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出版人語:作品與作家的推介
2020/08/17 09:30:27瀏覽801|回應1|推薦12

 接到隔海客戶文案讚美:書籍的推介

我們公司的書籍介紹文案是由我負責最後的增刪修潤,今天接到一位旅居家加拿大83歲女科學家委託助理來電感謝,表示很喜歡我們撰寫的文案。上次則是一位90歲的中國女編輯家親筆來函,算來,我跟師太比較有緣。

其實,關於文案撰寫,我跟公司那幾位寫初稿的年輕編輯觀念出入頗大,因為我是商管學院及作家出身的,我認為寫任何文章除了「信達雅」,最後還要「捧」,而那幾位中文系畢業的編輯,經常只重視「雅」,篇幅也很簡單,以致有時連「達」都有點勉強,不過他們卻認為我過於溢美。其實是否溢美我自當有分寸,如果是作者或推薦序所言而加以採用,自當不是我加的溢美詞,而編輯是否有權判斷這本著作並不夠資格承擔這些讚美,反而簡單寫出很平凡的書籍介紹?

總之,我一貫的說法是,出版系所是歸在商學院、不是文學院,書籍是傳播品、文創商品,不只是作品集,除非寫作、出書是為了自爽,如果它要在市場銷售,那就必須遵守行銷法則,不然就不要怨嘆才華沒人看見。同樣的,身為書籍產婆的出版人,怎能沒有商業sense呢?

 

出版社要形象照:作家的推介

近日出版社跟我要照片,但對我提供的照片都不滿意,說要擺POSE、服裝要亮麗一點,還說,作家也是公眾人物,形象照片很重要。

其實,服裝、形象一直是我的死穴,我們家以前窮,我是老么,都是收哥姊的舊衣、舊物,幾乎很少買新東西,連過年的新衣也是買新制服。我媽說,男生愛漂亮,沒出息,羞羞臉,所以到高中還穿屁股有補釘的褲子、接縫裂開的鞋子,同時也就養成不注重服儀的習性,吃穿隨便,個性也很隨和。早年在金融業上班,規定要打領帶、穿西裝,那大概是我這輩子最像人不像猴子的時候,但我還是習慣把鞋後斗用後腳跟踩下去,把皮鞋當拖鞋穿,比較涼嘛,雖然同事都說,你西裝一披走上講台,整個氣勢都不一樣了,好像總經理來講話,但我還是習慣一下來就把西裝脫了,把領帶鬆開,不然呼吸不順暢。

現在家境改善了,我還是都收家人不要的衣服來穿,反而把人家送我的好衣物拿去送人或送給孤兒院,現在我媽反而嫌我邋遢,不跟我出去了。不過我還是認為,人類要避免滅亡,一定要厲行簡樸的生活,盡量減少物質的慾望和浪費,而且穿華麗的衣服來讓行動不便,就跟用所謂的文明制度來綁自己一樣,也是很不明智的。

 不過,竟然走向公眾與銷售一途,必要時妝一下(走禪風),應該還是需要的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33046038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7 14:50
認同
薑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