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1 16:39:59瀏覽19445|回應9|推薦19 | |
二百六十年的灌溉大埤塘 龍潭大池,如以硬體設施之新與古物之不多見,總會讓人覺得匠氣太重,一點欣賞的價值都沒有。其實,此池早在清乾隆13年(西元1748年),即由霄裡社平埔族通事「知母六」(漢名:蕭那英)截堵溪水(老街溪源頭)而成,是桃園台地「第一座」可考的灌溉大埤塘,算算,已有260歷史矣(註1)。只不過,在土堤圍堵的漫漫水域中,當年一群靠天吃飯的農夫遊民,顧三餐溫飽已不及,除留下水過無痕的鋤印與械鬥血跡外,怎會有閒情逸緻題字留念呢?所以,這些園景、廟宇與石刻,雖都是晚近之作,但並不表示池塘也是新蓋的。 今日大池面積只剩15甲,其中陸地還佔了5甲之多,休憩功能遠大於灌溉作用矣: 龍蟠虎踞古塘邊,鴨戲蟬鳴柳蔭前。 萬壑爭流容大肚,千嚴競秀遠塵煙。 虹橋映月波金影,綠樹穿風拂碧田。 暮鼓晨鐘當益壽,輕歌妙舞自延年。 大池因位居龍潭鄉的地理中心,台三線又從旁經過,拜交通之便,在民國60年,即積極規劃朝休閒觀光與農業灌溉雙棲的方向轉型,成為桃園大埤中,率先轉型成功、且成效最好的灌溉大埤塘。加上是歷史可考的第一口大埤池,意義非凡,每年端午會在此舉辦龍舟大賽,似也理所當然。屈原石像聳立在龍舟水道旁,當龍舟划過之際,其桀驁的骨氣,或許值得省思... 日據時代《桃園廳志》關於"龍潭陂"的記載 龍潭大池在光緒年間,經林本源重新修築後,面積曾達25甲之大,至今只剩15甲,其中陸地還佔了5甲之多,可見「圍湖造園」之厲害了(註2)。早期大池四週只有原始土堤而已,隨著人口的增加與繁榮,每經一次整治,多將池底淤泥,簡單堆積於池邊,造成了水塘範圍遞減,面積慢慢萎縮成今日的這般光景。也就是說,目前池邊所看到的園林造景區,原來都是水塘區,而大家腳下所踩的草地與步道,正是由池底淤泥堆疊後所產生出來。連現今之南天宮小島,在日據時代地圖上顯現的,也是水地一片。喜歡垂釣的人,並不樂見水塘面積的縮減,除垂釣因素外,大池每逢大雨另有緩衝洪峰的功能,保有適度的蓄水空間,是絕對必要的。愛釣鯽魚的人都知道,愈是自然的土堤及草岸,愈能繁殖小鯽魚。早年的龍潭大池,鯽魚非常多,曾聽老一輩釣客說過,當時用飯粒隨隨便便都可釣個三五十條,顯見魚量之厚。相較今日平均三~五條就算不錯的光景,實天壤之別。近年來垂釣所獲,幾乎不見幼鯽蹤跡了,這正是水泥叢林與化學藥劑下的悲歌! 靈龍傳說 龍潭大池,客語稱為「龍潭陂」(陂,客語發音"鼻",與今日之"埤"意思相同,均指面積廣大的灌溉池)。因大池是龍潭最突出的地標,所以早期附近鄉鎮稱龍潭時,都會在其後冠上一個「陂」字,有點"商標"識別的意味在其中。遠朔龍潭池名之由來,傳說太多了,根據魏新林老師的說法(我國中時的地理老師,目前退休擔任古蹟解說工作),最早先被稱「菱角潭」,後改為「菱潭陂」與「靈潭陂」,最後才被稱為「龍潭陂」,成為今日鄉名的由來。名稱改變的每一轉折點,背後都有一個傳說穿鑿附會,不論真假,至少表示著歷史軌跡不會憑空而來。換句話說,探究大池的傳說,其實也等於在研究龍潭的拓荒史。 菱潭,是龍潭大池的古名 龍潭,最早因池面上野菱蔓生,被先人稱作「菱角潭」,推算此期應是在開發之初、管理混沌,大池尚未有固定名稱之時。