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7 08:53:24瀏覽1556|回應0|推薦0 | |
民國六年一月十八日在台北縣新店直潭里俗稱"情人谷"的地方,誕生了一個小嬰兒,他對台灣乃至世界經濟的影響深遠,並且獲得"經營之神"的封號,他從白手起家,一手建立起橫跨塑化、資料科技、汽車、醫院、學校的企業集團,這個人就是王永慶。 王永慶的祖父王添泉以教書為業,在當地頗受人敬重但是他一生困苦,因此決定不教兒子王長庚識字,王長庚以耕作幾片貧瘠的茶田賣茶葉維生,由於生活艱困,他常常跟著母親到家附近的一條雙軌台車道旁,等運送木材或煤的台車經過後,撿拾從台車上掉下來的木材或煤塊賣錢。王長庚身為文盲,因而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在王永慶七歲的時候就送他到新店國小唸書。王家距離新店國小有十公里,王永慶一大早起床,在上學之前得先到附近的水井提十幾桶的水,把家中的大水缸填滿之後,才開始步行十公里上學。放學之後,他還經常要扛一袋五十台斤的飼料,走十公里路帶回家養豬。王永慶唸小學時對書本沒什麼興趣,在校成績都是在最後十名內。 王永慶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王家陷入最艱苦的一年,他的父親病倒在床,全家的生計都靠母親種菜、種蕃薯和養豬來維持,於是他找了一份看牛的工作開始半工半讀,一個月賺五毛錢來貼補家用。有一天,王永慶的母親突然發現多年臥病在床的王父不見了,全家人急忙到處尋找,最後在晒菜場旁找到了,原來王父為免全家受其重病拖累,正準備在榕樹上吊自殺,好在及時被發現而救了下來,當時全家人都難過到極點。在王永慶十五歲那年,由於他的祖父曾告訴他靠種茶為業是沒有出路的,再加上在家鄉連要做苦工賺錢的機會都沒有,於是他決定到嘉義去闖天下。 日據時代的嘉義是稻米和木材的集散地,王永慶在叔叔的介紹下到米店當小工。一年之後,他以父親四處張羅借來的二百元做本錢,在嘉義開了一家小小的米店,他的大弟王永成與二弟王永在也都來幫忙。當時小小的嘉義共有米店二十六家,競爭非常激烈,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裏承租一個小小的店面,由於米店地處偏僻,規模小又缺乏知名度,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怎麼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想起父親常說的一句古訓:"不惜錢者有人愛,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沒錢,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時間和力氣。那個時候的農村還很落後,稻穀在收割之後都是舖在馬路上曬太陽,碾成米後米堆裏還有米糠、砂粒或小石頭等雜物,當時的賣米與買米的人都習以為常,王永慶覺得這樣的米品質實在太差,於是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將夾雜在米裏的糠穀、沙粒都清理乾淨,這樣一來,他店裏的米就比其他米店要來得高級。另外,當時的電話並不普遍,買米一定要到街上的米店去買,稍不留意就會在要煮飯的時候發現沒米了,王永慶率先提供主動宅配的服務,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的時候,他都會記錄米缸的容量,並且詢問這家有多少大人和小孩吃飯,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這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了顧客吃完米的前二、三天,他就主動將米送過去。他給顧客送米並非送到就算,還要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裏。如果米缸裏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乾淨,然後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以後專買他的米。米賣出以後,接著是收錢的問題,對大多數薪水階級的人來說,發薪日是最方便付米錢的時候,於是他把顧客依發薪日期分門別類,等顧客領了薪水再去收米款,結果大部分都能順利收到錢,顧客對這種收錢方式也相當滿意。由於王永慶處處替顧客設想周到,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他的名氣越傳越大,整個嘉義都知道有一個心眼特別好的少年老闆,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在開了米店一年之後,王永慶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固定客戶,但是賣米的利潤十分微薄,賣一斗米只能賺到一分錢,於是他買了一些碾米的設備,由米店擴大為碾米廠,以改善純粹賣米的微薄收入。到了民國三十年,台灣稻米由於缺乏肥料而收成大減,過一陣子台灣進入饑荒,他的碾米廠只好關門大吉,但是十多年來的辛苦經營已經使他有了一些積蓄,他在烏來和斗六買了二十幾甲的土地,一躍成為小地主了。