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五期--糾纏錯結的國際局勢
2016/05/21 18:01:25瀏覽421|回應0|推薦0

糾纏錯結的國際局勢

從去年開始,許多難民如潮水般湧入歐洲,還有一幕幕駭人的恐怖攻擊,世界變得跟以前不大一樣了,我們該怎麼面對這樣的轉變呢?

四月廿六日,清華大學科管院的孫運璿科技講座,邀請到東吳大學政治系的劉必榮教授來主講:抽絲剝繭論世局:中東、難民、歐洲與恐攻的糾纏錯節。為大家深入淺出地分析世界局勢,並提供一些建議。

三大主軸

演講從中東開始介紹,在那複雜的地方,劉必榮提醒觀眾用三個維度的權力平衡當主軸。

圖形取自 Google Map

第一個是伊朗人阿拉伯人的平衡。前者是波斯人,後者則是橫跨西亞與北非,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突尼西亞等。這兩種人在歷史上各有興衰,互有心結。

第二是什葉派遜尼派的平衡。伊斯蘭教在穆罕默德過世後迅即分裂,比較大的兩個支派即為什葉派和遜尼派,前者佔10~15%,多集中在伊朗與伊拉克,後者為85~90%,分布較廣。這兩派人馬原是因為繼承人之爭,後來演變在教義、儀式、制度上的分歧,互相對立。

第三則是政權上的世俗力量宗教力量的平衡。世俗力量意味著不以宗教為尚的政權,宗教力量則代表著政教合一。

複雜的現實

在伊斯蘭世界的世俗力量在位有些相當地久,宗教勢力則反世俗,覺得世俗勢力非常腐敗,認為伊斯蘭世界比不上基督教世界,都是世俗勢力搞壞的,因此反西方、反世俗,發展出蓋達組織、ISIS等非常極端的組織,都強調伊斯蘭宗教的統治。但蓋達組織只是發動恐怖攻擊,到了九一一到達了最高峰,然而從欲建國的ISIS來看沒有多大意義。ISIS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東地區建立一個政教合一,嚴格執行伊斯蘭教法的國家,讓受到統治的民眾成為虔誠順服的穆斯林。

那要如何達成建國目標呢?恰巧伊拉克的海珊政權(宗教屬遜尼派,然而政權為世俗的)垮臺,接任者馬利基(什葉派)對之前官僚體系的人不信任,不願重用,因此這批人投向ISIS,遂使這組織瞬間獲得大批人才,藉由占有領土,與地方部落勢力結合,逐漸在中東地區建立起一個國家雛形,進退有策略,並能掌握自己的財政、武力。而且他們還培養出「軟實力」,憑藉著網路宣傳,讓世界各地認同伊斯蘭教的邊緣人感受到其文化魅力,深受感召而自願加入。甚至還有地方自稱是ISIS的省份,例如西非的博科聖地,因此讓他們勢力快速增強。

然而美國對ISIS的圍剿,讓他們在伊拉克待不下去,轉而竄逃到局勢混亂的敘利亞。敘利亞內部教派之間的衝突很激烈,這兒就簡單區分為小阿賽德政府與反抗軍兩部分。當ISIS跑到情勢複雜的敘利亞境內,美軍自己不敢逕入其中,想要支援反抗軍去打ISIS,但又怕反抗軍無法掌握情況,如果提供武器搞不好會落入ISIS手中,因此在武器支援上就會有所保留。小阿賽德看得出美國的想法,因此他了解只要境內有ISIS在,美國就不會軍援反抗軍,所以他無意攻打ISIS,反而給這個組織坐大的機會,現在大批敘利亞難民用盡各種方法逃離家園。

朝向整合的歐洲因此遇到挑戰

歐洲在二戰與冷戰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慢慢藉由歐元以及申根協定達到一個整合的局面。會員國之間有共同貨幣,而且取消邊境管制,只要持有任一成員國的有效身份證或簽證,就可以在所有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然而現在難民也搭上便車,只要抵達歐盟會員國之一,便可輕易地在歐洲各地流竄,造成各國的困擾,除了人數多難管理之外,會不會有恐怖分子藏身其中也令人質疑。於是歐洲變得驚惶失措,開始出現文明衝突、文化衝突,根本沒辦法應付,比較保守的國家甚至開始重新架起鐵絲網。

想要減少難民,治標是要求必經之地土耳其要看守好邊境,莫讓難民前仆後繼往歐洲跑。過去土耳其想加入歐盟很狠被人排斥,但現在歐洲國家回過頭來拜託土耳其做好看門的工作,這讓土耳其的姿態很不一樣。

至於治本則是要根絕ISIS,這使得美國放下多年來的恩怨,開始跟伊朗建立起較友好的關係,去年底解除石油禁令,也讓各國可以把武器賣到伊朗。然而這讓與其對立的沙烏地阿拉伯很不滿意,對美國此舉很不諒解。美國本身對沙烏地阿拉伯也有芥蒂,因為他們主政的遜尼派,跟ISIS主政的是同一教派,而且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室跟蓋達組織有些連係。然而美國還是以大局為重,想要勸沙烏地不用擔心,承諾自己賣武器給伊朗,也會賣武器給沙烏地阿拉伯,可是旁邊他的對頭以色列又不高興……。國際關係真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非常的複雜。

而各國背後還可看到美蘇對峙的身影,再加上現在中國崛起,開始積極在國際上扮演斡旋、協助建設的角色,因此世界變成多極,各有各的盤算。

臺灣的自處之道

開放提問的時候,有民眾關心臺灣在國際局勢下該如何自處?

劉必榮提醒,臺灣是個小國,資源有限,在大國之間應該要建立平衡的關係。雖然這不容易,然而小國還是要有自覺,不能自以為是大國,更不能同時得罪諸多大國。而面對目前受苦難的人民,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影響國際局勢,但或許可以思考怎麼開發產品,或做什麼樣的事情,例如義肢、醫療等方式,協助他們增加便利,減少痛苦,這也是自己的機會。

相關資訊

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iuBiRong/?fref=ts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5808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