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不是企業的職前訓練(5)
2012/09/11 19:39:56瀏覽649|回應1|推薦4

我曾以「教育不是企業的職前訓練」為題,於本格發表系列作品,對目前一些實業界人士動輒喜以加工廠與生產線觀念批評現今教育與學子深感憂慮,今聯合晚報一篇作品見解與吾人略同,特貼於後,以供參考。

不屑

觀察站╱坐著抱怨無才 不如行動參與育才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特稿】2012.9.11
 

最近有不少企業家在各種場合憂心忡忡認為大學培養人才不能用,敲響警鐘後也讓政府開始正視這件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良藥。除了政府部門開始動起來,部分企業也開始投入,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到海洋大學開課,就是一例。

企業招募人才,能直接上手是最理想狀態,但大學校園並非企業的職業訓練所,畢業生具備一定程度專業後,進入企業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融入,像是學會使用學校沒有的先進儀器設備等。產學出現落差,負責培養人才的大學校園需要注意,但企業也應適時給大學支援。

日前與北科大、木柵高工和瑞典瑞健集團合作,首度引進瑞士的師徒制,就是以給薪給假的方式,讓高職畢業生以「新進員工」方式到企業工作,再利用休假到學校上課,甚至還指派老師傅帶著新手熟悉各種儀器操作,這是外商公司為了培育人才所做的準備。

反觀台灣企業,疾呼「產學落差」的大有人在,但在批評之外似乎看不到更積極的作為。例如學校缺設備,企業淘汰的設備能否直接捐給學校當實習機器?學校缺業師,能否指派資深人員到學校傳授經驗?

近年來不少企業積極捐款給大學,但捐贈對象絕大多數是頂尖大學,但企業真正缺乏的基層人力,大多靠技職校院培養。產學不合用存在已久,企業或許應該給負責培育人才的學校多一點實質資源,讓民間、政府一起合作,才能讓台灣產學落差問題真正解決。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6843498

 回應文章

林金郎(伽藍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大教授彭明輝:這一代的年輕人,是被上一代犧牲掉的!
2012/09/13 22:00
記者葉立斌/綜合報導 NOWnews2012年9月13日

「清大畢業生淪為澳洲屠夫」報導引發各界熱議,讓年輕人薪資水準的問題再次搬上檯面。加上近日部分媒體指稱,年輕人不願意做黑手等工作,種種角度讓人不解:年輕一代真的是草莓族嗎?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在部落格分析這個現象,他認為,這一代的年輕人,是被上一代犧牲掉的。

彭明輝近日在部落格撰文分析指出,現今六、七年級生未選擇「黑手、水電工、廚房小工」等工作,是忽略了兩個世代的經濟背景差異。

首先,過去沒有房價泡沫,那一代的人需負擔的儲蓄力較低。再者,過去沒有連鎖餐廳與大賣場,因此在餐廳蹲久了,或跟著水電師傅學得完整技能,即可自行創業。反之,大財團經營連鎖餐廳與賣場,用低價策略強壓精細且具人情味的個人服務,限縮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最後,彭明輝更痛陳:「台灣所有產業規模都在大吃小的過程中擴大,使利潤與控制權迅速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既得利益者透過各種手段,將資金投入如房地產等金融市場,導致年輕人失去向上流動的管道,成為永遠的『奴工』」。

他認為,過去台灣社會是只要努力,所有人都能出頭的,但現在卻變成了「政權空洞化的資本獨裁世襲制」,我們現在處在「新封建主義」四、五年級生霸占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相互勾結成為產官學研的利益集團!

最後,彭明輝痛斥,媒體將年輕人抹黑為草莓族,並呼籲社會、政治、哲學等系的教授們,應該儘快出面呼籲各界重視,並提出解決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