在乾隆中期以後,客籍人士大量進入墾殖,漸成主力,而客家人喜在池塘名後冠上一個"陂"字,因此「菱角潭」會被改稱為「菱潭陂」,應與族群遷移變化有關。可以想像,一直到此開發期,大池仍野菱滿滿,採菱,必蔚為農閒之餘的副業或餘樂! 嘉慶年間,里俗間相傳,大池之水之所以不會乾涸,主要是池中有一個三腳泉水孔窟,窟中有顆白石頭,當水位下降導致石頭裸現時,必定降雨。原來,傳說白石變乾燥後,有呼雨的作用也。又因大池灌溉的面積廣達百甲,只要碰上久旱不雨,附近村莊的農民,必來池邊關心與聊天,決定是否要祝天禱雨,而場地,當然也選在池邊廣場了。有一次,竟然在當天就降下了大雨,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久旱逢干雨,其激動與謝天之情,自然溢於言表,於是「靈潭陂」之名不脛而走(註3)。其實,不管真否有禱雨靈驗之傳說,「菱」與「靈」本同音,只要信仰虔誠些,會從"菱"字改成"靈"字,水到渠成也。不過,除了興建九曲橋與民國70年代左右之大清淤泥外,有印象來,大池之水真的沒乾過,這倒是實情。只是近年灌溉需求銳減,出水量變少,角色基礎已變,也不可盡拿來與古時純農業社會相比較。 大池週邊處處可見"龍"跡,顯與歷史傳說有關 後期關於改稱為「龍潭陂」的傳說,相信大家早耳熟能詳。據說有一天傍晚,風雨晦冥、豪雨傾盆、波濤大起,滾滾黃濁水自源頭直瀉而下。此時,有人看見一條黃龍出沒於池中,翻滾後隨之乘水騰空而去(水龍捲?),從此,「靈潭陂」即改稱為「龍潭陂」(註4)。另有一說,稱此黃龍之出沒,實是一農民之夢境而已,茶餘飯後在大榕樹下講出來,後傳開於鄉里,才由鵝毛變成了一隻大鵝。而另有一說,則猜是閩南話之「靈」與「龍」音近,所以才會改稱的。這個可信度最低了,因為龍潭一直以客籍人士為大宗,要取"音近"當理由的話,「靈」與「龍」的客語發音同樣很接近,又何必繞上一圈?不論當初之真像事實為何,以當下整個龍潭大池已群龍盤繞的光景來看,相信大家都對黃龍昇天之說,早從懷疑變成期待了。何況,此傳說已有百餘年以上的歷史,三人即可成虎,若歷經數代人之故事,真能化龍昇天,誰曰不宜?清朝的正式文獻記載,多稱為「靈潭陂」,而日據時代的記載或地圖上,則改稱為「龍潭陂」,即知此與傳說的演化時間有關,也與龍潭農業為主的背景脫不了關係。 龍吟潭底 日時有象沛甘霖,澤潤全鄉自古今。翠谷雷鳴似虎嘯,澄潭鯉躍化龍吟。 月移蓮影波涵彩,水映星光浪漾金。載雨興雲鱗爪現,升天濟旱播佳音。 游老先生自小熱愛古詩書法,能以客語吟詩 這是近期石刻於龍潭大池邊的七言律詩,短短的56字,就將「靈潭陂」的典故傳說活龍活現的呈現出來。親題這首詩的不是別人,正是高齡已97歲的龍潭耆老詩人游金華先生。游老先生自小熱愛古詩,是一位少數能以客語吟詩者,為前鄉長游日正之父,著有「澹園詩草」、「游金華詩文集」。對老一輩的鄉民而言,其知名度甚至高於鍾肇政或鄧雨賢,主要乃因其深具草根性的緣故。例如,家父務農一輩子,不識鍾鄧為何人,但對游老先生卻如老鄰居般熟識,可見一般。 初讀游老的詩句,總有一股熟悉的親切感。仔細想想,似與各牌樓或廟宇伯公之石柱楹聯,調性語法一樣,難道會有淵源或出自游老之手?此詩如以客語來唸出,力道與意境比較能彰顯,例如「澄潭」二字,強調的是"很深"之水,"清澈"之意反非重點。所以整首詩讀起來,非常貼近小時常用的口語詞彙,相信這也是倍感親切的原因之一。 