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革的必要及手段
2012/05/20 12:56:48瀏覽375|回應0|推薦5

我向來強調「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在機制腐敗、國家停擺、威權專制的狀態下,因為已經沒有程序可言,以致必須動用抗爭或革命力量,才可以突破程序,但此時對程序的突破仍須節制,否則抗爭變暴亂、革命變動盪,社會與時代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人類變革的速度在既得利益者的干預下永遠不夠快,以致能量累積到最後爆發的結果都是無法掌握的,最終落得必須以動盪式革命來進行「毀滅——重建」的過程,這稱為「體制改革」。

所以我也一直主張,人類在平時程序還可運作時,就必須「隨時」「透過程序」來「進行變革」,這樣才能避免日後慘烈的革命,這稱為「體制內改革」。但請容我再次強調,體制內改革是在程序還可運作時,如果程序已經失靈,走向體制改革是無可避免的,切不可拿著法治的雞毛當令箭,反對在野黨、反對集遊法、反對批評輿論,反而讓腐敗繼續滋生!馬英九總統今天會落到有78%人民反對,搞得民不聊生,不就是因為在朝有一群唯命是從的佞臣,在野還有一群死忠擁護者幫他打擊反對勢力的結果嗎?民主時代還會出現晉惠帝,最大的責任還是在選民以及他的信徒!陳水扁之所以會被打出原形,就是因為有反對勢力,那今天之前許多馬英九的良知反對勢力在哪裡?

為了避免走上革命,平時就應變革(改革),但不是改革正確,手段就可以粗暴,甚至以改革之名來掩護一切錯誤,亦即沒有程序正義,否則不但改革不成,反而引來一場革命!平心而論,我「可以」支持油電漲價及徵證所稅,但對其獨裁蠻幹手段非常不敢恭維!

為什麼說「可以」?因為那是有條件的!如果跟中油價格一樣的台朔可以每年有盈餘,那請說服我為甚麼必須冒著萬物齊漲、人民痛苦指數提高的事實讓中油漲價?那改革的對象是「中油」還是「油價」?(2011上半台塑石油稅後淨利達二百二十五億餘元、每股稅後淨利為二.三六元,但中油去年慘賠三百六十一億元)

有所得即應課稅不但合理,也是社會正義,劉億如部長預估,證所稅每年可增加一百億收入,但另一方面數據告訴我們,證所稅方案一出,台股量縮,幾個月損失的證交稅就已達五百億,甚至可能因而引發證券業裁員潮,從這方面來看,這還合理?還是正義嗎?

至於喪權辱國的美牛就不用談了。

改革,很好,我支持,那對象呢?手段呢?不要讓政府改革變人民革命!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647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