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官的創業典範
2015/10/27 18:08:22瀏覽628|回應0|推薦1

為官的創業典範

推開時間的門,聆聽上一代的故事

孫運璿是中華民國最受人愛戴、最令人懷念的行政官員之一,曾歷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院長。

他在國家風雨飄搖時擔任重要的角色,確定以經濟發展為目標,以科技產業為舟航,穩住慌亂的人心,站穩中華民國在世界的地位。許多老一輩的人都很惋惜清廉務實的他積勞成疾,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中風倒下,沒能帶領之後的社會朝向更正面的發展。

今天本刊物首次試刊發行,希望以他的故事回味那個年代的領導人是如何在沒有辦法中去想辦法,開創時局。

啟蒙立志

孫運璿在民國2年於山東蓬萊出生,十多歲跟隨父親到東北念書,後來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讀電機工程。幼年時他曾想當個文學家,但是他父親覺得當工程師才能救國、學俄文才能協助國家跟惡鄰談判,孫運璿小時候並不瞭解這些意義,但在東北念書的過程中,他逐漸對電器感興趣,期待電力改善辛苦的農村生活。面對日、俄列強囂張的氣燄,也了解紮實知識才是最重要的武器,因此他認真向學,民國2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務實做事

之後孫運璿有機會去協助湖南湘潭裝配電廠,但裝好不久日軍已攻到湖南,此時又要將其拆裝運送到雲南。他向來身先士卒,之後還受命四處奔波協助許多電廠遷往後方,他接到的命令往往又難又急,但他和同仁都戮力以赴,不斷地想辦法、找資源,完成國家交付的任務。有次得從陝西把機具運往四川,面對重山阻隔,許多人都不看好。但包括孫運璿的幾個人不放棄,他們研究許久之後決定雇騾子去運,連忙去找人訓練騾子走路,並去量身打造拖車。剛開始旁人看了都想笑他們傻,但騾子動作雖慢,卻是一步一腳印地往前,最後克服萬難順利完成任務,之後其他人也開始效此法把重要設備往四川送。

赴美受訓讓他了解工程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

民國30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中國與美英等國成為盟友,中國不再獨立作戰,戰局漸有起色。民國32年時政府開始未雨綢繆,考慮勝利後的接收復原需要各領域人才,因此選派31位年輕人到美國的電力、石油、化學、礦業等產業去見習,孫運璿就是這樣獲選的電力人才代表。此時他匆匆忙忙學了兩個月的英文,就飛往美國的田納西水壩管理局。在那裏他不只見識到了發電工程的洋洋大觀,也了解政府如何從政策面,藉由投資在公共基礎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帶領社會走出經濟大蕭條。

勤於學習的孫運璿讓美國朋友很受感動,因此與他們發展出深刻的情誼,大家都願意多教他點東西。等到民國34年抗戰勝利,孫運璿回國收到命令原本準備前去東北他熟悉的地方協助復原,但那兒轉眼陷入俄國勢力,局勢動盪,他先過去的同事已經被殺,於是他改派到臺灣,此時受訓累積的數箱資料也都一起帶過來,這些就是他重建臺灣基礎電力的寶典。

邀請年輕人一起重建臺灣的電力設施

臺灣曾在日本建設下擁有現代化的電力設施,但在二次世界大戰被盟軍轟炸,光復時僅剩一成的電力。戰後日本人撤離的時候曾經惋惜地說:「三個月後,臺灣將是一片黑暗!」不服輸的孫運璿覺得這話隱藏著輕視,當時每個臺灣人也都希望做出個樣子給日本人瞧瞧。

但哪裡找人才呢?孫運璿靈機一動,跑去臺南工專(成功大學的前身)、臺北工專(臺北科技大學的前身)經過校長同意後,召集了三、四百名高年級學生進入臺電正式上班。當時從南到北,無論山間、海邊、鬧區、小鎮,常可看見臺電工程師率領一群新生力軍,抽絲剝繭地逐漸拼裝修復出臺灣的戰後電力。五個月內搶修恢復80%的電力,讓日本人刮目相看。

上山下海,帶人帶心

孫運璿在臺電雖然是高級主管,但常常上山下海跑遍臺電的各處服務所,鼓勵基層員工,關心員工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情況,員工因此深受鼓舞,自動自發處理負責之處的電力問題。每次天災還沒過就可見臺電人員出動搶修,甚至連退休員工也會自動報到,加入搶修行列。而健全的電力基礎建設也成為臺灣日後發展的一大基礎。

奈及利亞的觀察與磨練

孫運璿在臺電的經營不只國內稱讚感佩,連國際間也頗負盛名。民國53年世界銀行希望聘請他去奈及利亞擔任電力公司的總經理,當時政府也期盼他能出去國際間樹立臺灣人的典範、拓展外交,因此他就接下此一任務。

在那裏他發現公司組織紊亂,因此馬上重組人事;當地人才缺乏,於是開設了各種訓練班;部落衝突不斷,則耐心地曉以大義,以公正的態度處理各類糾紛,讓大家信賴他,也願意合作一起把事情做好。

然而奈及利亞的經歷在大環境難改下還是留下些許遺憾,孫運璿仔細觀察這個國家運作學到了兩件事情:一是國家資源再豐富,人民若不知團結,仍無從發展;二是官員若好豢養自己喜歡的人則會導致貪婪,嚴重阻礙國家的進步。