除了典故傳說,在「月移蓮影波涵彩,水映星光浪漾金」句中,也告訴了大家,大池另有「南天映月」之美稱。以前沉迷垂釣時,在大池邊夜釣晚歸是常態,看著月上東山(鳥嘴山旁)又落於西山後(乳姑山),很能體會月"移"之感。圓月當空、一竿在手,雖四周只剩蟲鳴相伴,但映水月影隨波微晃,大地矇矓於一片金影中,加上水中有令人期待的浮標在悸動,倒也不感寂寞。早期大池曾一度布袋蓮氾濫,這「蓮影」可以抽象成輕巧的蓮步,也可務實寫真為布袋蓮影的月下輕移狀...若嫌不夠美,不妨想像成保育類的台灣萍蓬草(水蓮花)吧,大池早期也是它的生長地之一。 三橋拱月 大池之上較為遊客所熟知的,有三座橋:九曲橋、觀光吊橋、滿月橋。另一座「聖賢橋」,改建於民國77年徐春國任鄉長時,因長像平凡,所以很少被人注意到。不過其擔任著大池西邊步道入口的重要角色,且橋下為出水閘門之一,以交通需求來研判,此橋才應是始建年代最久遠者。只是,最早之原始橋型為何、為誰所建呢?如此平凡之橋,今日都無人留意了,何況早年。 九曲橋原名忠義橋,全長150米,建成於民國64年 九曲橋,全長150米,當初是為直接聯通南天宮與台3線間,繁榮觀光而建,完成於民國64年廖國文鄉長任內。橋名本稱"忠義",乃為表彰南天宮主祀之關公而來,但因橋有九曲,特色突出,今反盡忘忠義而多稱「九曲橋」矣。位於南天宮橋頭的「忠義橋興建緣起碑」文中提到,此橋是向鄉民2100多人捐募、集腋成裘,歷時9個月興建而成,非政府主導的公共建設。興建期間,適逢嚴冬與經濟大衰退期間,天候與大環境皆冷,唯鄉民的熱情是暖烘烘的。九曲橋會在南天宮落成三年後被提議興建,且有那麼多鄉民願意出錢資助,分析原因,應是宗教信仰力量的展現。南天宮主祀關公,香火不如五穀廟,倒是外來的掛香客頗多 很多外來的觀光客,總以為南天宮是龍潭香火最盛的一座廟宇,事實上並非如此。在龍元路上歷史最久的五穀廟,建於清道光五年,距今已有180多年,這才是鄉民真正的信仰中心。此從龍潭以農為主的開拓史來推論,即可猜出端倪,且從每年中元節熱絡的豬公比賽中,亦可映證不假。但龍潭市區除了敬奉神農大帝外,無其他廟宇可供選擇,似乎不能滿足鄉民儒釋道一體的宗教信仰。後再結合地方觀光之需求,頂力支持南天關公廟的興建,早有跡可循。隨後以關公精神命名的"忠義"橋,可快速集資成功,也不令人意外。自古宗教力量都是最強大的,連家附近的土地公廟,要買個5萬元的石製香爐(銅的被偷),500、1000元的,沒幾天就搞定了,由此可見一般。 滿月橋名之由來,乃舊拱橋狀似滿月而得名 早先的滿月橋,建於民國73年左右,時游日正首任鄉長任內,庭園式的橋型格局與九曲橋、涼亭類似,中國風味十足。不過橋的高度超過10米以上,似刻意讓中間之圓形拱孔(一大二小),呈現完整的"滿月"狀,故名之,確也名實相符。當時的自行車如要過橋,要用肩扛才過得去,老人小孩想要繞池一圈,也要有人一旁照料才行。其橋之陡,雖不似新埔義民廟旁的"彩虹橋"般誇張,卻也夠瞧得了。尤其,夜晚橋頂的二旁階梯上,視野佳(有人來老早看見)隱密性又好(不上橋頂無法看見另外一邊),反成情侶約會談心之處所,有點"鵲橋會"的感覺...一種"一刻值千金"之感。大池畔垂柳遍植,客舍青青柳色新 現今之滿月橋,則是改建過的二代橋,只呈"半月"狀,自行車可直行而過。滿月橋旁,二岸垂柳茂密,倒映水中,一幅客舍青青樣,搭配戲水呆鴨,景致極美,「滿月垂柳」堪稱一絕。