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主 vs. 黨國
2021/07/03 23:57:04瀏覽553|回應0|推薦4

"民主"到了21世紀,已經成為一個謎。

什麼是民主?一人一票是真民主嗎?官員和各級民意代表必須是一人一票民選出來的,才叫做真民主嗎?你若認真辯證後,你還相信所謂的"民主"嗎?

我記得似乎上世紀450年代開始,這本來是毫無疑慮的,世界各國民眾普遍認同的民主就是一人一票;但曾幾何時,西方示範多年的民主神話被自己的現實表演徹底打臉,很多所謂的普世價值一再的被刷新認知。最近的代表作就是美國國會山莊事件,死了四個人,又被證明乃是FBI人員帶領下的傑作。

西方所謂的民主真諦早已被論證,都是建立在近200年殖民剝削的基礎上,沒有奴役黑人和大規模殺害新大陸原住民,或者想盡辦法製造動盪從中變相侵占資源,甚至壟斷糧食及其通路哄抬糧價,就沒有本錢建立民主社會;建立民主必須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和消耗大量時間金錢,不然你是玩不起民主的。

台灣人早都已深深的體會過,所謂的民主在美日政治和媒體力量背地操縱下,台灣已經幾乎喪失最基本的是非價值,所以無論哪個黨執政,在台灣隨時可以看見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情事不斷的發生,我連舉例說明都懶得舉了。

但若是和西方各國比起來,台灣還算是好的多了,至少在中華文化中還有所謂"羞恥"二字;澳大利亞經媒體曝光,已承認屠殺阿富汗平民,甚至連孩童都沒放過;近來加拿大相繼翻出多處原住民兒童遺骸,有人預估200多年下來數量可能接近15萬。

日本殖民台灣也差不多殺了原住民10萬人,還好意思自稱傳承了儒家文化,真是不要臉;學了拿筷子吃飯,偷學了禮樂詩書,不代表就是儒家了,儒家最重視的應該是人的臉皮吧!

這也是歐美日最缺的,畢竟都是強盜出身,老祖宗稱蠻夷是很有道理的。

話說回來,"民主"再怎麼不堪回首,世界大多數國家似乎仍是熱情擁抱之,雖不致再盲目地全然相信他,也不願輕易否定或拋棄;為何?提供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1. 一旦擁有則食髓知味:

    民主有點像大麻,會讓人上癮上頭又花錢,對身體有害卻不會立即產生,重要的是會讓人很嗨;人模狗樣的官員或議員,到了選舉彎腰哈頭地低聲下氣,市井小民的優越感頓時上來,老子大字不識半個又腳穿拖鞋,就是比你高尚一些,呵呵~

    管他四年一次還是怎樣,人生不就是圖個爽字了得。

  2.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凡是人就一定是自私的,就算你是胸有大志眼光深遠的智者,還是得為自己的國家或家族自私一下。有看過犧牲小我的,沒看過犧牲自己整個家族的,這也是一種自私。

    一旦擁有過選票,人的私心那是更為變本加厲,總相信透過選票可以爭取有利於自己的政策,如果沒有爭取到就糾眾上街鬧一鬧再爭取一次,這種遊戲可以重複多次,只要你夠厚臉皮又有毅力。最後結果無論如何,其中產生的樂趣是無窮的,會讓人上癮而無怨無悔的。

  3. 不好也是自己做主:

    人類就是愚蠢,明明一旦選票用了一次,一般就必須再等4~6年,中間你根本毫無能力或權力做任何決定,但還是相信總比沒有好。

    如果不是大家一起選出來的,再好也絕不會信任或放心;就像自己的孩子明明就是考不上台大,非得補習再補習考上不可,自己的孩子一定不比別人差的心態。就算比別人差,甚至做壞事也是自己的孩子。

以上說的是形容人的心理狀態,說的對不對不重要,但一般人對所謂"民主"的執著就是如此,讓擁有過選票的人放棄"民主"基本不可能。

這兩天大家應該都知道,對岸老共在慶祝自己的生日,本來不太關台灣的事,畢竟是共產黨的生日,除了共產黨員和其支持者外,大部分局外人不會有太多的共鳴。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忍不住說兩句。

首先,包括台灣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應該都是把黨和國區分開得很清楚;黨就是黨,是一群政治理念接近或相同的團體;而一個黨做了有功於國家的事情,是應該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肯定沒錯,但一個黨做了再多的貢獻也不可能完全代表國家,或者取代這個國家。

所以,當對岸把內宣式的新聞和視頻當作外宣大肆播放,必然引起大多數人的反感;這種除了自己人外,他人無法融入的情感散發是倒人胃口的,就算是對於大陸政權有相當程度的認同感的人,就算是支持中華復興的大部分海外華人。

中共獲得認同是基於難能可貴的歷史成就,是70年來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和幸福感而來的。除大陸內地外的中國人,看到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獲得幸福,自己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但榮譽感和認同感會提高,並不知不覺把共產黨往上看。

一個合法獲得成功的個人或企業家,他人會肯定他的成就,但對於他所經歷過的磨難和歷練,基本上不會有認同感,除非通過看他的自傳或報導得知其中過程。

而一般自傳會如何傳達所欲人知的訊息呢?你有什麼值得吸引人的故事?如何說好故事而不會引人反感?相信中外有超過10萬本的自傳可供參考。

話盡於此,多說無益。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3353&aid=16467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