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31 15:47:51瀏覽5445|回應0|推薦0 | |
聖經的舊約可以說是一部以色列民族的興衰史,它記載了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從流浪、建國、興盛到亡國的過程,同時也是一面明鏡,反映著我們正在發生的歷史。在以色列的建國初期,前三位國王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分別是掃羅王、大衛王和所羅門王,其中掃羅王一生的遭遇最為特別,他一開始是被上帝所揀選成為國王,但是後來言行舉止距離上帝越來越遠,只想霸佔王位而不願意去治理國家,甚至要去殺害上帝所揀選的人,最後終於上帝把他剪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從被上帝揀選到被上帝厭棄的過程。
以色列人共有十二個支派,由當時的領導者(稱為士師)來帶領以色列人抵禦外族的攻擊。到了先知撒母耳當士師的年代,由於他的兒子不成材,百姓們希望上帝能為他們揀選一位君王,實行君主制度來治理他們,上帝也答應了人民的請求,就向撒母耳指示了適當的人選,由當時勢力最小的便雅憫支派中的掃羅來擔任第一任的以色列國王。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掃羅是個偶像級的人物,他的身材在以色列中沒有一個能比他更高,體格健壯且容貎俊美,民眾看了之後非常滿意,對他高聲歡呼吾王萬歲。雖然在第一時間得到民眾的擁戴,要得到人民完全的接納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掃羅在當時對人民來說仍是個無名小卒,各支派仍然各自為政,人民對於是否加入君主制度仍然躊躇不前,況且還沒有首都、宮殿、職工、或政府組織可用呢?結果機會來了,有一天以色列人的宿敵亞捫人襲擊以色列,掃羅看準了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於是殺了一對牛並將肉傳送各支派,傳送肉的使者更宣告說:「凡不跟隨掃羅去迎戰外敵的,他們的牛隻必遭同樣的待遇!」,結果反應非常熱烈,總共募集了三十三萬人,掃羅從其中挑選三個部隊親自領導攻打亞捫人,贏得決定性的勝利。事情的結果正是掃羅夢寐所求的,以色列人接納他為王,正式的加冕典禮由撒母耳主持,在獻祭與普遍的歡樂聲中掃羅被立為第一 任 君王。
在登基之前,原本掃羅是一個十分善良、謙卑和敬畏上帝的人,然而,這一切美德在他登基作王之後便都看不見了!在幾次重要的戰役當中,上帝十分祝福掃羅,讓他和他的兒子約拿單靠少數的兵力擊敗敵人的千軍萬馬,但是他也變得驕傲起來,先是不尊重先知母撒母耳在獻祭中的祭司地位,後來又不遵照上帝的指示私藏戰利品,使得上帝決定另外尋找一個合祂心意的人,從掃羅身上收回那賦予能力的靈。當上帝的靈離開之後,極端的低潮便臨到掃羅身上,他變的非常易於嫉妒。原本掃羅非常器重一位立下大功的勇士大衛(即後來的大衛王),但是當百姓稱讚大衛多過掃羅的時候,掃羅變得極為憤怒甚至趨於瘋狂狀態,兩次意圖用槍刺殺大衛。另一方面,掃羅也懷疑自己遭四周人的逼迫,導致八十五位無辜的祭司被殺。如此頻繁反常的舉動,不久便家喻戶曉,百姓對他漸漸地失去信心。最後在一次與外族的戰役中,以色列全軍覆沒,掃羅的三個兒子遭殺身之禍,掃羅受到重傷,為了不要活活被擒,他伏在刀上自殺,結束了他戲劇性的一生。非利士人後來搜集了王室的四具屍身,懸掛在附近伯善城的圍牆上供大家圍觀。若干年後,大衛將掃羅和約拿單的屍骨永久地埋葬在掃羅的家鄉便雅憫。
願聖經這段歷史作為台灣領導人的借鏡,也願上帝的公義彰顯。
附註:翟辛蒂(Cindy Jacobs)在日本2006年5月4~5日的特會中,對台灣所發的預言: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