆料的整黨上下公職人員,無一不拿過陳水扁的贓款,竟是要用麻布袋裝現鈔才扛得回去。 你們反對民心,公然與真正的主流民意為敵,如何可能不落到現世報的下場? 然則,「一國兩區」這一議題之所以讓民進黨攻擊乏力的道理,也是在此。大家的感覺是,滿好啊,這是一種回歸正常的政治論述──在一個中國之下,台海兩岸本來就該以「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的平等地位來相對待嘛。 話說回來,這又何嘗不是回歸傳統中華文化下的歷史正軌?兩岸都是華夏子民,儘管有政治信仰的迥異,但都可以手牽手、心連心的坐下來談,求同而存異。 台獨可以休矣,早在阿扁承認「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時,台獨就在這個世界已經失去了立足點,也毫無市場可言了。 正因此一大趨勢的順流而下,台灣人民終究察覺到,安逸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某個政治議題而吵架,還不如去郊野騎小摺,不如趕緊打電話給餐廳預先訂位,不如看林書豪的比賽才要緊,輸贏都無妨,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民對政治的冷漠和無感,相對反映的是,對於各種日常休閒活動的轉趨熱情。以此,台灣終在馬英九的寧靜執政之下,總算得以安心朝文化創意、文化建設的方向去邁進。 一國兩區也,正是包涵著重新建構中華文明的含義在內。在這方面,我們的人民已遠遠走在民進黨的前面,大家需要的是生活品質和藝術品味的提升,最厭惡的是民進黨政客的焦躁浮動,以及媒體的唯恐天下不亂。 如果諸位有心的話,自可發現我寫作的方向也早在布局,最近更是往文學與文化的方向調整,將來更會和大家一起聊聊佛教和禪宗的故事。 畢竟這才是部落格寫作的要旨,把握民心,與時俱進,讓彼此一起走向自我提升的境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