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孟憲實筆下的唐太宗(15):王道與霸道之爭的玄武門事變(上)武德九年十月,王道和霸道的朝政辯論。【0605/1754,網路增補】(完)
2011/05/29 17:42:03瀏覽399|回應0|推薦1

0529/1742,三條魚先前打過一大段,今天又打到五點多打了一下午,還有一點點沒完成,差不多了啦,三條魚正在吃東西,看新聞,晚些再補吧

0529/1823,三條魚的網咖時間剩下7分鐘,已經打好的部份,包括引用文章的網址,都改好了,第四段的部份,下次再補吧。

*******************************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90:大概在武德九年十月,即李世民即位之後兩個月,面對天下亂局,對治理前景不敢掉以輕心的李世民和魏徵、封德彝等有過一次重要的討論。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91:辯論的內容,請見
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article?f_ORDER_BY=new&pno=2&f_ART_CATE=351408&f_IS_PUBLISH=Y 《貞觀政要》【卷一‧政體第二‧貞觀七年】〈上〉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3101472 應為武德九年的事。

(一)《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92:這個爭論代表了唐初的兩種統治路線。....
所謂王道,即強調國家與百姓之間應該和諧共處,當國家政策對頭的時候,百姓會積極響應。同時,國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問題發生的時候,國家應該主要從自身尋找原因,而不是把責任推給百姓。
所謂霸道,即強調人心不古、風俗惡化,面對如此社會,除了用強力鎮壓以外別無他法。國家只能採用強力,而且是迫不得已的。不是統治者沒有良好的願望,而是人心惡化不給統治者以機會。

【三條魚簡評】王道的做法就一定是對的,霸道的做法就一定是錯的嗎?
王道和霸道真的可以劃分的那麼清楚嗎?

簡單提一個問題:如果把坦克車開到陳水扁他家的門口,和苗栗縣長劉政鴻把挖土機開到農田裡面去,前者是假設的、後者是真實的,兩件事來比較,誰是王道?誰是霸道?
藉由這樣的比較,你了解三條魚提問的重點嗎?
開坦克車和開挖土機比起來,霸道和王道的分別在哪裡?
戰國時代,秦國是標準的霸道,『以力服人者霸』,最後統一了六國,所有當時主張王道的國家,都滅亡了,你要怎麼說?你要告訴大家:『正因為秦國推行霸道,所以統一後的秦朝短命早死。』
是這樣嗎?歷史有這麼簡單嗎?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其中提倡『兼愛、非攻』的墨家學說,應該毫無疑問屬於王道吧?
墨家學說卻從秦漢開始、沉寂了將近兩千年,你又要怎麼說?

牽涉到人性的問題,太複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吧:王道和霸道,是中國古代的談論方式,把那套架構放在今天這個世界的政治,會顯得很奇怪:大概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是霸道!
可是,不承認自己的作法是霸道的人,他真的就是王道嗎?
喜歡下定義的三條魚,對今天的王道和霸道下個定義,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受:

王道,是以政領軍。我和你把一切情況溝通好,make deal,確定對雙方都有利、而且是你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你事後胡搞亂來,我就把坦克車開到妳家去。
霸道,是以軍領政。我先把坦克車開到妳家去,把契約書拿給你看,『請』你在上面簽字蓋章。
用這樣的定義,再閱讀孟憲實的書本接下去的論述,就簡單多了。

(二)《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92--3:這個問題的討論,看起來像是歷史學的討論,其實是對現實問題的反思,即對現實社會的治理朝廷到底有沒有信心。
主張王道者有信心,而主張霸道者信心不足。當時在王道與霸道的路線之爭上,同意霸道的占大多數,只有魏徵一人堅持王道,.....
這個背景說起來還是挺複雜的.....這就是北周以來,在中國北方的一個統治集團,叫做關隴貴族。前文講唐朝起家的時候提過,就是向李淵的祖父李虎那一批將軍,跟著宇文泰建立了北周,這批人都是軍事貴族,是靠打仗起家的。
這批人不重視文化、重視武功,他們建立了北周、隋朝還有唐朝。....特點就是能征善戰,所以這些人迷信武力、崇尚強權。封德彝的觀點就是關隴集團傳統的代表。
可是它們不了解,隋朝為何滅亡。隋朝就迷信在武力上,征打遼東,爆發動亂無數,還不知懸崖勒馬。因為這是關隴集團的一套慣性做法,一直到唐初武德時期還是這樣。武德時期為什麼河北成了大問題呢?竇建德被打敗活捉,本可以不殺,結果殺了,所以劉黑闥立刻以給竇建德報仇為名號起兵反唐.....