自橋上放眼望去,綠樹竹林、浮橋、蛟龍、涼亭、園石、廟景、吊橋與粼光水色等一一入簾,若不駐足欣賞,實枉費佳景矣。滿月橋,也是上游自行車步道的起點,由此順著大池往水頭走,沿路二邊都是稻田園景,風光明媚,單趟全長有2.7公里,徒步或騎車都適宜。步道盡頭,有座三層高的原木涼亭,旁邊就是"風櫃口"與冬瓜山所在,游老先生所描述的「翠谷雷鳴」,所指應該在此。 吊橋圍欄設施安穩,是觀光客必走之處 踏入大池,首映眼簾的,正是那座幾乎橫跨整個池面、長180米的紅色觀光吊橋,若論特色與視野之佳,當屬第一,所以最讓遊客印象深刻。此吊橋建於民國79年,徐春國鄉長任內。興建當時,我老婆剛好懷長女,每日必到大池散步,看著吊橋的橋墩與鋼索一點一滴型塑出來,她的印象還很深刻。池邊的二座涼亭(原為三座,整修後被拆除一座),也是在此期所興建。民國82年,又在吊橋二側,放置了數個歷史人物的大石雕,有李清照、蘇軾、李白、屈原等人。其中李清照的石像,從一開始就老被小朋友攀爬玩耍,至今仍是,著實令人想不通。吊橋上可鳥瞰大池全貌,視野相當遼闊 平心而論,大池如無吊橋橫跨,若要進香的高齡觀光客真個繞池一圈,快則20分鐘,慢的話30分鐘跑不掉,相信有意願者並不多,結果必會讓大池的發展重心,局限在南天宮一隅而已。所以吊橋對整個大池觀光價值的貢獻度,實居關鍵地位。加上原先之九曲橋、滿月橋,剛好圓滿串成了「三橋拱月」的盛況,相得益彰。也讓星月當空、波影浪漾的大池之上,多了許多的賞月佳點。尤其第一代的滿月橋,橋似滿月狀,更詮釋著「南天映月」的美麗傳說。可惜,美麗的背後總有哀愁之事,多年來,三橋之上除了賞月情侶外,鬧耍嘻戲的青少年與跳水尋短者也不少,為安全考量,晚上過8點半後,吊橋會被關閉禁止通行,讓大池最佳的賞月點,就此塵封高台... 池邊的救溺故事 能在龍潭大池邊留名的鄉賢耆老,除前述之游金華老先生外,尚有民國66年在九曲橋上,捨己救溺的計程車司機巫秀夫,及知名度較高,且與教育界淵源深厚的鍾肇政與鄧雨賢。 巫秀夫捨己救溺的銅像,已矗立池邊20餘年 民國73年,鄧雨賢與巫秀夫的半身紀念銅像,被正式安置於今日池畔兒童遊戲區的位置。首次看見鄧雨賢與龍潭的地緣關係,或許與游老先生足跡踏遍全龍潭的草根性不同,鄧雨賢只出生在龍潭,求學與工作並不在此,所以似乎仍有種隔閡之感,唯淡淡的絲藕之連而已。倒是巫秀夫的救溺義舉,讓我深受感動,沒錯,這才是在地龍潭人的精神!龍潭鄉下地方,老粗一堆,耿直忠義,為所當為,但因沒有文筆才華可為揭露,義行反默默無名。巫秀夫能與鄧雨賢併列,意義重大矣!不知是否圍欄太矮或易觸景生情的緣故,很奇怪,九曲橋自興建完成後,至今一直都是跳水尋短者的最愛,而且橋下之水頗深,施救非常困難。巫秀夫曾有多次救溺的記錄,這種義行,真的值得表彰。以我們愛釣魚的人來說,在大池邊夜釣多了,總有機會碰上哭鬧跳水的場景,對於救溺英雄,自然會推崇倍至,畢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滿月橋下水深3米,是冬釣鯽魚的最佳點 釣魚人是否真的一無是處?不是的,很多救溺行為與現場通報的案例中,釣客都是站在第一線。例如大池九曲橋上,以前常年有批釣客在橋上夜釣烏鰡與大魚,就曾多次阻止、通報與協助過救溺事件,甚至把睡眼惺忪的大池管理員挖起來救人呢!而大池四週的夜釣客,猶如免費的崗哨與燈塔,對大池的維安效果,遠比巡邏隊有用,就連池邊整日顧收停車費的阿伯,亦曾有多次救人的義舉。