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資本主義與社會正義
2013/11/24 14:32:30瀏覽681|回應1|推薦7

有大學同學在FB留言,說有一房東告訴房客,如果房租不滿意則寧願留空屋也不租出去,引起正反討論,有人說這是市場機制,有人說為富不仁,我是念充滿社會主義思想的合作經濟,跟念資本主義經濟學的思考點不同。下面新聞就是一個例子。

 

頂新集團老闆以1.6%的利率向官股銀行貸款99%買了六間帝寶,而1.6%就是央行貸給官股銀行的利率,換言之,官股銀行是以百姓的錢直接無獲利轉給頂新老闆,然後頂新老闆再購屋炒房,又亦即,官方一邊打老百姓的房,一邊金援讓財團老闆炒樓?(1.6%貸款99%,幾乎等同買空賣空)而我也相信,這絕非第一天如此,歷史上有企業與政府以來,這種吃相就存在了。

 

經查,「倘使」該官股銀行99%貸款如無超貸情事,則縱使是做白工的無獲利貸款,也是不犯法的。

 

問題:

1. 為何可以對大財團做無獲利貸款?難道不用經營成本嗎?

2. 大財團就沒有風險成本嗎?當年東帝士等多少財團捲款落跑,大金主風險更高?

3.能得到無獲利貸款的多是資金雄厚的財團,他們擁有了更多資金又去做炒股、炒地(樓),錢他賺,社會成本大家背?

 

從資本經濟來看,「只要」合於法規制度,則官商皆無勾結犯法情事,但從社會正義與道德風險來看,財團大筆貸款有高風險、高社會成本、卻有低利率(因為銀行只問放款業績及擔保品是否足夠),百姓低額貸款卻要高利率(縱使他擔保品足夠),結果造成劫貧濟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從資本經濟來看,興業帶動經濟,優惠資本家的制度似乎沒錯,但從社會正義來看,則問題層出不窮,而在檯面下的勾當,則更黑暗重重,最後還會造成階級矛盾與衝突!

 

而且,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全世界都面臨財團治國的問題,而這新聞只是問題的一角而已。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9605488

 回應文章

幼耆
2013/11/24 15:14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問題,再一次讓我深思。三民主義應該是較傾向社會主義,當下的台灣施行的則是百分之99的資本主義(留百分之一的不確定空間);房子寧願空著,房東就是不願降價,這是什麼心態?我無言,只能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