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01 12:33:13瀏覽470|回應0|推薦0 | |
講到數學科的那個家教學生, 就又回想起我當初的數學,爲什麼成績非常不理想? 那個學生後來重考了一年, 我和他的碰面是在他重考後的暑假, 我總覺得他第一年參加大學聯考的數學成績, 比我預期低很多,因為在我給他的家教課程中, 聯考的那些考題應該都不陌生。 他告訴我:「很多問題他都會做,」 「但是擔心計算過程發生錯誤,會重複檢查計算過程,」 「甚至用不同的方法去驗算,浪費了很多時間。」 我聽了,微微的嚇了一跳, 笑笑的告訴他:「我唸書的時候也有同樣的狀況。」 必須強調,在那段對話以前,我從來沒對他談過我小時候的事, 事實上,這本書內談到的事,絕大多數沒有對任何人談過,
對於那個學生的描述,我只是不自覺的微微受到驚嚇, 畢竟面前的人發生的狀況, 恰好和我二十幾年前完全相同。 我沒有太過驚訝,理由很簡單,我當了他將近兩年的家教老師, 他會發生的狀況,大致上,不可能太過超出我的預期。 但是,一個數學科的家教老師, 一次三小時的課程,一個星期一次或兩次, 除了知識層面的教導,不太有多餘的時間做其他的事。 他的家庭也非常堅持自己的做法, 那種堅持,那種「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持, 完全漠視現實的狀況、堅持要把某種理念完成, 有時,會讓人很感動,例如戰亂中屹立不搖的聖人, 有時,卻會讓人膽戰心驚, 例如:中國滿清末年的義和團, 以為肉身可以抗拒洋槍大砲。 那種堅持,讓我回想到三十幾年來在我背後的那股堅持, 那個學生還在唸高二的時候, 用物理和化學接近零分的成績, 已經明白暗示他的父母:他完全不適合唸理工的科系, 我也和他的父母談過, 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讓那個學生去唸自然類組。 「聖人」和「義和團」,到底有什麼差別? 「聖人」知道勢不可為, 知道肉身不可能抗拒洋槍大砲, 他們不會勉強別人去做辦不到的事, 但是,他們更知道如果沒有人站出來, 混亂的局面會更加糟糕, 所以,你清楚的看到,他們必定自己一個人去做, 他們不會去動員群眾, 所有跟在他們後面的人,都是自動自發的。 「義和團」在做什麼嗎? 他們根本弄不清楚什麼事情做得到、什麼事情做不到, 他們認為自己很神聖, 他們認為自己的目標很崇高, 就要一堆人跟著他們一起去送死。 簡單的講,「聖人」和「義和團」的差別, 表現在跟隨在後的群眾, 到底是「自動」、或是被「煽動」? 回歸正題,不論從國中時期的結果來看, 或是從三十年後更高視野的目光來看, 我的數學能力當然不是一流的, 可以在國中時期得到優秀的數學成績, 原因只是在整個數學的領域,國中數學非常簡單而且基本, 我的能力要處理那個階段的數學,可說是遊刃有餘。 但是,就像一個人擅長心算、擅長加減乘除的計算, 不可能就斷定他以後能夠成為數學家, 上到高中以後,我其實已經發現自己能力的限制, 為什麼大學會進到數學系?那應該是生命的一個大玩笑。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