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16 10:21:34瀏覽2689|回應1|推薦0 | |
繼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將台灣認證為2010至2015年「年均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地區」後,「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列出2019年的各國出生率排名,在全球兩百個國家中,台灣排名倒數第二,僅僅贏過南韓。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日前也表示,政府若不採取對策,三年後我國人口將會負成長、2027年人口紅利則會完全消失。 看空房價的人,往往會以上述少子化的數據作為推估未來住房需求減少的例證,並相信既然需求減少了,那房價就要下跌。房市名人Sway就認為,到時候有人的地方恐怕只剩六都,其他都會變成荒城。可是不管從2008年聯合國報告,還是今年日本、德國的新聞來看,少子化、人口負成長與房價下跌並沒有必然關係。 2008年,時任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克拉拉‧穆德(Clara H. Mulder)在聯合國發表〈人口與住房〉(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housing)報告。報告顯示,雖然人口下降最終將導致住房需求減少,但住房需求不是由人數決定,而是由家庭數(戶數)決定。由於低生育率會造成小家庭,因此就算人口減少,家庭數還是會增加。只有在這些小家庭的孩子開始對住房產生需求之後,住房需求才有可能下降。 更何況,影響房價的除了少子化,還包括移民、境外資金、抵押貸款的難易度等因素。舉例而言,綜合OECD的房價指數與聯合國人口調查,同樣是出生率小於死亡率的國家,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的房價指數至今仍未回到2010年的水準,但2002年以後總人口即不斷下滑的德國,由於境外移民湧入,2012年人口便恢復正成長,使得房價連年上揚。 科隆的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三年,全德國新建了約28.3萬套公寓。然而,這只滿足了80%的需求。另外,由於德國有超過半數的居民選擇租房,房價上揚也連帶推動租金迅速上漲。BBC的報導顯示,自2008年起,十年來柏林房租上漲超過一倍。 德國經濟研究所認為,一直要到2025年,預期的移民人數下降後,住房短缺的問題才有可能獲得緩解。 那麼,一個人口負成長的國家,房價總該下跌了吧?從2010人口開始下滑的日本的狀況來看,似乎又不是這麼回事。 根據日本官方資料顯示,日人口在2010年至2018年,除2015年小幅成長0.2%以外,其他幾年通通負成長,但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會圈房價連六年上漲,全國住宅用地地價指數也在去年上升。 那麼,是不是因為人們往都市移動,都市房地產價格上升連帶影響了日本全國的房價?如果我們查閱日本都道府縣的人口成長數據,就會赫然發現,近五年大阪都會圈各府縣人口都在流失,但當地住宅用地價格不但沒有下降,去年人口流失3%的京都府,住宅用地平均價格還逆勢上揚2.9%。 根據《日經亞洲回顧》(Nikkei Asian Review)今年5月28日的報導,促進房價上漲的因素與日本生育政策無關,而是低利率、全球化、都市化、旅遊業和中國的崛起。 也因此,不管從地方人口數多寡、還是各地人口成長率高低,都難以解釋日本各地房價漲跌情形。舉例來說,石川縣去年人口僅神奈川縣的八分之一,人口成長率還下跌了3.5%(神奈川則較去年上升了2%),但去年住宅用地價格漲幅卻是神奈川縣的兩倍多(石川較去年上升了2.4%、神奈川僅上升0.9%)。 然而這種上漲也讓人擔憂是否房價過熱,銀行與建商的醜聞也隨房價上漲而生。舉例而言,日本駿河銀行去年捲入一樁涉及一兆日圓非法貸款的醜聞。員工被發現偽造借款人的收入和頭期款資訊,以幫助獲得批准。 另外,即使像房產需求大的德國,部分鄉村地區仍出現房屋供給過剩的情況。德國經濟研究所的資料顯示,過去兩年,在德國401個獨立城市和地區中,有69個新建了超過實際需求50%的公寓。因此,許多房產仍然閒置。 既然少子化、甚至人口負成長都不能讓房價降下來,面對高房價亂象,部分地區的政府、人民也開始尋求反制之道。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今年六月柏林市政府提議,從明年開始將柏林的房租凍結五年。而德國人民也醞釀發起公投,主張「凡持有房產超過三千套的房地產公司,房產都應強制充公,歸屬州政府所有,這些房地產公司則會獲得相應的補償金」。 所以,房價關鍵問題不在人口,而是政策。只不過這些變革,距離台灣仍太過遙遠。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灣810萬套房屋中,空屋竟然有156萬套,也就是說全台每五間房屋中,就有一間是空屋。然而不管是內政部長徐國勇,還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所思考的竟非「打擊屯房」,而是,「歡迎陸資來台買房」。看來要想台灣的房子因少子化變得更便宜,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