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都在學習打破英雄觀
2015/10/09 07:26:20瀏覽401|回應0|推薦11

從小我們被教育了帝王史觀的英雄史(神話史),因而培養了出將入相,成為人上人,有為者應若斯的觀念,直到現在教育還在灌輸我們,培養競爭力,擊敗同儕才有前途的觀念!殊不知,共好、成功不必在我、世上沒有個人英雄,才是社會進步與大同之道!

 佛教說,人人皆有佛性,但因蒙塵各有不同,修行互有差異,故彼此利鈍不同。世俗上我們會見到幾種不同狀況,但都是在藉「事」修「真」,「事」指的是世俗的現象,「真」指的是心性的提升,「修」指的是學習。

1.利根者占高位:學習如何布施,謙卑的分享權勢與利益予他人,否則奢驕必敗。

2.利根者占低位:學習如何忍辱,逆中求圓,如不打下來,豈不世世居高位而自慢?

3.鈍根者占高位:學習如何精進與承擔,如不給學習,豈不世世為劣民?

4.鈍根者占低位:學習他人的智慧,如何待人處世、辦事應對,否則永遠無法進步。

從中可以領悟下列道理:

1. 不管利鈍、貴俗,每個人都在學習,學習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英雄主義成就觀,舞台、資源、利益、權力不是某個人的,是大家的;歷史不是某個人寫的,是大家寫的;世上沒有「捨我其誰」,沒有人是救世主,眾生普遍覺醒才是道路。人之所以鬥爭、沉淪、痛苦,皆因以為「我」必須高高在上領導眾人而起,不能摒除我見、我慢、我執。

2.  運勢如波浪忽高忽低,累世運勢亦然,目的在不同的情境裡藉事修真,今生貴俗下輩子就翻過來,所以居高何喜?居低何悲?所以何須鑽營、謀竊?最主要是應該知道自己修行的目的何在,而非為世俗貴俗而悲喜!

3.   居高者何無畜生轉世,居低者何無菩薩入紅塵?所以何須勢利、依附?人人皆為平等,畜生菩薩皆是眾生,無有分別。

4.  看見他人缺點,不應心生憎怨,因心生悲憫,每個人包括自己都還在學習,和他人共修(非「幫助他人矯正缺點」或「幫助他人成功」,否則又陷入我見),就是自己在進步。

 所謂教學相長、共修共好,打破心中的階級、貴賤觀,不認為自己應該貴,他人應該受我指揮,世界才得清淨;不攀貴,不棄俗,世界才得大同。同時,唯有做到這樣,自己才得無偏執、自在、喜樂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2957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