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11 19:39:56瀏覽649|回應1|推薦4 | |
我曾以「教育不是企業的職前訓練」為題,於本格發表系列作品,對目前一些實業界人士動輒喜以加工廠與生產線觀念批評現今教育與學子深感憂慮,今聯合晚報一篇作品見解與吾人略同,特貼於後,以供參考。 觀察站╱坐著抱怨無才 不如行動參與育才 最近有不少企業家在各種場合憂心忡忡認為大學培養人才不能用,敲響警鐘後也讓政府開始正視這件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良藥。除了政府部門開始動起來,部分企業也開始投入,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到海洋大學開課,就是一例。 企業招募人才,能直接上手是最理想狀態,但大學校園並非企業的職業訓練所,畢業生具備一定程度專業後,進入企業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融入,像是學會使用學校沒有的先進儀器設備等。產學出現落差,負責培養人才的大學校園需要注意,但企業也應適時給大學支援。 日前與北科大、木柵高工和瑞典瑞健集團合作,首度引進瑞士的師徒制,就是以給薪給假的方式,讓高職畢業生以「新進員工」方式到企業工作,再利用休假到學校上課,甚至還指派老師傅帶著新手熟悉各種儀器操作,這是外商公司為了培育人才所做的準備。 反觀台灣企業,疾呼「產學落差」的大有人在,但在批評之外似乎看不到更積極的作為。例如學校缺設備,企業淘汰的設備能否直接捐給學校當實習機器?學校缺業師,能否指派資深人員到學校傳授經驗? 近年來不少企業積極捐款給大學,但捐贈對象絕大多數是頂尖大學,但企業真正缺乏的基層人力,大多靠技職校院培養。產學不合用存在已久,企業或許應該給負責培育人才的學校多一點實質資源,讓民間、政府一起合作,才能讓台灣產學落差問題真正解決。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