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8 21:11:03瀏覽2214|回應1|推薦6 | |
一、突破重圍,建立品牌 蔡幸娟於80年代初期出道,此時正值台灣加工業起飛,台客文化興起,表演屬於初期綜藝欣賞階段,以秀場式表演為代表,這時少女蔡幸娟的老歌藝術曲風其實並未符合時代需求(「少女」與「老歌」的組合,在某些人看來甚至是突兀的);再加上前期已經有鄧麗君橫掃亞洲,成為永遠的華人歌后,在頗有同質性的情況下,蔡幸娟自然更陷入困境(鄧麗君與蔡幸娟活動時期還有重疊)。 但蔡幸娟還是闖出一片天空,其中的原因除了極力擺脫模仿鄧麗君的印象外,諸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引發熱切迴響,因而建立「蔡幸娟」個人形象與品牌當然更是主因,如:一炮而紅的「夏之旅」、萬人空巷的「星星知我心」、三季排行榜冠軍的「楊貴妃」……,人們終於接受在秀場式的表演形態外,還有另一類的清新優美;在鄧麗君的婉約柔美外,還有另一類的新古典。 二、加入音樂戰國時代 台灣解嚴後,人民需要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音樂,以解放禁錮已久的思想和心靈,並因而帶來新的思潮與滋潤,所以音樂也進入戰國時代,崇尚「四化」:西化、變化、商業化與強烈獨特的個性化。此時,蔡幸娟非常明確的選擇摒除以往的老歌曲風,完全以現代情歌應戰,但她無法改變個人溫柔典雅的特質,所以娟式現代情歌仍帶有濃厚的婉約多情特色,雖然,這不是引領現代音樂的主流(主流是「四化」),但仍有一定的人口比例支持這樣的音樂,而蔡幸娟又是這種曲風的翹楚,所以便以她的功力和特色,長期固守了一方市場。 三、後現代的飛躍 一如科技呈現飛躍式的進展,商業表演亦復如斯,隨著時代的飛躍,超巨型魔幻舞台、春吶式的表演已經是無法遏止的型態,新生代接受寧靜溫柔曲風的比例已經微乎其微,蔡幸娟在2002.11退守電視歌唱節目,也固守了「國語歌謠」(此處「國語歌謠」指2000年前的演唱形式)最後一塊根據地,但六年後,節目終於還是畫上句點。這原本即為時代飛躍下無法避免的命運,因為鄧麗君、鳳飛飛等紅極一時的國寶級歌唱家,在退出市場時,根據業界人士指出,當時的碟片銷量都不滿五萬張,聽眾的口味已經完全徹底翻轉了。 蔡幸娟音樂定位分析 時代是演進的,國語流行歌亦然,如果說40年代的上海老歌是「國語歌謠」的濫觴,那60~70年代台灣國語歌謠則延續了這個傳統的精神(如:【群星會】),所謂「歌謠」是一種在民間傳唱,並且能表現民情、民風、民俗、民心的歌曲,所以有在地民間文化的意涵,故不能免俗的,「歌謠」表現的是一種庶民情懷、民間流行,而其中以情歌居多,此自《詩經》以來即為如此,也是人的感情天性。所以80~90年代台灣國語流行歌曲(如:劉家昌)雖然加入台灣當時的在地文化,音樂製作技巧也更為先進,但本質上仍可歸類於國語歌謠。 但90年代以後,因為加入大量的西洋音樂元素(或許說成「西化」更為貼切),國語歌謠已經產生質變,成為一種中西合璧的產品,可稱為「新國語歌曲」;到了2000年後,台灣國語歌曲已經完全西化,此時台灣流行歌曲儼然是世界流行樂的一支,而非「國語歌謠」了。 費玉清、蔡琴、蔡幸娟都是2000年前台灣國語歌壇橫跨三十年的中流柢柱,三人也都曾演繹過40年代以降的國語歌謠(含「新國語歌曲」),上海國語歌謠歌者幾為女性,且多鶯聲燕語,所以其中又以蔡幸娟的演繹最為相近且受人矚目,故有「小調歌后」等的雅稱,從此以後,我們確實沒再發現台灣有人成功詮釋國語歌謠,因為「國語歌謠」已在時代洪流中成為回響(想)而非主流,而蔡幸娟2003.7【絕版情歌~真情】竟是最後一張國語歌謠專輯。 如果說,台灣國語歌謠源於40年代上海的周璇、白光,傳承於鄧麗君,演化於80~90年代,終於2008年蔡幸娟的【台灣望春風】停播,不知是否會過於感傷?但筆者一直強調,這是時代演進的必然結果,或許大部分的聽者已不再青睞這種歌聲,但筆者不能不為它留下紀錄(註3)。 結論:深情的回響 時代是會再往前不斷的飛躍,持續狂野嘶吼的唱歌方式,還是會有厭倦慾望放縱與靈肉空虛的那天?未來的事我們不知道,但現在潛水支持蔡幸娟歌聲的力量從未間斷,哪天當人們又發現溫柔的重要時,無疑的,蔡幸娟的歌聲也會成為帶領人們重新拾回深情的第一聲,而現在,我們只能沈浸在深情的回響裡了!
註3:在大陸仍有唐麗、張燕等可視為國語歌謠的傳承者。
周璇、鄧麗君、蔡幸娟演唱之「天涯歌女」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