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安、迷惑、漠視、敵視,
同樣表現在學校的課業以及我和同學的關係,
在成福國小唸書的那段時間,考試的成績是連我自己都難以想像的爛,
老天保佑,過了三十年,
那些考試的成績應該已經消除了吧,
我只記得,好像考過三四十名,
我只記得,寫信給朋友變成一件尷尬的事,
以前因為自己的成績總是很好,
很喜歡和朋友談論考試成績的事。
那時給朋友的信都寫些什麼?已經忘了。
如果能夠找來對照,應該很有意思,我想,那時候,我應該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問題是很多朋友已經固定通信了兩年,當時又不願意忽然斷掉了關係。
好像,有一次的考試成績是例外。
我的印象非常模糊,
畢竟,一天八個小時上課時間的重要性,
那些課程在我的記憶中的份量,遠遠比不上早上上學途中的兩小時。
我猜想,應該是我的成績差的太離譜,
有可能老師和我的老爸談過,老爸和我訂了協議,
只要考試考的好,就給我一筆錢買書當獎勵,
大概是一兩百塊錢吧,
反正,就像我的生命發生過的許多事,
我照例只對最後的結果印象清晰,
忘了自己到底考怎樣,
我拿到了那筆錢,
當時從三峽回到台北的公路局班車,
終點站就在重慶南路的書店街附近,
老爸讓我自己去買書,
我想,他應該有交代我不要亂買,
從小極嚴的家庭教育,讓我只能看岳飛精忠報國那類的書,
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
很清楚知道書店裡面那些書是我可以看的,
那天好像買了四五本書,其中有像是封神榜的神怪歷史書,
應該有對其他的書很感興趣,
可是,想到老爸那張已經非常疲累的臉,
就把它們又放回去,
回到家以後,老爸很明顯有些不高興,
不過,他大概是累了,也可能我忘了,
不記得他說了什麼。
從這件事明顯看到,父親當時對我的嚴格要求。
我也說過,除了極少數的特例,
他很少罵我,更別說是打我,
因為,讀書考試對我就像家常便飯,
除了成福國小那一年,他從來不需要爲我的成績操心,
如果不是那場意外,會不會在老爸的嚴格督促下,我心甘情願的把自己限制在“正統”的閱讀領域內?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正經八百、教忠教孝的書籍?
坦白說,這種問題沒人知道。
不過,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因為我小時候很容易“收買”,
老爸受過傳統教育,他很愛叫我和老姊背誦詩詞,
我還記得在北投的第二個住家裡面,
只要背了多少首詩,就有獎金可拿,
我最喜歡那種事了,
我國小時期拿到的無數獎狀,
可以說都是老爸花錢“買”來的,
我很高興,他更高興,他還把那些獎狀請人用鏡框裱起來。
國小三年級背了哪些詩,
現在當然分不清楚,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
很肯定有首詩是當時背的: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背這首詩的時候,應該是在當時的客廳裡,
旁邊有一架古式的“放聲機”,
還有一堆圓圓大大的黑膠唱片,都是老爸買的,〈或是人家送的?〉
不外是《梁祝》、黃梅調那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