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產不知無產的痛
2015/02/05 01:16:19瀏覽339|回應0|推薦10

【當小資取代中產】

 已經有太多人對去年底台灣選舉提出看法,於此要用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次選舉說明中產階級已被小資階級取代,小資成為多數且不滿現況,正是這次選舉結果的原因。

小資崛起,不僅是台灣現象,更是全球普遍現象,是Dirty資本主義下的產物。為什麼說是"Dirty"?因為這個市場完全不符合「自由市場」的定義,而是完全政商勾結後造假、護航、壟斷下形成的一個政商共犯結構,全世界自白宮以降,凡奉行資本主義者,在人性貪婪、政商共生、法令包庇、行政操作、市場交易、民之所需下,百姓萬商無一不被染指,更有甚者,這狀況還變成強國逼迫小國的國際霸凌經濟,以致全球無人能夠倖免,而且小國狀況因而更加窘困,要被迫吞下種種美其名為國際化的不平等條約。

當然,這個現象絕非起於此時,但當權富階級的貪婪無節制擴大,以致貧富差距一直拉大、GDP成長與人民調薪成逆向關係,而且又逢到不景氣時代,那麼紙便包不住火,人民便不會再安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漠視不義存在的現況,因為此時火已經燒到他們身上,而此時也是議員、媒體、民團群起掀弊博取民心(這當然也是一種市場)的時候。

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這個變遷的Dirty因素沒有消彌,那麼社會結構就又會從小資當道演變成無產當道,而那便是革命之時,即非改革能了事。

避免革命的方法不是將改革迫切需求的活動醜化為激情對立或動亂,而是勇於面對弊端,如果大家都不想看到流血的話。


【當道德淪為打擊改革不義的工具】

 道德是為了維護秩序與公義,但甚麼是秩序與公義?道德應該是為了維護「人人平等」的秩序與公義,如果是為了維護某一階級的利益,那不但不是道德,乃至是不道德,因為這不但違反人人平等的崇高意義,甚至是人類社會裡同類相噬的弱肉強食行為!此時的「道德勇氣」應該是出來捍衛人權,追求公義,而不是以犧牲弱勢族群來維護所謂的「公共」秩序或利益,此時的「公共」難道不只是某一群有權勢的人而已嗎?

但大部分有產階級是反動的,因為一變動便可能讓他們原本的既得利益產生威脅,所以他們便反射性的將改革所產生的變動視為是一種反道德、反秩序的動亂行為,並認為這破壞原本安定富足的生活,卻不知道,所謂的「安定富足」只限於他們這個階級而已,而如果他看到也知曉了弱勢群是為了生存而採取抗爭,卻仍加以譴責,拿著小道小德詆醜爭取人人平等的大義,那他不但是這個不義結構中得利的一方,甚至已經是不義結構中的共犯。

所以,到底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甚麼是野蠻,甚麼是文明?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201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