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6 17:58:52瀏覽259|回應0|推薦0 | |
*********************** p.58,行為經濟學大師李察‧賽勒〈Richard Thaler〉及華納‧德邦〈Werner DeBondt〉曾進行一項系統化的情緒分析。他們假設人們喜歡漲勢中的股票,而討厭跌勢中的股票。所以,他們預測令投資人不悅的股票〈輸家〉未來表現會比令投資人高興的股票〈贏家〉好。 兩位教授從而預測,賺錢之道是買人人厭惡的昔日輸家。 p.59,他們進行一項歷時多年,包括數百支股票的系統化研究。每段時期,他們組成昔日贏家和輸家的投資組合,然後比較兩個組合的績效。 在此情境中,理性市場論與非理性市場論做出對立的預測: 如果效率市場假說是正確的,那麼,任何方法都不能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化;如果市場是理性的,贏家組合和輸家組合將會有相同的績效。 賽勒與德邦發現,個股呈現與股市大盤相同的模式:悲觀情緒領先漲勢,樂觀情緒領先跌勢。他們說,「包括35支個股的輸家投資組合,組成36個月後,平均表現比市場好19.6%。另一方面,贏家組合的獲利低於市場5%。」研究結果發表在地位崇高的《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e〉。 這項贏家與輸家的研究否定了效率市場假說,後者預測「無記憶」〈memoryless〉的市場根本不在乎過去的績效。…..但效率市場假說的虔誠信徒對此的回應是研究是人為的,在自然環境以非理性價格交易的人會遭淘汰。 過去40年來,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每年22.2%的複合成長率提高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淨值。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的年平均成長率為10.4%。如果40年前拿出1000美元和巴菲特一起投資,那麼到了2003年底,這筆投資就可以增值為259萬4850美元;相形之下,如果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就只值4萬7430美元。 由此觀之,巴菲特在有利價位買進、賣出的紀錄似乎很好──效率市場假說認為這種價位應該永遠不存在。況且,巴菲特的表現似乎比擲飛鏢的猴子好得多。 p.60,效率市場假說的信徒否認巴菲特的成功是靠技術。 他們的論點如下:把1024個人〈三條魚附註:意思是2的10次方〉集中在一個房間,叫他們每人各擲10次銅板,平均而言,會有一人連續擲出10次正面。 他們認為這個人就是巴菲特。 換句話說,世上有很多財富管理人,有人全憑運氣得以長期保持傑出紀錄。根據這樣的觀點,過去的傑出業績不能用來預測未來。 p.61,【做了贏家組合和輸家組合的研究的行為經濟學大師】李察‧賽勒〈Richard Thaler〉成立了一家財富管理公司,與羅素‧富勒〈Russell Fuller〉共同經營,試圖有系統地利用非理性市場的機會,該公司以行為財務學的研究發現作為投資決策的指南。雖然這家公司剛成立不久,但已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在2003年底,這家公司的6檔基金以年平均成長率8.1%領先同業標竿。 〈三條魚附註:這其實就是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格拉罕〈Benjamin Graham〉的操作方法,請見《Buffettoloy》。〉 效率市場假說的虔誠信徒,對此的回應是這些基金的表現就像巴菲特的績效,純屬運氣、無關技術。 沒有人真正知道特定績效靠的是技術或運氣。不過,值得玩味的是任何投資人的績效都不能證明效率市場假說是錯的。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