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9 14:48:00瀏覽2591|回應5|推薦10 | ||||||||||||||||||||||||||||||||||||||||||||||||||||||||||||
本期《天下》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我的大學不見了〉,內容主要是關於「大學招生不足」及學校營運危機等問題。在少子化的情形下,這種問題的發生是一種「必然」,也沒什麼好說的。我所關注的,是下面這段話── 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表示,私立學校學生數損益兩平的點約為四千人以上。九八年學生數不到四千人的大專院校,總計有三十五所,佔總數二一%。 因為根據這個論述,天下雜誌做了一份表格,想告訴我們有哪些學校「可能達不到損益兩平」── 看完之後我整個傻眼。因為它所用來衡量的「4000人損益兩平」是「私立大學」的標準,但是在這份「達不到損益兩平的大學」表格中,卻有13所「公立大學」。 請問: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的衡量標準一樣嗎? 是的,這份表格標題多加了「可能」兩個字,換句話說,也就是「並不一定會發生」。既然「不一定會發生」,那列這個表格的意義又是什麼?純粹是想告訴讀者:表格沒有錯誤,也沒有任何用處? 一開始我以為是《天下》搞錯了,誤把公立大學給放進表格中,沒想到《天下》還煞有介事的根據這份表格(而且公立學校的數目還弄錯!各位算算看,到底哪來十五所?)訪問了教育部的官員( 不論公立或私立,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為了教學品質與國家財政,政府應要求未達經濟規模的學校合併。九八年學校總人數少於四千人的大專院校裡,有十五所是國立大專。「關鍵是校務會議不通過。」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不諱言,大學自治後,最高決策機關是校務會議,教育部無法強制主導。 OK,也許《天下》想凸顯學校規模與校務營運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學校人數多寡跟「損益兩平」真的有關係嗎? 多說無益,現在就舉個例子給各位看看──
(資料來源:http://acct2008.cc.ntu.edu.tw/acct2008/acct12/82.doc) 這所學校除了頭三年以外,之後每一年都在賠錢,累計虧損已達25億,照這種「營運績效」來看,應該讓這所學校早早退場,沒錯吧! 而且我敢保證,這所學校倒閉之後一定會有很多人叫好。不但台北可以有大片的「黃金地段」被釋出,其他學校也不必擔心被這隻「獨大的怪獸」欺負,還特別要組什麼「防台聯盟」──因為它的名字叫「國立台灣大學」,台大。 喔對了,順便告訴各位,這所學校目前已經有超過三萬名的學生,學生人數居全台之冠。 而且「學費」真的會影響大學營運?從私校大學部招生情形來看,這些學校似乎是抱持這樣的態度。既然如此,「佛光大學」今年的招生辦法可令人費解了:因為這所大學從今年起,學生學費比照國立大學! 除此之外,我還要延伸下去再問一個問題:達到所謂的「損益兩平」是否真的這麼重要,足以影響學校發展? 至少在校方「銀彈」充裕的情形下,這點是值得懷疑的。以《天下》這份「達不到損益兩平的大學」表格中高掛榜首、榜眼的馬偕醫學院、法鼓佛教學院為例,前者擁有馬偕醫療體系與長老教會的資源、後者則擁有「法鼓山」這個宗教系統作後盾。 也許《天下》雜誌是希望能像《搶救大學》一樣點出台灣高等教育的困境,藉以凸顯大學轉型、整合的重要性。但是僅憑「4000人損益兩平」這個薄弱的證據所作的論述,只會讓人感覺到編輯的「不用心」。 所以,下次再探討類似問題的時候,《天下》能否從整體環境的因素(比方說學費、教育補助等問題)作通盤衡量?不要只專注於單一面向的討論,再讓我們看到可笑的結果。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