【三條魚簡評】前面討論過了,王道和霸道的分別,不應是在武力,而是在使用武力的方式。使用武力是“關隴集團的一套慣性做法”,這當然就表現為霸道。至於竇建德和劉黑闥的事件,離題太遠,因為那裡面的軍事成分占了太高的比重,容易混淆主旨。
不論王道或霸道、不論軍事或政治,甚至當代的企業都一樣,只要迷信“同一套慣性做法”,迷信“既往的成功方程式”,只要沒有得到扭轉的機會,最後必定走向潰滅的命運。
和當政者使用王道、或是使用霸道,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中國歷史許多朝代的興衰更替,已經充分闡述這樣的宇宙運行的必然法則,牽涉範圍太廣,有興趣請自行研究。
至於,李世民化霸道為王道、成功創立了千古留名的貞觀之治,只是歷史的一個偶然,魏徵的奏議充分描述其中的歷史機緣,有興趣的人也請自己研究吧。

(三)《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93:貞觀之初的這場辯論,魏徵一個人抵抗的是關隴貴族多少年的傳統,應該說是力挽狂瀾。
在很多人反對的情況下,唐太宗從諫如流決定採納魏徵的建議,採取王道,即以德化民的統治手段和路線。
在這個問題上,李世民自身有一個變化過程,初始是信心不足,後來受到魏徵的啟發,開始傾向於王道路線。這種變化十分重要。因為唐太宗後來功成名就和貞觀之治的歷史地位,都取決於這次政策從霸道向王道的轉變。

【三條魚簡評】嘿嘿嘿,擅長編織歷史故事的孟憲實先生,又在說笑話了。
「貞觀之初的這場辯論,魏徵一個人抵抗的是關隴貴族多少年的傳統,應該說是力挽狂瀾。」
「在很多人反對的情況下,唐太宗從諫如流決定採納魏徵的建議,」
「李世民自身有一個變化過程,初始是信心不足,後來受到魏徵的啟發,開始傾向於王道路線。......從霸道向王道的轉變。」 為什麼孟先生要說笑話呢?
因為,他要配合當代眾多歷史研究者
集體虛構的一個假議題:『玄武門事變是暴力奪權!』

這個假議題的下面,三條魚上篇文章提過的,衍生主要的假問題:李世民有甚麼資格發動軍事政變
又在楊文幹事件中,衍生附屬的假問題:『太子爲什麼要謀反?』『太子謀反這個事件有著怎樣的破綻?』

所有這一類的議題或問題,都是當代眾多歷史研究者集體虛構出來的!
孟先生明明知道它們是假的,卻不斷加油添醋、不斷講一些很難笑的笑話。

孟先生上面的陳述,你不懂為什麼是笑話?
關鍵之一,時間太短,不論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或是她和魏徵的關係。
關鍵之二,有歷史反例可以充分的證明「魏徵一個人....力挽狂瀾」這種描述就是不折不扣的笑話。
(1)根據歷史考證,這場辯論發生在武德九年十月,唐太宗即位的兩個月後、玄武門事變的四個月後,如果玄武門事變是一場霸道的流血奪權政變,麻煩大家想一想:那麼短的時間,誰有本事從霸道轉變為王道!
(2)「貞觀之初的這場辯論,魏徵一個人抵抗的是關隴貴族多少年的傳統,應該說是力挽狂瀾。」「很多人反對的情況下,唐太宗從諫如流....」
嘿嘿,魏徵一個人就可以抗衡所有當朝文官的意見,請問:魏徵進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陣營多久的時間啊?《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180: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召見魏徵,對此計仔最多的是《資治通鑑》,時間是六月十二日。
這場會面的過程很精彩,請參見三條魚的城邦文章:《貞觀政要》【卷二‧任賢第三‧魏徵】〈一、二〉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3124863