這些故事,平凡到不會被文人墨客所青睞與歌頌,不過,這些平凡故事的演員們,並不會因不受重視,而放棄伸出救援之手... 例如,個人在大池就碰過二次哭鬧跳水的場面。有一次甚至發生在離我釣座3~4米處而已,鞋子都掉水裡去了,還好他男人緊抱不放,終於沒事收場。其實,大家心中也很清楚,真會跳水者不會如此哭鬧的。不過,有次垂釣鳳山溪畔,碰上一位老農提水澆菜時頭暈落水,當時聞聲趕到,見2米高的坡崁下,老農仰臥嗆水不起,倒真的跳下去救人了...雖爛泥埋腳,還好水深只及腰,危險性不高。見人落水,當場是會有股急於救人的衝動,例如當時跳下水後,才發現自己的手機與皮夾全泡湯了...所以不識水性者,臨場要多藉工具或協助呼救優先,莫枉添了一條人命。 大池的垂釣規則告示,是近來全面開放垂釣後所設 二年多前,鑒於龍潭大池一直都未普設救生圈,曾在討論網建言鄉公所要設置才行。記得當時的大池管理員,還吐嘈說「沒有人會熱心救人啦」(人性惡說?),我則以老婆的同事下水救人,因水深又無救生圈,不敢進一步離岸搜尋的實例,以及「救生圈拋100次,能救回1命即值得」與「管理疏失、國賠有理」等來說理回應。當時新上任的葉發海鄉長從善如流,隨後即指示普設救生拋索設備,並擴及於自行車步道水頭,還解除大池的垂釣禁令,開放鄉民自由垂釣。所以,每每在池邊看到那張"垂釣管理辦法"的告示牌後,總會百感交集。想起告示牌從高列"禁止垂釣"字樣,到字樣被臨時貼掉,再單獨另設一面垂釣管理辦法的告示牌、開放垂釣,中間發生的點點滴滴,實不足道哉。感慨龍潭力爭上游、歌頌文化水平同時,對於原鄉在地粗人的精神生活,一樣要重視與照顧才行!禁釣的恩怨情仇 至於那位大池管理中心的人員,為什麼會吐我的嘈?說來話長,一切恩怨,都是因前鄉長黃仁杞對大池實施禁釣而起。當年我為了抗議莫名其妙的禁釣,曾多次在鄉公所網站留言力爭,甚至大罵大池管理員吹哨子驅離釣客的鷹犬惡狀,太超過了...樑子,就此結下。只是,終黃仁杞任內,都以"草皮會被踩壞與製造髒亂"當禁釣的藉口,對垂釣鄉民從未友善過。黃仁杞卸任鄉長後,自恃翻修大池有功,投入"縣"議員選戰,最後竟在龍潭本鄉以二千多票之差敗北(一萬票即當選),淪為笑柄。近期還因貪污重大工程款400萬確鑿(大池整修約花1億2千萬),被檢方具體求刑10餘年...天道昭彰,實無須多言矣。 大池垂釣聞名,以前鄉公所會放魚供民眾垂釣,釣者滿坑滿谷 自古早以來,大池即是出名的自由垂釣聖地,休閒釣客與親子同樂者很多。大池只是一個普通的灌溉池而已,非飲用水源,根本沒有禁釣的必要,反該多推廣休憩功能才是。黃仁杞則因有一次,與颱風後在大池挫釣大頭鰱的釣客起衝突(此事乃當年在吊橋頭遇黃仁杞,質詢為何要禁釣時,其親口所說的"理由"),轉而牽怒所有釣魚人,鐵了心執意禁釣。也正因此一念之差,斷送了他的政治前途,甚至還變得官司纏身,應了常言所道「選輸坐牢」的名言。 老榕樹下的閒聊話語,是傳說的起源,也關係選票的流向 他其實是輸在太小看街談巷議的影響力了,任內只知辦些曲高和寡的藝文活動來迎合高級知識份子,卻刻意把長年在池邊垂釣的鄉民打成"髒亂之源",漠視他們的尊嚴與權益。這些老釣客,多是在地的鄉親與其家小,受到了打壓,不知何處可申訴,不平之餘,必會訴諸街談巷議。算算龍潭喜愛垂釣的人口不下3~4百人,一人一語後,其影響力實不容小觑。或許他會認為龍潭藝文教育界給的評語不錯,所以小小一個縣議員,當可輕鬆過關。