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商周】為何矽谷專出獨角獸,德國卻多產隱形冠軍?
2019/07/18 18:40:30瀏覽2345|回應0|推薦0

近幾年,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投入新創事業,各大學的創業中心也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而從美國引進的創投、IPO等籌資方式,就連大學生也能琅琅上口。然而日前一項德國研究顯示,培育獨角獸企業——像是過去的FB、現在的Uber、Airbnb——的土壤,並不利於孕育製造業的隱形冠軍。

2018年8月,德國奧格斯堡大學的Eric E. Lehman等學者觀察各國產業發展時發現,隱形冠軍與獨角獸企業的分布環境差異甚大——英美偏好獨角獸,而以德國為首的歐陸地區則較容易出現隱形冠軍。

Lehman等人認為,從獨角獸企業與隱形冠軍在全球極度不均的分布情形可以看出,在一個國家,獨角獸與隱形冠軍的發展似乎是「非此即彼」,兩者難以互補。由此觀之,中小企業出口導向的台灣,在現有產業發展模式下,如果過度強調「創造獨角獸」,很可能會損及好不容易建構起來的中小企業基礎。

為什麼美國與德國的企業經營會有這麼大的差異?追根究柢就會發現,自1960年代開始,美國便走向了與歐陸截然不同的道路。

新自由主義的矽谷模式:學習是你家的事

若將知識技能做概括性區分,可分為一般技能與特殊技能。前者指的是在不同公司、行業都有其價值的技能(如會計知識),後者往往是出了這間公司,在其他行業就派不上用場的技能(如操作特定儀器的技能)。

1960年代,Gary Stanley Becker與Milton Friedman等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學者相信「公司為員工培訓提供資源的作法並不理性」,而如果從公共投資獲得的人力資本報酬無法留在社會大眾手中,那麼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應該由個人負擔。

受到這些學者的影響,美國花在職業教育的公共支出占比大幅下降。矽谷圈的公司選址考量是看它們與史丹佛、柏克萊等大學有多近,而員工也不願投入公司專屬技能,寧可投資一般技能以增加「跳槽」的機會。

這種自由放任的文化促成了獨角獸的發展:首先,新創公司的誕生往往源自於工程師對自家公司應用、培育新技術方式的不滿。其次,隨著程式設計從少數公司的特定知識拓展為一般知識,新世代的知識技能都是透過觀察同伴,或是看Youtube等線上資源取得。而由於產業相關技能並非特定公司獨有,不但員工跳槽是家常便飯,一間公司的成功方程式也容易被「複製貼上」。舉例而言,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公司,便是矽谷網路公司的「山寨版」。

除此之外,由於獨角獸企業的利基,是根據客戶需求,將自家商業模式的規模擴大,由此可見,「隱形冠軍」概念發想者Hermann Simon的主張——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應協助顧客提高生產力,在矽谷根本沒有市場。Visual Capitalist今年5月的調查也指出,超過八成的獨角獸公司都是服務業。

德國模式:學校與公司雙重投資 造就頂尖技藝的沃土

在美國大砍公共教育預算的同時,歐陸等國則是加大了公共教育的投資。除此之外,14世紀開始存在於的「行會」制度,使得歐陸等國將特定行業的人力資源視為一種戰略優勢。也因此,以德國為首的歐陸國家多採學校與公司的「雙學徒制」:由學校傳授理論知識與一般技能、公司教導特殊技能。

在這套人力資源體系下,雖然公司參加學徒制與否取決於公司意願,但由於學徒要通過官方的職業相關考試,因此如果公司要參與學徒制的計畫,就要遵守官方標準並保證培訓品質。

因為對專業技藝的重視,德國企業熱中於尋求改善產品與生產流程的方式,也往往會選擇工程、製造業這類需要專業員工的產業。且由於這些企業的規模不大、無法打價格戰,所以它們選擇提供高度複雜的商品和服務,以高品質形成準壟斷的局面,成為所謂的「隱形冠軍」。

Lehman的研究指出,隱形冠軍在行業市占率、銷售額與出口表現皆高出同業平均。但公司特有的技能並不會如傳統理論所擔憂的「使員工失去流動力」,相對的,還會增加員工的外部機會。

金融市場也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各國人力資源培育模式的差異,金融市場也對一個國家企業發展方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英美金融市場,由於資本流動性強,因此金融機構傾向為新創與大型企業提供融資,並約束中小企業信貸。除此之外,對新創投資的稅務優惠,再加上投資人傾向投資預期回報率高的公司,都促使科技獨角獸能在短時間獲得超過十億美元的估值。

相對於英美的金融模式,由於大多數隱形冠軍設在鄉間野地,為了克服這樣的劣勢,隱形冠軍更強調與銀行、供應商、客戶與員工的長期關係——這需要長期的定位,而非短淺的目光。

工業4.0後,台灣產業的發展方向

那麼,台灣未來展業發展該何去何從?是繼續擁抱過去的中小企業模式,還是像矽谷新創圈看齊?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先從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說起。整體而言,東亞國家和的職業培訓全委由學校教育負責,然而課堂上並未將理論與應用結合起來,因此無論是獨角獸新創、還是隱形冠軍數量,東亞都介於英美與歐陸之間。

這當中,各國的產業走向也是南轅北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獨角獸產地,而日本的隱形冠軍數量全球第三。

在台灣,中小企業是過去的經濟發展的主力,然而年輕一輩則更偏好投入新創產業。如果按照傳統模式,一個國家若要發展獨角獸,勢必會排擠到隱形冠軍的生存。但是在工業4.0的時代,隱形冠軍與獨角獸似乎出現「共生」的可能。

工業4.0所代表的意義是,生產技術、網路、雲端運算相互作用,使得訊息交換及時、生產組織分散、提供客戶特定的訂單與服務成為顯學,製造與服務不再是截然二分。赫曼‧西蒙接受商周專訪時便指出,部分隱形冠軍也開始在大都會設立分公司、實驗室,以吸引年輕人投入。

而新的生產與工作組織導致職業的M型化,高薪與低薪的工作增加,中產工作卻減少了。因此如何在鄉村培育新型創業模式,或者說,利用企業家精神發展鄉村經濟,也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產官學界,應該思考如何讓新創與既有中小企業產生連結,使獨角獸與隱形冠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存。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shbird&aid=1281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