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民運動的興起與悲喜
2013/10/09 23:13:24瀏覽738|回應0|推薦7

2013年台灣的公民運動是繼解嚴前的群眾運動之後最多的一年,但本質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解嚴前的群眾運動大多是由政治人物基於政治改革訴求發起的運動,之所以稱為「群眾」運動,乃是受號召前來的人民大多並無嚴密的組織。

 

但近年,尤其今年的公民運動,則大多是由良心團體發起的社會議題改革運動,之所以稱為「公民運動」乃是因為發起的團體並無濃厚政治色彩,而參與的人民也大多是有組織性的,是因為良知覺醒而結合的有組織性人民,拜網路科技之賜,他們大多在網路上就已經初步討論、集結。

 

本來,人民無法直接管理政務,所以只好選出公僕授予權力來行使行政權,且又選出議員來監督公僕,行使監督權,人民也好安居樂業。但當行政權與監督權都不彰,而辜負人民所託,甚至倒行逆施時,人民就必須親自出來管教這兩個部門,甚至要他們下台,這就是公民運動的意義。

 

台灣公民運動的興起昭示兩個意義,一喜一悲,喜的是台灣人民終於大部分擺脫威權思想,體認「主權在民」的基本概念,而不再任由公僕部門擺布,或任由其惡奴欺主;悲的是,人民必須以公民運動來管教行政、監督兩個部門,正彰顯台灣政府與議會的無能、破敗,甚至違逆民意。

 

2013年公民運動興旺,與解嚴前的群眾運動相較,我們發現,發起者和參與者的素質大量提升,並且理性的避開政治人物的滲透,關心的是社會正義的議題,確實是夠水準的公民運動。要強調的是,公民運動並不是監督政府或國會的力量,也不是第三勢力的集結,而是直接民權的行使

 

欣見台灣發展出如此高度民主的公民運動,卻也為朝野無能必須人民出手管教而感到悲哀!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883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