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取方能多得!
2006/10/30 13:43:02瀏覽603|回應0|推薦12
全球暖化日趨嚴重 開發中國家受害最深

日前國際發出警訊,二十年來瑞士冰河面積減少百分之十五,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Thomas Schelling)昨天在中央大學演講指出,未來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的主要受害者,是比較依賴農業的開發中國家。

謝林指出,已開發國家像美國、歐洲,已經有能力開發新能源,像是以風力、太陽能取代石油等消耗能源,要讓國際間產生「拘束力」的協議,有共識減少使用消耗性能源,有非常大的困難。

謝林認為,已開發國家應提出面對溫室效應具體行動,例如拿出一定數量的資源,協助增加能源效率研究,開發新能源,並協助開發中國家使用新能源。

10年擺爛 暖化代價232兆元

第一份由經濟學家而非科學家所做的重量級全球暖化問題報告警告說,各國政府若不能在今後十年採取大膽果決的行動積極因應,則世人為暖化問題付出的代價將達六兆九千八百億美元(約合台幣二百卅二兆元),比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和一九三○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都高,而且使地球大片地區無法居住。

報告中說,即使世人立即停止汙染地球,大氣中現有的碳仍會繼續暖化地球卅年,海平面也會繼續升高一百年。無法控制的氣候變遷可能使兩億人因為乾旱或洪澇而淪為災民。

英國內閣辦公室和財政部一年前請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登撰寫這個報告,以了解全球暖化所構成經濟挑戰的本質,以及英國和世人當如何因應。史登預定卅日公布這份七百頁的報告,英國「觀察家」周報登出這分報告的摘要,並指出不採取行動會使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

該周報引述英國政府人士的話說:「這份報告為我們提供了論據。我想我們正處於這場辯論的關鍵時刻。」

觀察家周報說,史登估計全世界需投注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一,也就是約一千八百四十億英鎊(約合新台幣十一兆六千兩百零六億元)來對抗地表暖化,否則付出的代價將高出五到廿倍。

史登警告,京都議定書的後續版本應該在明年就簽定。

...........................................................

各位去看了「不願面對的真相」了嗎?也順便去看看Discovery或動物星球頻道的節目,有些動植物已經受到人類的危害了…

少取方能多得!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ecyp&aid=51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