但平等的投票制度下,誰又敢說釣魚人的那一票會比較卑賤呢?台北縣長周錫偉上任後,曾放任所屬打壓微風釣場的釣客權益,被釣界撻伐過,口碑並不好,看來也是個小看釣魚人的政客...選舉的腳步又近了,他應該快悔不當初囉!大池自再度全面開放垂釣至今,草地依然茂盛、髒亂情況沒有惡化,完全看不到當初禁釣時,所形容的那種情形發生。反而池畔的親子垂釣畫面,讓大池的溫馨快樂感覺,又回來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私心恩怨,也正式畫下了句點。 恐怖的傳言 星月燈火閃爍下的大池夜色裡,總有著忘我演出的情侶,和流連忘返的釣客遊人。一幅美麗無邊與歡樂無限的景象,又怎會有恐怖的傳言呢?這傳言,不屬於當場讓人驚聲尖叫的那種等級,只是會使人背脊稍涼一下而已。其實與一般民眾沒啥瓜葛,若沒去留意或聯想,也無恐怖可言。 古早大池飛龍昇天的傳說,大家一定會當成神話在看而已。但有此一說,就是觀光吊橋與滿月橋,疑因"橫"躺阻斷潭水流入方向,造成龍行不順,所以凡在此二橋留名者,均會遭遇橫禍!這不是事後諸葛,當事件連續發生的過程中,早有人直覺有關連了。 在"龍潭觀光吊橋"的字樣下,有徐春國的題名 首先,在滿月橋頭刻上大名的游日正,因民國81年轉任立委時,涉嫌賄選而官司纏身,而偵辦此案者,就是以製作不實筆錄出了名的侯寬仁先生,聽說是憑著"幾罐茶葉",就予以起訴了。接著民國85年底,在吊橋上留名的徐春國,時任縣府機要秘書,一大早送隻雞到劉邦友公館問安,卻不幸趕上了槍擊血案而送了命。後來在民國91年5月華航澎湖空難中,游日正帶著第三夫人,因臨時改行程,反搶搭了死亡班機而雙雙罹難。 游徐二人,是龍潭地方上二大望族的參政代表,二人曾二度為爭鄉長寶座而交手過,算是政壇的宿敵。回憶當年,每到選舉,二姓宗親總會跟著拼個你死我活,而這些為數眾多的宗親,就是最可信賴、能提著大包小包幫忙"固樁"的鐵衛部隊。不過,游日正因經營"北區房屋"有成,財力十分雄厚,仍略勝一籌,甚至第二任鄉長未做完,即轉戰立委選舉。沒想到當選後反官司纏身,甚至涉及侵占公物之罪,一直到2008總統大選,都還被拿出來作文章。 徐春國最後因田產耗盡而不再投入選舉,後來改當劉邦友的機要秘書,此看似政治生命又活過來了,反卻把自己的性命,送上了賊船。或許這一切,冥冥中早有註定吧!三年多前,徐春國骨罈與家父骨灰,同一天移入新埔的祖塔,入塔後骨罈未蓋(法師要先進行儀式),頭蓋骨上比姆指還大的彈孔清晰可見...行兇者手段之殘忍,實令人髮指,對於此案之遲遲未破,也深表遺憾! 滿月橋翻新後,題名者又換人了 近期,黃仁杞因花大錢翻修大池,自覺居功厥偉,所以在大池到處留名,更不忌諱鄉野傳說,在滿月橋刻上了比當年"游日正"三字還大的名字於其上,把"滿月橋"的歷史足跡完全淹沒了。當年在競選議員的場子上,黃仁杞還舉此傳言,一直罵說有謠言在詛咒他會出事,他根本不相信等等...結果選輸不久,貪污官司就爆發了!話說龍潭歷任鄉長15屆,獨獨留名二橋者會出事,且是"重大事件",玄乎?傳說,總有穿鑿附會處,但靈龍怎會獨對興建二橋者感冒,卻容許九曲橋平安無事?原來九曲橋的走向,與水流平行,且位偏北角,無礙龍行也。更重要的,此橋乃眾人捐款興建,有緣起碑而無人獨攬留名,更無貪污工程款的弊端,靈龍有靈,當然不會責難了。或許,工程與利益掛勾,才是靈龍所不允許的吧?