所以,直到目前談論的那場世紀辯論為止,唐太宗正式認識魏徵四個月,這中間,魏徵確實不斷有著傑出的表現,可是,四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讓唐太宗言聽計從嗎?
(3)魏徵原本在太子的東宮擔任一個“太子洗馬”的鳥官 ,歷史記載、李建成唯一一次採納他的建議,就是他和王珪共同建議李建成主動向李淵請兵討伐劉黑闥,也就是我們談過很多次的『割稻尾戰役』,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第一次正式會面,參見上述文章,魏徵說了甚麼:徵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
在太子李建成那邊不得用,唐太宗李世民才用了他四個月,就讓他「一個人抵抗.....關隴貴族多少年的傳統.....力挽狂瀾。」並且採納了魏徵的王道策略,
請問:這到底是證明了魏徵的能力和口才,或是,證明李世民的政治眼光?
(4)歷史記載得很清楚,唐太宗當朝時期的大臣善諫是一種刻意養成的風氣,善諫的大臣不只魏徵一人,更重要的,唐太宗對魏徵也不是完全的言聽計從。《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283,描述了唐太宗沒有按照魏徵的建議的一次重大歷史紀錄。孟憲實先生明明就很清楚,擺明就是按照眾多歷史研究者集體虛構的假議題在講笑話。

(四)講到這段歷史的人,幾乎按照標準版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極度抬高魏徵的歷史地位。

【0605/1754,網路增補】

講到這段歷史的人,幾乎按照標準版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極度抬高魏徵的歷史地位。

三條魚當然同意魏徵具有極高的能力、在歷史上非常重要。唐太宗不只一次比喻自己是金、魏徵是金匠,自己是璞玉、魏徵是上好的玉工: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3142964 「朕方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工,...」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3101509 顧謂徵曰:「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若遇良工,即為萬代之寶。朕雖無美質,為公所切磋,...」魏徵確實不同於一般的諫臣,他有一套獨特的方法提出勸諫,並且對於對的事情、徹底的擇善固執。也就難怪唐太宗在魏徵死後悲痛萬分。歷史有許多記載,都證明了這種狀況,參見)《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P.225-236。

但是,反過來說,要雕琢上好的玉,關鍵終究是原本的那塊玉石,如果不是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人,魏徵也是難為無米之炊。上述第三段引文:「李世民自身有一個變化過程,初始是信心不足,後來受到魏徵的啟發,開始傾向於王道路線。......從霸道向王道的轉變。」強調魏徵的能力,認為李世民在武德九年下半年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從霸道轉向王道,巧妙地主張「玄武門事變是一場霸道的流血奪權政變」,按照眾多歷史研究者集體虛構的假議題在講笑話。終究,經不起歷史證據的考核。

這就是前一篇文章 http://blog.udn.com/fishfishfish1967/5264288 提到的:李世民有甚麼資格發動軍事政變這個問題,根本是個預先設定答案的假問題,真正在歷史中存在的問題是玄武門事變,不是野心主動誘發的政變,而是希臘式的、或是莎士比亞式的悲劇!也就是說:玄武門事變的李世民的心中,根本就是王道、不是霸道,真正我們必須探尋歷史去研究的問題是『這樣一個主張王道的李世民,為什麼被逼著走向骨肉相殘的軍事政變?捨棄那樣的途徑,他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嗎?』這個問題,將是“王道與霸道之爭的玄武門事變(中)”的主要問題。

結束“王道與霸道之爭的玄武門事變(上)”的討論以前,三條魚還要從另一個角度談李世民為什麼是王道,他的父親李淵、前太子李建成為什麼才是霸道,這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談“他們的女人”:俗話說「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個偉大的女人」、俗話又說「甚麼樣的人,玩甚麼樣的鳥」,簡單的講:物以類聚,是宇宙的必然真理!檢驗他們的女人,不就像是照妖鏡、將會打出他們的原形嗎?

******************************************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526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