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02 18:34:35瀏覽925|回應1|推薦11 | |
】跳離這口井,世界更開闊? 經常聽見年輕朋友抱怨家庭、公司、國家不好,所以要跳到另一個地方,生為一個資深憤青(=憤老)我都支持,因為如果不經歷一些事情,永遠不會知道,如果自己的能力和修養沒有進步,那麼青蛙只是從這口井跳到另一個口井,也就是從一個討厭到無法再忍受的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然後重新累積不滿,直到不能再忍受時,又跳到另一個地方,如此循環流浪。也就是,我們總是「幻想」,這個井以外的地方就是美好的,所以跳離這個地方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殊不知,每個地方都會有令人厭惡的狀況,所以處理的方式不是換地方,而是提升自己面對問題的能力和態度,也唯有如此,換的地方才會進階,而不是在同一個level打轉,同時也才能改變環境的問題。 不過,這麼說並不是要人安於現狀、逆來順受,人要多去經歷,如此才能看得更多,想得更廣,悟得更透徹,否則只能永遠用有限的經驗與任性的主觀在看事情,所以鍛羽而歸未嘗不是一個可貴的經歷,但是,如果能一飛衝天,為何要鍛羽而歸?而這就關鍵於,當初出發時的心態是甚麼。 】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 有一個強姦殺人犯在庭上聲淚俱下的說,他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孤兒院,飽受他人欺凌,而且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照顧和教育,長大後生活坎坷,因而心中有怨,才會鑄下大錯。他還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己遭遇的不幸。 不久法官流下淚來說:「小平,你不認得我了嗎?我是跟你在孤兒院長大,連自己父母是誰都不知道,還小兒麻痺的小毛啊!」 我們對有不幸遭遇的人確實應該多給予關懷、體諒和包容,讓他感受社會溫暖,因而萌生向上的善念,如果一昧譴責,他變本加厲,最後只是更加相互為害,造成雙輸。 但反過來,有不幸遭遇的人,卻不宜以此為理由,讓自己陷入自艾自嘆裡無法自拔,這樣情況不但不會好轉,還會更加悲情、更加沉淪,不妨化悲憤為力量,讓自己的價值能做更大的發揮,這樣才是扭轉命運之道。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