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國與淨土
2008/04/10 23:59:58瀏覽266|回應0|推薦0

Q:

我們現在的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國
所以祂現在化成各種型態
甚至一草一木
度化眾生
而淨土則是一個理想中的世界
無法想像的世界

是這樣嗎?

A:理解有點錯誤。

佛國是一佛管理的世界,這個世界,俗世稱為「物理世界」,佛教稱為「器世界」。至於器世界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說,「萬相唯識」、「十界唯心」,人的意識造作會分成兩種果報,一是「正報」,就是直接顯現在人身上的福禍;二是「依報」也就是顯現在環境物理上。所以現在的器世界,是眾生最原始的意識、心念的共業呈現。

器世界由來另一說是「華嚴宗」所說,這世界原本是若有若無,是生非生,但有一實界的佛界,是「毘盧遮那佛」(佛的法身)的華藏海世界,它虛無得好像一個種子,但世間所有妄相都在這個種子表面上顯現出來,好像鏡子一樣,鏡子表面雖然萬相海集,但卻都是虛相,只有那種子(法身佛界)才是真實的。

這樣說,根本沒人聽的懂,我就甘冒大不諱用現代語言說清楚,其實這就是「唯心論」,世界是由一個至高等的意識形成的,在西方是上帝,在中國是天,在唯識思想是「阿賴耶識」,在心地法門是「心」,在如來藏法門是「如來藏」,在華嚴是「華藏海世界」。

但佛教的唯心論或意識論與西方不一樣,西方認為最高意識創造時空、萬物出來,但佛教認為,時空、萬物都是妄相;西方認為最高意識是恆久的(時)、恆大的(空),但佛教認為,實相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所以它不是恆久、恆大,而是非生非不生。

所以,釋迦牟尼佛已經進入無餘涅槃,永遠脫離三界,並非化生為各種現象乃至一草一木,與我們同在。但在華嚴宗觀念又不是如此,華嚴宗認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是「毘盧遮那佛」,世界是華藏海世界的展現,所以他們確實比較傾向認為,現在這個世界的任何現象與一草一木、一沙一糞都是佛種的化現。

至於淨土,也不是無法想像的世界,因為「阿彌陀經」就詳細記載西方極樂世界的樣貌:「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所以可見,淨土跟我們物理世界其實是很類似的,但祂們那邊並非五濁惡世,所以非常非常乾淨,甚至沒有一沙一塵,音、色非常舒適調和,食物自現。而那邊的人們都是諸上善人或四聖界的眾聖,所以也沒有鬥爭搶奪,只有修行。

我女兒小時候有一次看西方淨土示意圖時問我,為什麼爺爺(阿彌陀佛)和阿姨(觀世音、大勢至)沒有穿鞋子?現在知道了吧,因為那是無塵的淨土,所以幹嘛穿鞋子?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bud&aid=17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