若真如此,龍靈之說更靈矣。 每年端午的龍舟賽,就在屈原石像前舉辦 另外一個傳說,就是端午節如沒舉辦龍舟競賽,那麼那一年的大池便會不安穩,比較容易發生溺斃或不好的事情。大池最近一次的停辦龍舟賽,是在SARS的那一年,但SRAS是因、不是果,倒也沒感覺該年有什麼特別糟的情形。至於溺水人數會那麼多,主要是交通地緣之便,如硬要怪屈原或關公不保祐,也牽強了些。不過,從歷史演化與地理環境來分析,大池的確是舉辦龍舟競賽的最佳地點! 龍潭故鄉 麼儕(誰人)沒故鄉,麼儕沒想故鄉 故鄉係(是)吾母,分涯(給我)來日夜想 龍潭係吾故鄉,發夢(作夢)都會來想 龍潭吾故鄉,不時(常常)都來掛心場 乳姑山腳下,大埤塘水鮮 雪山李棟山,巍巍在天邊 兩百多年前,祖公來開荒 一堐堐(一痕痕or畦畦?)黃泥塥(角),今哺日(今天)變良田 方圓三十里,禾串打滾浪 青青平陽地,筍筍茶心香 茗人个(的)樂園,茗人个天堂 恁靚(這麼漂亮)个龍潭,分涯(給我)來掛心腸 鍾肇政以客語發音書寫的思鄉詩詞,刻於水邊舞台地上 這是鍾肇政老師於民國89年,題刻在龍潭大池表演舞台"地板上"的一首思鄉詩歌。其中很多字,直接是用客語來發音,但書寫出來的字句發音,又與真正的客語有點不同,所以連我這道地的客家人也看的很吃力。當然,對於用如此冷僻的罕字來標示客語文化,是否妥當,則見仁見智了。若從推廣的角度來看,個人倒不太贊同如此寫法...因為連客家人都看不懂或引不起興趣,反徒增客語的鴻溝而已。因此對於鍾老師的作品,早年就不太接觸,不過,此僅是個人看法,並無損於鍾老師的耆老地位與與卓越貢獻。此詩既然擺在大池邊,對龍潭的遙思又寫得如此深情,特拿出說明,希望有助了解龍潭老一輩人的想法。也搞不懂,為什麼要把這首詩鋪在不顯眼的地上讓人踩踏呢?創意?別出心裁?其實此詩應該以大石直刻於顯眼處,供遊客觀賞才對,就像李白與李清照的詩刻一樣,才能達到宣傳文化的效果。愚蠢的政客,可曾深思過,要好好將此種藝術作品遠傳千年,而不是擺在地上任人踏損?或許他們在乎的,只是急於將自己的功勞與大名擺在池畔光鮮處,以謀取當下的政治利益與選票,直到下批翻修重建的政客出現,再用新名字取而代之為止!就像滿月橋上的名字,縱使已從"游日正"改為"黃仁杞"了,終也是一陣過眼雲煙... 註1:據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出刊之《淡水廳志》〈名蹟攷〉記載云:「靈潭陂,乾隆十三年霄裡通事知母六招佃所置。相傳,昔旱,莊佃禱雨於此,即應,故名。」 註2:依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的《桃園廳志》<廟宇及古蹟>記載云:「龍潭陂庄...周回二十町(約20.43甲)、水深十餘尺...光緒二十一年,林本源等重新修築,增加大陂面積約一萬三千餘坪(4甲多)」。 註3:除《淡水廳志》外,《桃園廳志》亦云:「嘉慶年代...里俗相傳,池中有泉窟,窟中有白石,白石現則必降雨,蓋白石乾則呼雨也。近莊人民值旱,則來禱雨,即日降大雨,故有靈潭陂之稱」。 註4:《桃園廳志》解釋為:「靈潭陂,一夕風雨晦冥,波濤大起,見黃龍出沒翻滾,後依之改稱龍潭陂」。 (更精彩與詳盡的照片,歡迎參訪個人相簿集...)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