王永慶在關掉碾米廠後搬到嘉義的鄉下開設磚廠,由次戰時火車車廂不夠,煤炭的運輸相當困難,而且磚廠用煤碳燒窯時會冒出濃煙,民眾相信濃煙會損壞稻穀,在經營遇到諸多艱難的情況下,磚廠隨後也關門了。在這段期間有一件事給王永慶很大的啟宗,抗戰期間由於糧食不足,鴨鵝也缺乏飼料,一般民眾都讓牠們在野外吃野草,所以常瘦得剩皮包骨,王永慶買下了許多瘦鵝,用包心菜的粗葉子餵牠們,原來的瘦鵝竟然養得十分肥大,這是因為瘦鵝有堅強的生命力,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很強,只要有東西吃牠就立刻肥大起來。飼養瘦鵝給王永慶兩個啟示:第一,一個人在失意的時候要像瘦鵝一樣鍛鍊自己的忍耐力,只要餓不死,一旦機會到來,就會像瘦鵝一樣迅速肥大起來;第二,瘦鵝之所以瘦,問題不在鵝,而在養鵝的人飼養的方法不當所致,企業經營也是一樣的道理,企業經營不善問題不在員工,而在老闆的管理方法不當。在王永慶二十七歲那年,他轉往木材業發展,他的足跡踏遍了台灣著名的林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二次大戰飽受摧殘的台灣處處斷壁殘坦,建築業呈現蓬勃發展,王永慶所經營的木材業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到了三十歲的時候,他的積蓄已經有五千萬元了。 四○年代的台灣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下,政府展開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發展的重點在玻璃、紡織、人纖、塑膠原料、水泥等,於是政府找到當時原來想申請做輪胎的王永慶。他對塑膠完全外行,王永慶回憶當時的情形說:"我糊里糊塗不加思索就答應了!"當他和創業夥伴到工業會拜訪化工組的專家時,由於完全不懂塑膠,結果遭專家冷眼相待,兩人急忙不好意思地離開。一年之後,王永慶再度拜會這位專家的時候,他對塑膠的性質、製程、生產、加工、用途都已經瞭若指掌,令這位專家佩服不已。根據當時的資料,日本當時塑膠原料的月產量是三千噸,台灣的人口大約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所以產量大約是三百噸。民國四十三年,王永慶登記設立"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PVC塑膠粉的生產,自有資金五十萬美元,美援六十七萬美元,每月產量只有一百噸,是全世界規模最小的,當時台灣的需求只有十五噸。由於這是台灣首次自行生產PVC塑膠粉,加工業者對品質很沒有信心,再加上傳聞政府要管制進口,業者立刻一次進口七個月的需求量,使得台塑的產品一噸也賣不出去,庫存堆積如山,唯一的出路是開拓外銷市場。 開拓外銷市場對王永慶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以當時月產一百噸的規模而言,成本遠高於國外其他廠商,外銷是毫無競爭力的,王永慶決定一方面擴廠至月產一千二百噸,藉由大量生產來降低成本,一方面籌組一次加工廠為台塑的PVC塑膠粉找尋出路,此舉不但打開了PVC粉的銷路,也促成後來台灣PVC塑膠加工業蓬勃發展的局面。民國六十二年,世界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隨即暴露出PVC原料缺乏的隱憂,王永慶看準了美國PVC原料充足,而且價格遠低於台灣,於是在民國六十九年進軍美國,在德州休士頓籌建全世界最大的PVC塑膠工廠,在民國七十二年開始正式生產,一船一船地將PVC原料由美國運回台灣,解決了多年來的原料缺乏問題。七○年代的台灣正處於電子業的高峰期,在各方殷切期望下,王永慶也加入了資訊工業的行列,他在民國七十三年投資設立了東南亞第一座全自動化的印刷電路板工廠,後來相繼成立了印刷電路板相關的上游工廠及積體電路板廠,即南亞塑膠和南亞科技。 王永慶曾說:"一個人永遠不能回憶自己出生時的情形,一個人也永遠想不到自己何時死亡。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要時時提醒自己,這樣我們就可以放開胸懷,趁活著的時候,多做一些對社會大眾有意義的事。等我們死了以後,會有活的人想念我們,讚許我們,才算對人生一場有了交待,沒有辜負此生此世。"他認為做人應該強者扶助弱者,有能力幫助沒有能力的,對自己的父母固然應該孝順,進一步也要將這種敬老的心情推及其他沒有依靠的窮苦老人,在這樣的態度與人生目標下,他創辦了明志工專和長庚紀念醫院。為了協助清寒的學生,明志工專藉由和台塑集團的建教合作,讓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到工廠工讀,使學生在接受教育期間能學用相長,並以工讀的工資支付學費與生活費,透過這種方式,許多家境清寒、無力升學的青年順利完成了工業專科教育。民國六十五年,王永慶為了紀念早年生病缺乏醫療照顧的先父王長庚,捐出新台幣二十億元設立長庚紀念醫院,為了提升醫院的效率,長庚醫院全面實施成本中心制度,使醫院各科都獨立計算損益,分別顯示其經營績效,促使各科醫師致力於提供良好服務的時候,也能兼顧用人合理化,杜絕各種不必要的浪費,如此醫院大幅降低了成本,因而也減輕了健保的負擔。 王永慶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他的企業家精神使台塑集團成為企業管理制度的標竿,連善於成本與品質管理的日本人都佩服不已。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