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凱勒(J. Keller)ARCS動機模式
2012/03/22 23:46:25瀏覽6603|回應0|推薦1

前言

ARCS動機模式是凱勒(J. Keller)1983年提出。以他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系統化設計模式為基礎,整合動機理論與相關理論所提出的動機模式。他認為傳統以來的教學設計對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關注太少,任何一種教學設計所發展出來的教材,若無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或專注,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Keller期望ARCS 動機模式能提供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動機需求,確認與了解教學的設計策略,以激發學習動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與表現。

 

ARCS理論基礎

Keller檢討當代系統化教學模式之後,將心理學有關動機理論的研究結果與教學設計模式整合起來,於1984 年提出了ARCS 動機設計模式,將之區分為四個要素,目的在於幫助課程設計或改進教學。

ARCS 指的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關)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滿足)四個要素,強調引起學習者的動機必須配合此四要素的運用,才能達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

Keller 認為ARCS 動機設計模式適用於所有年紀的學習者,其架構乃根據:

  1. 對能在課程中引起高度動機之教學者的實務觀察行歸納分析。
  2. 對當今的學習動機理論(如:Gagne,Bruner,Bandura,Weiner 等人之理論)作一個演繹分析復加以歸納而成。

因此ARCS 模式整合了我們已知的許多動機理論,動機理論的提出在於強化系統化的教學設計,使教材的設計更能符合激勵學習者的參與及互動,並提供了理論的組織與實務的應用。

ARCS模式的要素

  1. 引起注意(Attention)─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教學策略─
    • 提供變化性
    • 激發求知需求
    • 擅用詢問技巧
  2. 切身相關(Relevance)─滿足學生個人的需求和目標,使他產生積極學習態度。教學策略─
    • 聯結熟悉事物
    • 學習目標為主
    • 配合學生特性
  3. 建立信心(Confidence)─幫助學生建立起能成功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掌握是否能完成他的能力。教學策略─
    • 明定成功的標準及期待
    • 提供自我掌控的機會
    • 提供成功的機會
  4. 感到滿足(Satisfaction)─學生能因著成就而得到內在和外在的鼓勵和報償。教學策略─
    • 提供一顯身手的機會
    • 圖公回饋與報償
    • 維持公平性與對等轉移

ARCS動機模式架構

「先引起你對一件事的注意和興趣」,再讓你發現「這件事和你切身的關係」,接著你又覺得「你有能力和信心去處理它」最後你得到了「完成後成就感的滿足」

John. M. Keller 認為時下的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模式,對於學習動機的關注太少,
他認為一個遵循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步驟所發展出的教材,如不能引起學習者興趣或
專注,其發揮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成果的目標便大打折扣(林思伶,1993)。Keller
檢討當前系統化教學模式,將學習心理學有關動機理論的研究結果,與教學設計模
式整合,提出學習動機、教學設計與學習成果的關係,並於1984 年提出ARCS 動機
模式,即是Attention(引起注意)、Relevance(切身相關)、Confidence(建立信心)、Satisfaction(獲得滿足),並按這四個概念發展出實用的策略和方法,來幫助教學設計人員和教師們,設計課程或改善他們的教學。

Keller 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有系統地將之分析結果融入教學中,於
1983 年首先提出了一個涉及動機、表現和教學影響之間關係的模式圖,稱之為「動
機、表現與教學之作用」(a modle of motivation,performance,and instruction influence)。

Keller 認為學習者個人因素(包括個人動機、對自己的期望、個人知識、技能、需求等)以及環境因素(包括動機策略的設計與管理、學習過程與成果的設計與管理),都將影響學生的學生願意努力的程度和行為表現以及學習成果。由此模式中可以看出,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兩者之間交互影響,構成一個循環系統。若為良性的循環,則努力愈多,表現愈好,學習成效也就提升了,而繼續努力的動機也就愈強。

國內學者李文瑞(1990)闡述ARCS 動機模式的過程是:「先引起你對一件事的注意和興趣」,再讓你發現「這件事跟你有切身的關係」,接著你又覺得「你有能力和信心去處理它」,最後你得到了「完成後的成就感的滿足」。

一、引起注意(Attention):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學習的第一要務,在訊息處理論中,進入短期記憶中的訊息必須經由注意的歷程後,才會被加以處理與進入長期記憶中,否則是「稍縱即逝」的(Driscoll,1944;引自許淑玫,1998)。因此,瞭解學習者的興趣及分析引其學生的好奇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同的策略,例如感官的刺激、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變化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習者的引起和維持學習動機。

二、切身相關(Relevance):


模式中的第二個要素是要讓學生對所學習產生切身相關的體認,雖然新鮮的事物能幫助注意力的集中,但學習者往往傾向於本身熟悉及瞭解的知識。因此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需求、特性和興趣,連結學生先前經驗,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及目標,使他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建立信心(Confidence):


信心與學生對成功和失敗的預期有關,會影響學生實際的努力與表現,清楚明確的指出成功的必要條件和布置一個低風險性的環境,以及讓學生從事具有適度挑戰性的任務,都可以提高學習者的信心。因此教學中計畫稍具挑戰性的課程,明訂教學與評量目標,提供學生自我掌握成功的機會,以及配合學生個別的能力水準,協助每個人獲得成功,確保繼續學習的信心(許淑玫,1998)。

四、獲得滿足(Satisfaction)


任何一項學習活動或任務,若從事之後能帶給個人滿足感,那麼個人將有更大
的興趣與動機持續從事此一活動。學習所得的成就感建立在學習過程所體驗的愉快
氣氛、肯定與具體的成效上,提供學生滿足的要素包括一顯身手的機會、回饋與獎賞、維持公正及對等的轉移

 

ARCS模式的特色

  1. 注意動機、情意的激發
  2. 它能配合其他的教學理論或教學設計步驟合併運用
  3. 它不僅著眼於教學效果的提高,還特別重視學習趣味性,藉著一連串的策略,強化維持學習者的興趣,以達到促進學習效果的目的促進一個成功、有趣的學習活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例如、教材本身便是很大的關鍵。

KellerARCS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認為不僅教師應了解並使用這些策略,有主張教學設計過程中即應考慮這些因素,而發展、製作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教材。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hbc&aid=624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