晉身中央主管

回國後的孫運璿,旋被任命為交通部長。這位來自農村的子弟,了解農村發展的種種限制,因此在臺電的時候他讓臺灣的電力普及達到99.7%,藉此拉近了城鄉距離,也奠定了工業發展的基礎。當他到交通部,也用同樣的想法,開始勾勒「村村有道路」的遠景計畫。

然而規畫完畢還沒執行,他58年臨時換到經濟部,接替因癌症去世的陶聲洋。這回的經濟領域不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一開始作風保守平實,遂致一些批評,但民國60年國家的對外貿易在他穩健帶領下首次出現盈餘,也算是個還不錯的成績單。然而同年十月,聯合國接納新中國入會,中華民國被排擠,最後決定退出。接下來五、六年間,我們一下就喪失四、五十個邦交國。政府眼看無法挽救節節敗退的外交現實,因此決定全力發展經濟,為國家存亡拓展一線生機,經濟部的角色日顯重要。

在困頓中為國家擘劃新局

此時他都能掌握大局,穩定人心,而且在應付危機之外,他還放眼如何有助國內經濟大舉發展的條件。評估過後他決定發展高科技產業,並且選定半導體為目標,此外還盼望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來培養研究人才,帶動國內經濟發展。

這在國內政壇造成很大的轟動,有人覺得臺灣沒有條件,敢這樣想實在自不量力,尤其英國、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已經投入大筆的經費都沒有成功,臺灣憑什麼拿點錢就想有更好的結果。但孫運璿不斷地跟人溝通,最後終於獲得國會通過,於是開始尋覓人才送去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受訓,回來後果然成功帶起了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遂有數十年的榮景。而且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那個年代的政府政策也會特別照顧到底層人民,因此整個社會財富平均,農民生活改善,中小企業也活力旺盛。許多人拿著一只皮箱就跑遍天下去做生意,剛開始或許有點緊張,但後來發現只要自己有好東西,全世界都等著你去幫忙、樂意跟你做朋友,這實在沒什麼好怕的。

為斷交國預留民間聯繫

然而此時新中國正日益站穩腳步,中美開始密切互動,明眼人都看得出兩國建交勢所難免,於是孫運璿在民國64年開始籌畫民間組織「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為兩國的民間交流留下一溝通管道。

民國67年蔣經國擔任總統時,請他組閣擔任行政院長,旋即遇到臺美斷交,當時全國激憤,覺得中華民國被世界遺棄、被友邦背叛,舉國動盪、人心不安。身為行政院長的他則從經濟成長、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告訴國人,中華民國在全世界是有角色的,我們所做的是別人需要的,我們的努力是受人肯定的,這不會因為失去哪個盟邦而有所不同,國人因此深受鼓舞,把許多負面的情緒轉化為正面的力量,更堅定地發展經濟。

在斷交時善用民間力量

然而美國私下做得比一般人看到得更絕,連我國官員要過去磋商斷交事宜,他們都不發簽證,這意味著中華民國在那兒的財產都會轉移給新中國,孫運璿立即從民間邀請法律專家丁懋松表國家前去談判。到那裏即使見到面也是個充滿屈辱的過程,正式談判根本無法進展。孫運璿得知後對丁懋松表示充分授權,請他臨機應變,國家一定全力支持。丁懋松在他的信任之下,權巧改從法律、經濟的角度來跟美國人分析利害,這下對方感興趣了,談判終於順利展開,為兩國斷交後的關係維持,打開了一扇窗。

壯志未酬,淡出政治

民國73年一個寒夜,孫運璿因腦溢血倒下,雖經緊急手術挽回一命,但一直到民國95年他逝世為止,終身復健。晚年他改從慈善的角度參與社會,呼籲大家重視自己的健康。

回顧他一生,不斷在艱困當中開創新局,而他得勢後也不會忘記貧窮的人民,因此在他主政下,均富總是優先的考量。而他清廉、務實的作風,也為我國公務員留下一代典範。然而事後檢討,他對自己的決策也有不滿,晚年自道當年急於擺脫貧困,因此全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但卻忽略了環保問題,此外整個社會也少了人文素養,當他驚覺社會變得急功近利想要矯治,還沒見功效就遺憾退場。

用紀念館緬懷當年,並邀請後人一起努力彌補遺憾

在孫運璿過世後,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把他在重慶南路上的官邸指定為市定古蹟,委託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進行研究、規畫、經營管理,因此成立了「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其中除了保存1920年代和式洋式混合的建築風格,還展示臺灣從農業轉型到工業的過程、風雨飄搖的動盪年代,以及在風雨中的大步進展。紀念館也藉由許多方式展現出孫運璿的人格特質:孝親、勤學、清廉、務實、自制,勇於開創、勇於承擔。由於內部空間不大,因此許多展示採用了高科技多媒體,讓小小的紀念館蘊含了最大的內容含量,並且有著相襯的氣氛迴盪。

紀念館並非停格於過去,而是盼望延續孫運璿的精神配合時代的脈動啟迪時人,因此還規劃了演講廳與特展室,讓各式演講、表演、課程、展示可以在此進行。期待到此參訪的人能體驗現代與過去的美麗相遇,聆聽科技與人文的精采對話,也思索自己該如何為個人、為國家,持續開創新局。

本文出自繫心活試刊號第一期

孫運科技‧人文紀念館

地址:10066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六巷十號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7:00

常設展:從斷垣中出發、臺灣經濟起飛、在風雨中掌舵、物換星移、……

特展主題:借居城南(08/04 ~ 11/15

另有許多演講、課程,歡迎至網站上參考

網址:http://www.sysmm.org/

洽詢電話:(02) 2311-2940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34265961