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業起手
2016/07/18 22:11:43瀏覽351|回應0|推薦0

目前經濟不好,有的專家建議以創業帶動社會發展,於是政府也把大筆的資源投入到這個領域,如何去應用呢?現在有一個網頁青年創業圓夢網,整合相當多的訊息在其中,即使創業者已經過了「青年」階段,還是有可供參考之處。

這裡針對資金來簡介一下。各地方政府都會有貸款計畫,例如臺北市中小企業融資貸款;也有針對特別條件而有的計畫,如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是給文創類的企業,青年從農創業貸款則是給有意創業的農民, 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則是針對婦女或者是壯年的民眾。其中鳳凰貸款還會開設創業研習,輔導撰寫計畫書與準備各項文件。

經濟部的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簡稱SBIR)與行政院國發基金的天使計畫,這些如果幸運申請到,即可按照規定去使用補助金,不需要還的,因此這對缺資金的新創公司而言,幫助很大。不過在規劃時不能所有的經費都由政府支持,企業也要準備部分自籌款,而且支領經費的時候要遵循政府的規定,這是比較要注意之處。

另外還有一些民間創投,不過這些創投進來就牽扯到股權的設計,有的人不希望自己股權被稀釋,因此未必喜歡。然而創投進來可以帶進人脈與經營管理的方法,有的時候不見得不好,這需要經過多方了解、審慎評估。

雖然政府、社會有這麼多資金願意支持創業者,但這些不是自動會跑過來,而是要經過申請,除了制式表格外,還要準備營運計畫書。營運計畫書會呈現公司的基本資料,但不會只有基本資料,而是會遵循商業邏輯的方式讓人了解公司的發展可能性,讓投資人或審核委員可以很快了解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支持。

目前很多地方都有營運計畫書的格式,或者徵件單位自己也會提供基本架構,但這並非是填充題或問答題,拿既有的內容來汰換成自己公司名稱即可。而是要在那架構下去呈現自己公司的優勢、發展策略與企圖心。

我遇過的許多創業團隊是以技術為主,因此通常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認為自己技術好就代表產品一定好,因此銷售一定也會好。不過這其中沒有「一定」的關係,還是要從別的方面來補足訊息。

不過回到最開始,就算要說自己技術「好」,也不能光用一個「好」或者「非常好」等這類詞來堆砌,而要能找出「好」的特質。例如速度快、體積小、成本低、重量輕、耗能少、解析力高、耐磨損、使用年限長等方面來談,最好要找出一個市面上常見或甚至最好的技術來做比較,自己技術要真的比人家「好上許多」,才能將此特點當作優勢。否則只是比別人好一點點,可能等到自己產品出來的時候,別的技術也在進步,而讓你的優勢消失,那將很難說服消費者來購買,或者現在的投資者、審核者也很聰明,根本無法說服他們把資源拿出來。

找到技術的優勢或特點,也不能光從技術角度來高興,而要從消費者眼光、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有什麼意義。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產品,提供給哪種使用者,找到自己的利基。譬如對電子產品而言,若一項技術可以讓產品使用年限變長達到千百年,這恐怕一般消費者很難買單;但若針對太空中、深海裡、人體內等特殊需求,或許又可找到價值,找到自己的利基。

此外也要從產業生態去分析自己的競爭條件,波特的五力分析可以很有架構的去引領我們思考自己對供應商、對顧客、對現有競爭者、對其他替代品乃至潛在進入者之間的關係,此外還有人提出考量與互補產品的關係。

有的產業可能還要特別注意法規的限制,或者還有國際局勢、社會變遷,這些也可以寫進去。不過寫這些要讓人看到你的視野與遠見,並且有系統地去呈現,也能權衡得失做出決策,而非大筆大筆的資料從外面複製貼上,卻寫不到自己的想法重點,這就不大能說服別人這是個好的計畫。

複雜的資訊,最好要能整理成表格,讓人一目了然,因此一個段落之後就可以整理技術比較表格、產品比較表格、SWOT分析表格,這些表格要能夠跟內文呈現資訊息息相關,互為照應去強化你想表達的事情。

後面行銷的管道,也不要讓人覺得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是要藉由一些特點讓人看出你是有能力把產品帶進市場,帶到對的地方,達到你想要的目標。

有的人會喜歡用「殺手級的產品」來想像自己產品上市的情況,但一般而言相當不容易,濫用這樣的詞反而會讓別人覺得過於天真,不會信賴這樣的內容。

財務規劃則是把前面的規劃,轉化成金錢去呈現的方式,以前我對這沒有太多感覺,覺得就是簡單數字而已。但我幫人寫第一本計畫書時,前面都很讓委員稱讚,後來要我們提出財務規劃,這我不懂,所以就請另外一個懂財務但不了解計畫的人寫,結果被委員痛罵說:一看那財務規劃就知道我們完全不想要做計畫書裡的事情。

那次震撼教育讓我知道計畫書是一整個規畫,不能各做各的。財務規畫等前面都確認之後,再來初步試算。通常一個讓人想投資的計畫,大概要能在三到五年內達到損益平衡,後面的趨勢還要能持續賺錢。如果不能達到這目標,那不是只調整財務部分,而是前面的規畫也要跟著調整,而這些調整也不是自己主觀想法,最好能有市場資訊來支持。

另外有些社會企業或以公益為目標的計畫,或許就不以賺錢為目的,但還是要能讓人看出來整個規劃是怎麼樣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達到有價值的目的,而自己單位還能在此過程中持續發展。

一本好的計畫書不僅是給外人看,讓別人來投資支持,更重要的是讓內部人溝通,尋找共識。而主管也能藉此設定目標、建立優先順序,掌握財務規劃。有的人覺得實務要緊,沒時間來做紙上功夫。但其實當人越忙的時候,越需要花時間做個好計畫,否則容易花時間在處理看似緊急卻不見得重要的事情,錯失了重要的事情沒有處理,甚至無法掌握自己的優勢。

有的公司會請外人來幫忙寫。即使是請外人,公司內部也要有人來負責溝通,否則外人掌握不到公司的特點,絕對寫不出好的計畫書來。

寫完一本計畫書,再回頭看一開始提到有各種不同的單位提供資金,建議要針對各個情況去略做調整,讓委員覺得你講的就是他們要的,而非讓他們產生「你做的是不錯啦!但跟我們沒關係」這種感覺。

最後則是建議,申請經費是很嚴肅的事情,大家可以用比較認真的態度去面對,千萬不要認為隨便堆砌些資料就騙到錢。這樣通常騙不到,只是白忙;就算一時騙到了,這種心態也走不遠。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667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